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正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让重庆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重庆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重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立足"两点"定位,重庆旅游如何助推"两地""两高"目标,让重庆因山清水秀而"颜值"更高,因开放开明而"气  相似文献   

2.
《重庆与世界》2017,(13):42-53
大开放促进大发展。一直来,"重庆外事"坚持服从国家总体外交和服务于重庆经济发展的大局,加强互利合作,友好往来,已成为了重庆对外开放的"前沿动力"。本期"外事回顾"编辑了1997年至2012年间的外国元首级领导人到访重庆的外事大事件,以此展现重庆外事的高度及重庆大开放的魅力(限于篇幅,2012年后的事件将在后期集中展现)。  相似文献   

3.
《重庆与世界》2017,(19):42-53
大开放促进大发展。一直来,"重庆外事"坚持服从国家总体外交和服务于重庆经济发展的大局,加强互利合作,友好往来,已成为了重庆对外开放的"前沿动力"。本期"外事回顾"编辑了1997年至2012年间的外国元首级领导人到访重庆的外事大事件,以此展现重庆外事的高度及重庆大开放的魅力(限于篇幅,2012年后的事件将在后期集中展现)。  相似文献   

4.
蔡春丽 《今日重庆》2012,(Z1):54-55
地处我国西部内陆的重庆,怎样成为中国开放前沿?2011年,经过三年建设,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提前一年实现预期目标。这一年,重庆加工贸易模式创新,成就了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基地,笔记本电脑产量突破2500万台;这一年,"渝新欧"贸易大通道建成,开辟了新的"丝绸之路";这一年,两江新区开发开放气势磅礴,完成"七通一  相似文献   

5.
正早在2016年8月,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在重庆召开"内陆沿边地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工作启动会",会议选定重庆等六省区市作为第一批内陆沿边地区"单一窗口"建设试点,这让重庆在内陆开放方面迎来新契机。时隔一年,中国(重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以下简称"重庆‘单一窗口’")于2017年10月31日正式上线,这是重庆口岸通关环节得到优化的大跨步发展。打破"系统壁垒""信息孤岛"实现系统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6.
曾睿 《重庆与世界》2017,(10):24-24
开放的重庆早已是中国发展的热点地区,拥有重庆自贸试验区后的重庆发展更是得到全球经济精英的热烈关注。9月23日至24日,重庆市市长国际经济顾问团会议第十二届年会在悦来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行。31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受邀顾问、咨询顾问及代表以"重庆自贸试验区:探索、开放与创新"为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为重庆自贸试  相似文献   

7.
正机场是内陆城市开放发展的翅膀,随着重庆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2016年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的客货吞吐量已进入全国前十。8月29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航站楼暨第三跑道正式投入使用后,重庆一举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第一个拥有三座航站楼、实现三条跑道同时运行机场的城市。为重庆发挥"一带一路"倡议支点作  相似文献   

8.
建言献策     
正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全方位开放,加快培育内陆开放新优势。重庆不靠海、不沿边,身处内陆,如何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在西部内陆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听听代表、委员,还有列席人员的建言献策—市人大代表、大足区委书记章勇武:在交通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上还需进一步发力重庆如何在西部内陆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  相似文献   

9.
正大外事促进大开放,大开放促进大发展。近年来,重庆大力推进开放发展步伐,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奏响全球经济发展的交响乐,越来越多的外国元首级领导人到访重庆,感受重庆大开放、大发展之魅力。现在就来盘点最近几年到访过重庆的外国"大领导"。  相似文献   

10.
正开放的重庆早已是中国发展的热点地区,拥有重庆自贸试验区后的重庆发展更是得到全球经济精英的热烈关注。9月23日至24日,重庆市市长国际经济顾问团会议第十二届年会在悦来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行。31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受邀顾问、咨询顾问及代表以"重庆自贸试验区:探索、开放与创新"为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为重庆自贸试  相似文献   

11.
正每年全国两会,都有新的开端,新的愿景。今年的全国两会,是走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的第一次盛会。全国各地都力争带着一份"新意",去这个最引人瞩目的会场展现和推介自己。今年再赴北京,重庆也"新意"满满:上海合作组织驻华使节团访问重庆深化经贸人文务实合作,挖掘"一带一路"建设潜能,创造新的合作增长点。2018年重庆对外贸易实现开门红,推动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重庆将紧密围绕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助推两江新区、重庆自贸试验区、中新示范项目、中欧班列(重庆)、"渝黔桂新"南向铁海联运  相似文献   

12.
<正>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战略部署,是新时期中央统筹对外开放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全新布局和重大举措。大开放要有大视野。重庆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长江经济带"Y"字形大通道的联结点上,以此构建的大开放格局将对重庆未来的发展带来全新的大视野。传媒作为重要的外宣载体,一方面在引导重庆开放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深入推进,重庆正在提升我国内陆开放格局。从发展的节奏和现实条件来看,重庆做出了积极地探索与实践,正处于促进亚欧互联互通的关键时期。一、与亚欧互联互通的探索与实践(一)重庆外向经济尤其亚欧贸易发展迅猛。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形势总体较为严峻,但重庆的对外贸易特别是对欧贸易却迎来较大增长。自2008年以来,以笔记本电脑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稳步发展;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开放平台优势  相似文献   

14.
出海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重庆,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如今已与全球224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往来。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是重庆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积极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的企业之一。2014年,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印度尼西亚万丹省投资建设海外工厂。2017年底,工厂正式投产。通过两年的辛勤耕耘,逐渐在印尼市场站稳了脚跟。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5月15日,国家铁路系统迎来近十年来最大规模调图。成都铁路局对外宣布,因货源充足,即日起新增4趟中欧班列,其中3趟为"渝新欧"班列。"渝新欧",已成为中欧班列"最耀眼的亮点",也成了重庆对外开放的"大动脉"。重庆开放,过去的思路主要是多出口产品、多引进外资。但作为中国内陆腹地的重庆,要开放须跨越千山万水,远涉重洋,从中国西部到东部再到欧洲、美洲、非洲,漫漫长路,想做大出口好比登天,外企也常嫌路远不愿来。后来,重庆有了渝新欧铁路—一条深入世界"心脏"的铁路,重庆的开放路便变得十  相似文献   

16.
正2018,是重庆经济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重庆外向型经济的走势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重庆将紧密围绕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助推两江新区、重庆自贸试验区、中新示范项目、中欧班列(重庆)、"渝黔桂新"南向铁海联运通道等重大涉外项目建设,推动重庆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7.
<正>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重大部署,是党中央、国务院准确把握时代变革大趋势,谋划中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新棋局,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国家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提出,要把重庆打造成为西部开发开放重要支撑。这为重庆加快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加速融入经济全球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综合研判重庆已有发展基础和未来巨大潜力,笔者认为,重庆应当而且能够担此大任,必定会对"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正7月5日,重庆江津综合保税区(简称:江津综保区)宣布正式封关运行,作为重庆西北向和南向大通道的加工贸易基地,为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和外向型经济发展又添新引擎。综保区是没有海水的"国际港口"、没有跑道的"国际机场"、不出国门的"国际市场",是我国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特殊监管区域,对于提升一个地区的开放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为此,记者专程就江津综  相似文献   

19.
《重庆与世界》2015,(12):14-17
<正>11月7日,中国、新加坡签署"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框架协议,正式启动以重庆为运营中心的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该项目正式启动,将为重庆开放发展带来怎样的变化?连日来,记者从我市各界人士处了解到,本次中新战略合作,在他们看来是重庆乃至西部地区的重大机遇,为重庆正在蓬勃推进的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再添强大引擎。  相似文献   

20.
娄媛媛 《今日重庆》2021,(10):36-40
今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我市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这是自2015年北京市启动综合试点以来的首次"扩围",重庆成为中西部地区开展综合试点的唯一省市.重庆获批综合试点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重庆的信任,为重庆开放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