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兰世立是个大“忽悠”,他的发家史就是一次又一次“忽悠”的实践史,几个亿撬动一百多个亿,靠的就是“忽悠”。不过在他自己那里,他将这称为“个人魅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向朝阳 《中外企业文化》2010,(9):I0036-I0037
故事一:生命的价值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手里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接着他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他又把钞票扔到地上,并且用脚碾它,再举起又脏又皱的钞票“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  相似文献   

3.
笑口常开     
老笑话  有个退休上校遇到他在军中时的勤务兵,勤务兵也刚好退役了,于是上校就雇他为男仆。并且吩咐像以前一样每天早上8点叫他起床。  第二天早上8点时,这位勤务兵走进他主人的卧室,叫他起来,然后又在上校太太的屁股上打了一下,说:“姑娘!该回家了!”动作太快  小张有口吃的毛病,有一次他来到酒店指着一瓶名酒问服务员:“这酒多少钱?”服务员说:“三百块。”小张说:“开……开……”于是服务员忙把酒瓶给他打开,却听见:“开……开……开什么玩笑!”老板训树  一次,某老板在酒店喝醉酒后,趔趔趄趄到外面解小便,因站…  相似文献   

4.
程文松,一位参军、入党,转业后回松江当上一名机关干部,在改革开放浪潮的推动下,他辞职进了一家中外合资企业,9个月后他又毅然作出了“独闯江湖”的第二次抉择。担任一段时间的某中外合资箱包厂的副总经理,又做过一年多的箱包贸易。1994年,他最终选择了自办灯箱布、广告耗材实体这条发展之路。如今的程光辉,已是上海蓝泉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和上海蓝恒高分子复合制品有限公司的“掌门人”。  相似文献   

5.
笑口常开     
一时之勇有个男人很怕老婆。无论干什么事都要得到老婆的同意,不然老婆眼睛一瞪,他就会全身打颤,手脚瘫软。为此,他常受人嘲笑。一次,为点芝麻小事他老婆又指着他的鼻子大骂起来。这一回,他实在受不住了,想显示一次大丈夫的威力,便随手抄起一根烤肉用的铁叉朝他老婆扑去。他老婆见势不妙,不想吃眼前亏,撒腿就跑,他在后边紧追不放。眼看要追上了,他老婆猛然立住,两手往腰上一叉,眼睛一瞪:“你究竟想干什么?”他立刻又吓怕了,慌忙把铁叉往老婆手里一塞:“你,你打死我吧!”不再哆嗦病人怕拔牙,医生为了使病人镇静下来,叫…  相似文献   

6.
张征宇归来     
当人们几乎快要遗忘这个名字的时候,他又回来了。依旧是“中国特色”的创新,依然是凌厉独特的营销攻势,但这一次张征宇把鸡蛋放进了两篮子  相似文献   

7.
雷晓宇 《中国企业家》2009,(14):119-119
看得出来,郑永刚有点神不守舍。他一边接受采访。一边等待家乡附近一位市长的拜访。“这是最后一次谈判了,签完约,我们就又拥有一家大公司了。”  相似文献   

8.
老王是一家私营企业的负责人,今天又来招秘。记得前不久他刚来招过,怎么又来了?他告诉我,前些天那个又走了。“这已是这个月我第三次来招秘了,不知为什么总是留不住人?”  相似文献   

9.
小幽默(三)     
里面有人张三胆小且迂。有一天他听说强盗闯进来了,急忙取出纸笔,写了“非请莫入”四个字,贴在客厅大门上,把门关起来。强盗一脚踢开客厅,张三又赶紧躲进卧室,写了“此路不通”贴在卧室门上,又把卧室关起来。强盗踢开卧室的门,张三又逃到厕所里,把门关上。强盗敲门,张三在厕所里咳了几声说:“里面有人。”等待运气一位探险家在森林中看到一位老农正坐在树桩上抽烟斗,于是他上前打招呼:“您好,您在这儿干什么呢?”这位老农回答:“有一次我正要砍树,但就在这时风雨大作,刮倒了许多参天大树,这省了我不少力气。”“您真幸运…  相似文献   

10.
解渴一次,一位著名诗人去赴宴,酒喝多了回不了寓所。于是,他就进了一家小客店。半夜他渴得厉害,大喊伙计要水,但没人答应他,他又喊自己的马夫,马夫也不在。“怎么办呢?这样下去可不行。”他灵机一动,大喊道:“救火呀。救火呀。”顿时,全店乱成一团,所有的人都起来了。他继续喊叫,不一会儿马夫和伙计便拿着蜡烛冲了进来问“火在哪里,怎么看不到呢?”“在这儿,”他指着自己的喉咙,“火在这里面,快给我端水来,浇灭它。”男人看女人女人最现实了。婚前,你若不小心一头撞到玻璃窗上,他会紧张兮兮地说:“亲爱的。你没受伤吧…  相似文献   

11.
李保 《乡镇论坛》2011,(2):44-45
农村教师喻富喜,在他刚刚踏上心爱的讲台时,就不幸患上了重病,行动不便的他却一次次实现了人生的跨越——“镇、县、市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模范教师”……在这所有的光环背后.都离不开他的妻子23年来无怨无悔的奉献  相似文献   

12.
“死掉的鱼才会随波逐流,大多数的鱼都会逆流而行!”台下听众又一次为演讲者的励志妙语沸腾了。站在台上的就是台湾漫画家蔡志忠,他还有个称呼“演讲圣手”。漫画界授予蔡志忠“终身成就奖”,更因为华语原创漫画经他才第一次走向了世界。风靡华语世界的他,至今还在努力工作..而蔡志忠却在演讲中这样说道——  相似文献   

13.
三借总统     
在美国有一位著名出版商非常善于借势营销,奇招层出不穷。有一次,面对一本新版书籍,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首先给总统送去这本书,并三番五次地征求意见,忙于公务的总统不愿与他多纠缠,便回一句:“这书不错!”此言一出,出版商如获至宝,于是,就用“现有总统喜欢的书出售。”为卖点大作广告,结果这些书被一抢而空。不久,这个出版商又有书卖不出,便照方抓药,又送一本给总统,总统上过一次当这次学乖了,奚落出版商说:“这书糟透了!”不曾想还是着了出版商的“道”。出版商又以此话大作广告:“现有总统讨厌的书出售!”人们出于好奇争相抢购,书又…  相似文献   

14.
<正>他想再创业一次的关键原因是,想赢朱萧木又创业了,这一次是减龄咖啡。算上锤子科技,这已经是朱萧木的第四次创业了。他曾是锤子科技0001号员工,是“罗永浩身边的男人”。2018年,他离开罗永浩创办电子烟品牌Flow。2020年,他又与罗永浩一起做了交个朋友直播间。但在朱萧木过往的创业经历中,他似乎就是一个失败者,而他还想再创业一次的关键原因是,想赢。  相似文献   

15.
管理小故事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任校长时,有一次在校园里偶然看到王友同学用小石块砸别人,便当即制止了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谈话。放学后,王友来到校长室准备挨骂。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给他说:“这奖给你,因为你按时到这里来,而我却迟到了”。王友犹豫地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这块糖又是奖给你的,因为我教训你不要砸人时,你马上不砸了。”  相似文献   

16.
成都科星技术公司经理彭炳泉,少年时代家境贫寒,不得不含泪辍学外出打工,每当钮扣掉落需要缝上时,便不得不干起“飞针走线”的活来,但那针总与他过不去,一次次扎在他细嫩的手指上。从此,他梦想着能发明一种不用针线缝的钮扣。他设想着在钮扣里安上一个小小的“机关”,拨弄一下,钮扣便“钉”上,再拨弄一下,钮扣又可以取下来。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个在黑土地出生的农家少年,从南开数学到HR,再到总编辑,继而创业,现今又迈入我视为终身事业的教育领域,梦想一次又一次幸运地照进我平凡的现实。”李善友说道。他的朋友这么形容李善友,他拼命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把困难当成“学习和锻炼的良机,愈挫愈奋,越战越勇”。  相似文献   

18.
台湾有位经济学博士,一次在意大利一家名牌鞋店买鞋。不凑巧的是最合脚的鞋已卖完,不得已他选择了一双小一号的。试穿一下,虽然有点紧,但考虑到新鞋子穿穿会松的,就掏钱要买。可售货员却拒绝卖给他,理由是在试穿时,发现他的面部表情不对劲。售货员说:“我不能将顾客买了会后悔的鞋卖出去!”这是一个很有“人情味”的营业员,既有察言观色之能,又有重义轻利的境界。  相似文献   

19.
佘学彬是典型的顺德人,实在而平和。他不会动不动就慷慨激昂地摆出“谁主沉浮”的POSE来,在谈到走出去交了学费的时候,他甚至还羞怯地笑了笑;拍照的那一瞬,他像大笑姑爷一样笑得无比灿烂;他调皮地说“矛盾的统一,就是没矛盾了”。“大道自然”,他没有像其他学毛标兵一样,痕迹太过而落于名相,他只取“矛盾的统一”这一哲学内核,又矛盾又统一,玄之又玄,正是众妙之门。  相似文献   

20.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最近推出了他的一部力作《财富的革命》.阐述了财富的生产时间原理、空间原理、知识原理。托夫勒这部新著旨在探讨知识社会的”财富”问题。这一问题的提出就托夫勒而言.至少可以回溯到1991年,那一年,他出版了《权力的转移》。但是,托夫勒对这一”千年变局“的表象分析,又可进一步上溯到1984年。那一年,他出版了《第三次浪潮》——那是一本在中国引发了普遍的阅读兴趣的著作。借用托夫勒的语言,所谓“第一次浪潮”,约始自1万年前并且延续至今,被称为“农耕时代”。在这一时代,财富的基本形式是关于“种植”的知识——这一知识的积累与折旧。所谓“第二次浪潮”,约始自17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