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随着商业银行的陆续上市,以利润为核心的考核机制已不再适应当前需要。国际上普遍适用的以EVA为核心的价值管理体系更具解释力。本文采用实证方法对EVA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占社会金融资产70%以上的商业银行的价值创造能力对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EVA方法从业务、风险管理和绩效评价三个层次对商业银行价值创造活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我国内地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较注重分支机构的扩张、业务量的增大和市场占比的提高,较少考虑风险与收益的均衡。价值最大化绩效考核新机制由于以经济增加值(EVA)和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RAROC)为核心,因此符合中国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的发展方向。本文在论证价值最大化绩效考核新机制适用性的基础上,对该方法进行了综合评述,并针对我国内地商业银行的特征设计出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探讨作为财务业绩衡量指标的EVA的再价值创造的作用,如何进行分解及将EVA深入到企业基层。探讨EVA如何更好实施的方法以及比例应该如何确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与价值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规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本文从合规创造价值的角度论述了合规风险管理的现实意义,并提出了以价值创造为导向加强合规风险管理的举措。 相似文献
6.
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是国际上银行价值管理的通行做法,商业银行实施以经济增加值(EVA)为核心的业绩考核与评价,不应只将EVA作为一项单一的财务指标,而是将其作为业绩评价体系和薪酬分配体系的核心,通过抓好资源配置的统筹管理,协调好费用、信贷、资本等各项资源,加强与预算考核的衔接配合,建立“战略导向清晰、标准统一透明、上下传导有效”的新型资源管理体系,发挥EVA对业务经营的引导作用,使经营者主动调整经营思路和行为,以取得理想的EVA指标。 相似文献
7.
杨弘秀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下》2013,(14)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强化风险管理能力,提高获利水平是商业银行十分关注的一个现实问题.文章从风险管理对商业银行价值创造的贡献入手阐述风险管理的意义,并就如何有效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高银行经营效益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8.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支持,贷款业务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金价值创造来源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商业银行正面临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资本监管日趋严格,外源性资本筹措的难度和成本增大,资本将成为未来几年银行发展面临的突出约束条件。实施经济资本管理是适应监管形势、推进全面风险管理的需要,是优化业务结构、完善绩效考核、落实风险定价的需要.本文以经济资本的理论基础为出发点,对经济资本的作用和计量、基于经济资本的管理工具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是在风险可承受范围内通过平衡收益、资本、风险,促进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利益相关者整体价值最大化。内部审计作为商业银行内部监督的重要一环,其基本职能之一是提供价值增值服务。本文探讨了如何运用经济增加值和平衡计分卡两个价值管理工具,构建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系。 相似文献
11.
我国商业银行价值创造与EVA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涛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4,(5):23-28
本文以我国上市的商业银行作为考察样本,对经济增加值(EVA)和商业银行市场增加值(MVA)之间的关系做实证分析。结论发现,EVA与商业银行价值创造有着很强的相关性,并且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是在我国证券市场不够成熟的大环境下,EVA对价值创造的解释度和其他的会计指标有重叠。因此,评价商业银行价值创造时,应该将EVA和传统的会计指标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12.
关新红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2):38-43
随着企业边界的扩大,商业银行的可用资源已经扩展到经营的上游和下游世界。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从利益对立方正逐步向利益共同体转变。商业银行只有。为客户创造了价值,客户才会对银行贡献价值。客户的价值贡献能力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创值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实现商业银行与客户在价值创造活动中的共赢,是提升商业银行创值能力、更新管理理念、培养核心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推动管理会计建设、加快中小商业银行管理转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和同业或跨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必须由规模导向向价值导向的管理模式转型,管理会计是提升中小商业银行内部管理的精细化必备手段,也是推动业务转型的利器。中小商业银行在推广管理会计理念、开发和建设管理会计系统方面有自身的独特性,本文从管理会计的内容和范围出发,结合中小银行的管理现状和特点,提出渐进式开发和推广管理会计,推动管理转型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影响商业银行组织架构的环境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的设计必须与环境相适应。影响商业银行组织架构的外部环境因素具有开放和动态的性质,并充满着不确定性。相对于影响商业银行组织架构的内部环境因素来说,外部环境是商业银行组织设计过程中刚性的硬约束,为适应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商业银行在组织架构的设计过程中就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关系:职务设计和部门设计,机构设置和组织有效规模。 相似文献
15.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与监管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卫功琦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12):26-30
当前,操作风险已成为银行损失的重要源头之一,国际银行业正在积极研究加强和完善操作风险管理和监管的方法.本文在定性分析操作风险的基础上,概括性地回顾了国际银行业在操作风险管理制度、监管手段和方式等方面的探索,分析了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管理与监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培育风险管理文化、健全监管制度框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加大风险管理工具开发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构建合理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关新红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7):17-21
绩效考评工作在国外已经非常成熟。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银行绩效考评工作开展的一直不太理想。金融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做好商业银行的绩效考评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从回顾绩效考评工作的历史发展情况入手,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在绩效考评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商业银行绩效考评体系提出粗浅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商业银行建立资本约束机制和资本规划程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目标主要有三,一是达到或维持监管当局要求的资本水平;二是对银行资产配置相应的资本以覆盖风险;三是对各分支机构、业务条线进行绩效考核。我国银行应当在授信决策、风险管理和绩效考核三个环节深入贯穿资本理念,建立资本约束机制。资本管理应当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国商业银行应当通盘考虑银行资本决策的各个环节,建立资本规划程序。 相似文献
18.
融资方式演变及商业银行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海平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1):28-31
在金融体系的诸多功能中,资金融通是其最基本的功能.融资方式的演变是金融体系演变的主要方面.金融机构(中介)的存在与发展是金融功能发挥的物质基础.就资金融通而言,融资方式与金融机构发展之间并不具有一一对应关系.商业银行发展具有内在的规律,不能从间接融资方式的变化趋势简单推导出商业银行很快消亡.在我国的金融发展进程中,随着分业制向混业制的演变以及积极主动的商业银行改革,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间接融资仍将是资金融通的主要方式,商业银行仍将是资金配置不可替代的主体. 相似文献
19.
20.
内部审计增值目标的提出,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向增值型转型指明了方向,增值型内部审计以价值为核心,审计活动更加贴近组织的价值链.本文将价值链理论融入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增值转型的研究中,尝试建立基于价值链理论的增值型内部审计模式,以期为有效探索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增值转型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