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粤台农业合作的比较优势与劣势、粤台农业合作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地位与作用,详细阐述了粤台农业合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程水红  方胜强 《经济师》2010,(7):212-213
闽台农业合作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基础,也是海峡西岸农业的一大特色。福建与台湾农业发展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是祖国大陆对台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基地。近年来,大陆不断扩大对台农业合作,推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措施。文章阐述了闽台农业合作的突出优势,并针对当前闽台农业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健全农地流转机制、促进闽台农业产业对接、优化农业合作环境以及创新闽台农业合作政策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我国发展农业合作组织的必要性、我国农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现状、我国目前农业合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障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发展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中,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夯实农业基础、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农业合作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需要农业合作经济政策的引导和规范。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制定并实施了以激励为导向的农业合作经济政策,基于政策文本结构,对中国农业合作经济政策的目标、原则及特征进行全面深入分析和阐述,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突出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水平标志着一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状况。近年来,我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比较快,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农民合作组织的内部管理、利益分配、服务职能、生存环境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政府政策是推动农业科技国际合作有效开展的动力因素之一。综合运用模糊评价与灰色评价方法,对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国际合作现状进行评价。从政策视角,探讨我国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为农业科技国际合作政策制定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银保合作发展阶段、现状的简单介绍,对市场需求和供给等方面的分析来讨论我国银保合作的必要性、可行性,并结合我国目前银保合作存在的风险政策等方面的主要问题,讨论了如何建立我国新型银保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8.
一、榕台农业科技的合作基础和互补性 1、科技合作的良好基础 福州与台湾一水相连,物流、人员往来便利,气候属同一区域的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福州“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是榕台农业合作的示范区;福州“台湾农民创业园”已规划30万亩。软环境方面,福州市具有政策、科技、教育、人才和信息等诸多综合优势;大力加强了各级政府职能机构的服务与效能建设;确立了包括鼓励榕台农业合作在内的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的新定位;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外、侨、台资投资保障的法规体系,近期福州市又出台了《关于促进榕台经济交往与合作的通知》、《促进榕台农业合作的意见(试行)》等政策;以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科院及为代表的省、市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榕台农业科技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9.
根据物流金融的类型、特点和发展的必要性,从津台经贸关系、两岸金融合作政策、银行业和天津港的发展,对津台物流金融合作进行前景分析。通过探讨现行物流金融合作模式的类型并结合津台两地的实际情况,提出天津港和台湾银行合作的运行模式,进行津台物流金融合作。天津港与中小型银行开展专项物流金融服务,与大型银行全面合作推出供应链金融的服务业务。  相似文献   

10.
韩红红 《当代经济》2006,(10):82-83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银保合作发展阶段、现状的简单介绍,对市场需求和供给等方面的分析来讨论我国银保合作的必要性、可行性,并结合我国目前银保合作存在的风险政策等方面的主要问题,讨论了如何建立我国新型银保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与东南亚发展农业合作潜力巨大,中国与东南亚的农业合作已处于起步阶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中国与东南亚的农业合作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加强双边的农业合作可以通过加强制度合作,最大程度利用现有资源来进行.  相似文献   

12.
农业在埃及经济社会发展中历来占据首要地位。在当今世界粮食短缺、粮价暴涨、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特殊时刻,积极促进农业发展,努力增加粮食产量,是目前埃及政府面临的头等大事。本报告通过分析埃及现阶段的环境、地理和人口概况,以及埃及在全球粮食危机冲击下受到的诸多影响,阐述农业发展和粮食供应对于埃及的重要意义。通过研究埃及最新的农业发展情况和一些重要数据及指标,以及《埃及经济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规划”2007—2012》中有关农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介绍埃及的农业技术研究体系和推广体系,结合我国科技援外总体战略,就未来中埃农业科技合作提出建议:探索以育种和种质资源合作、农业机械化技术合作、沙漠化治理、土壤改良及旱作农业作为重点领域;建议突出科技在中非农业合作中的重要性,强化培训、建立农业科技示范试点和规划农业战略基地。通过加强中埃及中非农业合作,推动我国农业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发达国家在高速工业化过程中农业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土壤和水污染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发达国家及时推出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等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其经验表明,采用多样化的政策手段是保持和维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重庆市休闲农业示范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差异和社会经济影响因素,以期对重庆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将重庆市301个示范点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最邻近指数、变异系数、核密度指数、空间自相关指数,得出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表明:示范点呈集聚分布且具有多中心核密度集聚特征;全局自相关Moran’s I指数的结果表明重庆市相邻区县间的示范点具有集聚的相似属性;局域自相关的LISA聚类显示,示范点多存在“低—低聚类”分布,主要在渝西地区;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示范点空间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发展水平和交通运输能力较显著相关,但与旅游发展水平相关性较弱。最后在农业发展、产业融合、交通网络建设、旅游资源优化方面对重庆市休闲农业示范点的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重庆三峡库区低碳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三峡库区实施低碳农业战略对保护库区生态环境、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对重庆三峡库区低碳农业发现的现状、前景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研究,针对重庆三峡库区资源和环境特点,提出重庆三峡库区低碳农业发展必须采取全过程控制,即从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生产生活废弃物资源化、碳排放固化等源头、过程和终端进行控制。建议建立低碳农业建设的引导机制,建立碳交易平台,建立低碳农业的市场基础;完善国家支农惠农政策,提升对低碳农业的吸引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加强科技创新;强化财政支持。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最早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及农业相关部门的共同支持和努力下,云南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迅速,成效显著。然而,整体上,云南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存在思想认识不统一、财务会计制度缺失、融资渠道单一、运行管理缺乏合力等诸多不规范问题。为此,应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为契机,通过加强宣传与培训、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完善运行机制等措施,推进云南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17.
福建农地资源稀缺,需要合理利用。闽台农业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福建农地的利用效率,但也存在着短期经营与过度利用的问题,出现了损害农民土地权益的现象。本文通过对此分析后,提出应当从完善农户农地承包经营权、健全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稳定台商农地租赁使用权、加强农地监督利用等方面促进合作中农地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8.
“富丽新农村”和“新农业运动”是台湾当局整体农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上看,台湾的农业政策经历过两次根本性调整:一是由实施挤压农业支持工业的政策向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的根本性转变;二是由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向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精致农业)的根本性转变。两次根本性转变奠定了台湾农业发展的整体战略思路。富丽新农村和新农业运动是继精致农业后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的支农富农举措。本文将通过对富丽新农村和新农业运动实施背景、基本做法的分析,探讨对祖国大陆新农村建设的相关启迪。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两岸协同发展之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峡两岸农业资源的差异性与互补性明显,农业发展与农产品贸易具有一定的互补优势与合作潜力。文章首先简述了世界循环经济及中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提出与内涵,着重探讨了大陆循环型农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初步分析、比较了两岸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异同及两岸协同发展的可能性与必要性。认为海峡两岸在循环型(永续)农业发展、研发与管理过程中,既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又呈现出互补的态势,建议两岸加强携手合作,既促进循环型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优化与共享,又为共同迎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挑战,开创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20.
Context : Different from general agriculture, tobacco agriculture in China adopts the production mode of farmers’ cooperatives to instruct farmers to engage in tobacco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under a policy of tobacco control. In addition to providing convenience for industry technical standardization, the policy goal aims to cope with the impact of production risk shocks and ultimately ensure the moderniz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tobacco industry and the stability of income of farmers. Objective : This study intend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the different degrees of cooperation and participation in cooperatives on the income of tobacco farm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isk shocks. Methods : Through the quantitative methods of the OLS regression model,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model and moderation mode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ata of 393 farmers engaged in tobacco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Shaanxi Province obtained from survey and empirically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gree of cooperation and participation in cooperatives and income. Interaction terms between risk shocks and cooperation are introduced to verify the regulatory effect of participation in tobacco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on mitigating risk shocks and improving agricultural income.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ile risk shocks, including natural risks, market risks and policy risks, negatively affect the income of tobacco farmers, the degree of cooperation and participation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the income of tobacco farmers, and the degree of peasant households’ participation in the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of tobacco farmers as a moderator variable has a regulatory effect on mitigating the impact of risk shocks on the income of tobacco farmers.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is that tobacco farmers participate in cooperatives to a higher degree, which can further promote the association of farmers and jointly resist risk shocks by reducing production costs, improving the technical level, and strengthening risk prevention and other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income level. Significance : It would be helpful to encourage tobacco farmers to take the initiative to participate in the daily management-related affairs and decisions of cooperatives, strengthen technical training, obey cooperative management, and actively respond to cooperative policies to effectively resist risk shocks and stabilize farmers’ income level and family welfa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