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前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建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1月1日政府采购法的施行,全面推动了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当年就实现政府采购1659亿元,预计今年的采购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以上,全国从事政府采购工作的人员已达10000人以上。政府采购工作蓬勃地向前发展,规范了政府采购行为,维护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了廉政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2003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对于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采购法的颁布实施是建立我国公共财政框架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政府采购有法可依。在全面贯彻实施政府采购法的同时,我们应进一步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将政府采购工作的法制化进程推向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3.
实施政府采购制度几个相关问题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深化我国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几点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推进,我国的财政体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财政管理重点由收入管理向支出管理的转变,无疑极大提升了我国的财政管理水平,而政府采购、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则成为引领财政支出管理体制改革的"三驾马车",为我国财政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于我国来说,政府采购是新生事物,认真总结这几年政府采购实践,找出亟待改进之处,对不断改进我国政府采购工作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政府采购法》自2003年1月1日起实施,至今已经一年多了。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对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政府采购市场的开放在我国市场体系尚待完善的情况下,作为政府采购主体之一的微观经济基础——企业没有真正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硬约束机制;政府采购实体和采购主管部门的职能还没有彻底转变,还不能适应采购市场的市场化需要。各种市场主体的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不对等,各类市场竞争主体的市场机会亦不均等,不平等竞争失去其公正性,致使竞争机制失效。作为政府采购客体的要素市场发育不充分,市场组织化程度低,市场的信号机制不健全,市场体系不完善与市场秩序混乱并存。在此种情况下,开放政府采购市场应考虑:①对民族产业适当倾斜。美国是世界上综合国力最  相似文献   

7.
8.
一、充分认识专项检查工作的重要意义政府采购制度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途径;是深化财政改革,强化财政支出管理的重要制度;是创造良好市场环境,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政府采购法》实施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政府采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采购规模不断扩大,由2002年的1009.6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4000亿元左  相似文献   

9.
几年来,唐山市丰南区政府采购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政府采购范围不断拓展。政府采购规模不断扩大,规范了各预算单位财政资金支出行为。有效地防止了腐败行为的发生,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维护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但是政府采购资金支付中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0.
长治市从2000年开始实施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十年来,各级财政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全面贯彻实施《政府采购法》,充分把握财政收支规模持续扩大和公共财政改革不断深化等有利契机,坚持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