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暴露了美国等发达国家在金融监管上的不足,加强金融监管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在我国,银行业在金融业中一直占主导地位,对商业银行进行合规性监管仍将是现实情况下我国银行监管的重要内容。文章针对我国银行监管现存的问题,建立监管的博弈模型,得出混合战略纳什均衡,并从完善监管的法律体系、规范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建立监管者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国内银行资本监管制度等方面对我国现行银行监管制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曹昱 《经济与管理》2004,18(8):65-68
现代商业银行的管理越来越强调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本文以银行风险为线索。首先从商业银行发展的客观现实出发,探讨建立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并从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建立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具体要求的启示中,得出建立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与监管当局的监管协调起来。提出在国际银行业管理强内控、弱监管的趋势下,在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备的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需加强监管,强化内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胡剑  曹雪峰 《生产力研究》2008,(24):106-108
全球综合经营趋势对分业监管制度提出挑战。文章从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环境的特殊性出发,讨论了统一监管与分业监管协调之间的选择以及中央银行在监管协调中的定位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国际经验和我国稳步推进综合经营试点的国情,就建立健全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提出了建议,主张我国应建立中央银行牵头的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制度,加强监管机构与中央银行之间的协调合作。  相似文献   

4.
刘宏善 《经济师》2007,(6):240-241
在当今金融全球一体化背景下,银行监管国际化已经成为一种客观的趋势和潮流,加强和完善我国的银行监管,不仅是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与国际接轨的客观要求。文章针对我国银行监管的薄弱环节,从确立监管目标、建设监管法律体系、构建监管组织机构、完善监管内容、改进监管手段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银行监管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欧盟单一监管机制是建立欧洲银行业联盟的关键环节。欧盟单一监管机制旨在以统一监管取代分散监管,在欧盟层面辨识和阻止银行风险的过度聚合和集中。该机制对我国有重要借鉴意义:我国金融监管职能应统归中央银行行使,强化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在制度设计上,明确央行的货币政策职能同监管职能相分离;完善监管协调制度和金融监管信息共享机制;完善监管主体的监督方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关系的进一步研究,指出金融监管制度的功能不应仅局限于约束功能,还应该具有激励功能。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短板,而形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与我国过于强调约束功能的金融监管制度则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由于监管过度、制度冲突和监管组织框架等问题导致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能力不足。应通过加强行业自律、优化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和改组监管组织框架,构建一个更加具有激励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7.
美国银行监管体制改革方案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美国银行体系实行双线多重的伞形监管模式,这种模式曾被认为是高效、完善、成熟的监管体制.但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却暴露出该种银行监管体制存在的诸多问题和漏洞.2009年,美国政府总结教训,提出了一套对现行金融监管制度的改革方案,其中针对银行监管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这对完善我国的银行监管体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我们应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加强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促进银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管合作机制、深化与加强金融监管国际合作是经济、金融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目前,国际上已有一些监管合作的成功案例值得我们借鉴. 全球金融监管合作的启示与借鉴 巴赛尔体制 巴塞尔委员会围绕国际银行业的审慎监管和风险防范提出一系列原则、标准和建议,即巴塞尔体制. 首先是跨国银行监管国际合作原则.1975年《对银行的国外机构监管原则》规定:任何银行的国外机构都不能逃避监管,母国与东道国对银行共同承担监管的责任,东道国有责任监督在其境内的外国银行;东道国监管外国分行的流动性和外国子行的清偿能力,母国监管外国分行的清偿力和外国子行的流动性;东道国与母国的监管当局之间要相互交流信息并在银行检查方面密切合作.  相似文献   

9.
影子银行泛指游离于传统商业银行监管体系之外的金融机构.影子银行在推动金融创新、繁荣金融市场的同时,也会诱发监管套利和系统性风险等问题.本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影子银行的监管问题成为全球金融监管的重大议题,美国、欧盟 等国家和国际金融组织针对本次危机暴露出的监管漏洞,纷纷出台了监管法案和政策建议.借鉴国际经验和结合我国的实际,我国影子银行的监管应着重从宏观审慎监管、微观审慎监管、法律监管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0.
独立银监会的成立可能带来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之间的协调成本增大、造成一定程度的监管资源浪费以及在处置地方金融机构风险时力度不够等一系列问题。该文探讨了通过建立银监会与中央银行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和金融稳定的协调机制、尽快落实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协调制度、对农村信用社采取与商业银行不同的监管模式以及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建立分级存款保险制度等措施,完善银监会成立以后的监管制度安排,以使改革能够发挥其预期功效。  相似文献   

11.
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宏泉  赵燕 《经济经纬》2007,(4):121-123
加入WTO之后,国外金融集团利用其在人才、产品及混业经营等方面的优势,为国内客户提供综合性的金融服务,给国内商业银行带来了激烈的竞争。面对国外混业经营的强烈冲击和严峻挑战,发展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势在必行,如何寻求投资银行的业务发展模式并取得的突破,这是摆在我国各商业银行面前的一个共同问题。  相似文献   

12.
Joon-Ho Hahm 《Applied economics》2013,45(13):1409-1419
This study empirically investigates interest rate and exchange rate exposures of banking institutions in pre-crisis Korea. Using the sensitivity of stock returns as a measure of the exposure, it is shown that Korean commercial banks and merchant banking corporations had been significantly exposed to both interest rate and exchange rate risks, and that the subsequent profitability of commercial banks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degree of pre-crisis exposure. The evidence suggests that, along with the negative exposure of banking institutions, the sharp depreciation of the Korean won and high interest rates at the end of 1997 further deteriorated the banking sector's capital adequacy worsening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 Korean case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upgrading 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risk management practices as a precondition for successful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在社会融资90%以上的比例集中于银行,单一的融资形式是造成金融效率低下、增大银行业风险的重要原因,必须大力规范、发展直接金融.资本市场应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共同发展,规范、发展证券供应者与需求者,完善立法和加强监管.应该建立一个以工商企业短期直接融资为主体的货币市场.  相似文献   

14.
中外银行竞争力实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银行业经历了渐进开放和探索的过程 ,己基本形成以中央银行为核心 ,国有商业银行为骨干 ,中小股份制银行并存的局面。加入WTO以来 ,银行业作为我国重点开放行业已经开始受到冲击 ,中外资银行展开了全方位的竞争。由于竞争优势的不同 ,我国银行业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本文将从实证的角度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能力并与国外同业加以合理比较 ,寻找差距 ,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金融产品创新是商业银行保持竞争优势、顺利实现转型、参与国际竞争的必要条件。本文在对知识创造过程、金融产品创新影响因素以及知识管理技术等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选择Nonaka的SECI知识创造模型作为重要理论基础,探索知识创造过程和知识管理系统对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分析了知识创造过程中的社会化、外化综合化和内化四个维度在商业银行中的具体活动和特征,通过影响银行的流程和业务行为,从而对金融产品创新能力提升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系统分析商业银行中知识管理系统对知识创造过程上述四个维度有直接的支撑作用,同时会利用知识创造过程会间接的影响金融创新能力提升。另外,知识管理系统也会对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能力有直接的支撑作用,从知识管理视角分析完善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理论,为商业银行创新能力提升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经济与金融结构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金融市场的竞争、金融体系的完善都迫切需求开放和发展民营银行。另一方面,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众多城市商业银行原有的模式已不适应其发展,银行问题突出,改革势在必行。而民营化改革因为其独特的优点应成为城市商业银行较好的改革途径,这同时又为民营银行发展创造了条件。因此,发展民营银行的一个重要之源便是城市商业银行民营化,与此同时,做好民营化改革相应的配套工作也是极为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是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来源。近年来,理财业务的高速成长为商业银行累积了大量的风险,但无论是监管层、业界还是学界,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理财产品驱动因素以及其对商业银行业绩的影响上,忽略了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所引发的风险累积及其对资本市场稳定的潜在影响。因此,本文利用2006-2016年中国境内上市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据,从股价崩盘的角度研究其对银行自身股价产生的影响。本文研究表明: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会带来自身股价崩盘风险,理财产品发行数量越大,其股价崩盘风险越大;监管压力和理财产品刚性会加剧股价崩盘风险的发生。基于此,本文建议:相关监管机构重点关注监管考核压力较大的商业银行,商业银行要做好投资者的教育工作,淡化预期收益概念,并落实理财产品信息披露制度,更多地发行“开放式净值型”理财产品。  相似文献   

18.
外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向贤敏 《经济经纬》2006,19(5):158-160
随着金融的国际化以及我国加入WTO后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外资银行大量抢滩国内市场,这对我国金融乃至整个经济运行将产生深远影响,并使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显得尤为必要。为此,作者在分析对外资银行监管的必要性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外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不足,借鉴国际经验,从监管目标入手,阐述了我国外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9.
谷秀娟 《经济经纬》2008,(1):121-124
我国商业银行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利率风险,从目前国内商业银行所处的金融环境出发,我国商业银行应从利率风险管理的流程、利率预测,利率风险度量技术和利率风险控制工具等方面控制利率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