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多元智能理论创始人,被誉为"多元智能理论之父""推动美国教育改革的首席科学家"霍华德.加德纳1943年出生于美国,7岁起学习钢琴,10岁开始钢琴演奏和教师生涯,1961年入哈佛大学学习心理学,1971年获博士学位后曾任哈佛大学"零点项目"负责人28年。  相似文献   

2.
论现代智力观与学习者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80年代,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力不是一种核心能力,而是一组包含8项智能的能力。这组同样重要的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这一理论是对传统智力理论的质疑和超越。多元智能理论传入中国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被确定为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两大理论支撑之一。  相似文献   

3.
1994年,我完成了哈佛大学博士后学习,获得了平生第一个在美国的正式教职——南加州大学助理教授。这一年,中国正以江西九江和江苏镇江为试点,为全国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探索路子。  相似文献   

4.
一套在西方流传百年的英文名著《哈佛经典》(又名“五尺从书”近期于国内问世,该套丛书由哈佛大学第二任校长查尔斯·爱略特(CHARLES W.ELIOT)主编,1869年他被任命为哈佛大学校长时年仅35岁,是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任期最长(1869-1909)的校长,哈佛由此成为世界最顶尖的大学之一。1890年,他被任命为美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主席,后任《哈佛经典》“五尺从书”主编。在  相似文献   

5.
《中国外汇管理》2014,(3):26-28
自哈佛大学著名经济史学教授尼尔·弗格森(NiallFerguson)和柏林自由大学石里克教授共同创出新词“中美国”(英文:Chimerica)之后,美、中面向未来的新型大国关系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尽管围绕这样的提法存在许多争议,但中、美之间在经济、安全等诸多领域存在紧密关联,中国梦和美国梦既有相通之处,也有差异性。中、美双方相互尊重和协调,以期走入和谐世界的共生时代,已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6.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对高职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在分析多元智能理论内涵的基础上,阐释了多元智能理论对于高职英语教学的几点启示,以期提高高职英语教学的质量以及高职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约瑟夫·熊彼特是创新理论的鼻祖,1883年出生于奥匈帝国,1901—1906年在维也纳大学攻读法律和经济学,师从庞巴维克,后游学伦敦,就教于马歇尔。他经历丰富,一开始在大学任教,后短暂出任过奥国混合内阁的财政部长,也曾担任私营比德曼银行行长。1924年银行破产后,他重回学术界,1932年移居美国,任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直至1950年逝世。  相似文献   

8.
《银行家》2007,(1)
余英时:安徽潜山人,1930年生于天津。1950年至1955年就读于香港新亚书院及新亚研究所,师从钱穆先生。1956年至1961年就读于哈佛大学,师从杨联墅先生,获博士学位。曾任密歇根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教授,香港新亚书院院长兼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2001年退休,现居美国。2006年11月15日,余英时获得了克鲁格奖。为此,凤凰周刊对余先生进行了一次电话专访。  相似文献   

9.
萨缪尔森(Samuelson,Paul Anthony)是美国当代名经济学家,后凯恩斯主流学派的主要代表。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萨缪尔森祖籍波兰,于1915年出生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加里城。1935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获学士学位。1936年获哈佛大学硕士学位。1941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47年任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并一直在该校任教。曾任美国全国资源计划局、战时生产局、财政部、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联邦储备委员会、预算局等机构的顾问。曾任经济计量学会会长。美国经济协会会长和国际经济学会会长。还担任过美国《新闻周刊》经济专栏撰稿人。萨缪尔森最重要的理论作是《经济分析基础》。最畅销的作是《经济学》教科书。与他人合的名作有《线性经济与经济分析》、《经济学选读》。此外,还出版有5卷本《萨缪尔森科学论集》。萨缪尔森重要的学术成果有以下向个方面:(1)建立了“新古典综合”的理论体系。(2)促进了西方经济学的数学化。(3)提出显示性偏好理论。(4)将乘数与加速原理结合起来,分析它们对经济波动所起的联合作用。(5)证明要素价格均等说。(6)把菲利普斯曲线加以改造,使该曲线表明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交替关系。《经济分析基础(Foundatims of Economic Analysis)》一书1947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是萨缪尔森在其博士论“经济理论运算的重要性”一的基础上改写增补而成的。全书除两篇关于数学的附录外,分为两篇共12章。现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0.
《银行家》2007,(1):135-136
余英时:安徽潜山人,1930年生于天津.1950年至1955年就读于香港新亚书院及新亚研究所,师从钱穆先生.1956年至1961年就读于哈佛大学,师从杨联墅先生,获博士学位.曾任密歇根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教授,香港新亚书院院长兼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2001年退休,现居美国.2006年11月15日,余英时获得了克鲁格奖.为此,凤凰周刊对余先生进行了一次电话专访.  相似文献   

11.
外刊文摘     
《证券导刊》2009,(9):9-10
美专家:全球经济复苏至少要等两年美国的著名经济专家一同发表悲观的展望称,美国和世界经济复苏至少要等到明年或后年。《纽约时报》1日向11名经济专家和企业首席执行官提出"您认为经济低迷何时能结束?"受访者包括,哈佛大学教授尼尔·弗格  相似文献   

12.
谢芳 《投资与合作》2011,(12):162-162
多元智能观与现代英语教学理论关系密切,它所倡导的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尊重每一个体发展的思想和这次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已经成为21世纪英语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本文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探讨它与英语词汇学习的融合。  相似文献   

13.
《投资与理财》2014,(6):110-110
马克·艾略特·扎克伯格(MarkElliotZuckerberg),1984年5月14日出生。在美国纽约州白原市长大。哈佛大学计算机和心理学专业辍学生,被人们冠以“盖茨第二”的美誉。作为牙医和心理医生的儿子.扎克伯格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还是个电脑神童,从10岁得到第一台电脑开始。就将大把的时间都花在了上面。  相似文献   

14.
<金融经济>驻美国联络处负责人王一江教授曾攻读于北京大学和哈佛大学,获得过经济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任职务为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密执根大学研究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联合国世行顾问、留美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经济评论>执行总编.  相似文献   

15.
何谓情绪?心理学家曾下过多种定义。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戈尔曼在他1995年出版的《情绪智力》一书中指出:“情绪是感觉及其特有的思想,心理和生理状态及行动的倾向性。”美国心理学家利珀把情绪定义为:“情绪是一种具有动机和知觉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和指导行为。”而情商是一种“情绪智力”。又将它译为“情绪商数”,指的就是管理情绪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2013年12月12日,全球“软实力之父”、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应NUSKIN如新之邀出席“2013 NU SKIN大师趋势论坛”并发表“软宴力,改变世界的原动力”主题演讲。约瑟夫·奈是研究权力的大师,自1977年他与另一名著名国际关系者罗伯特·基欧汉合著的经典著作《权力与相互依赖》发表以来,他至少有8部著作的标题包含“权力”(power)一词。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企业会计一直被认为是政府会计的典范。早在1802年美国开国元老杰佛逊(Thomas Jefferson)就希望“看到美国政府的财务与商人的账本一样清楚和容易理解”。在二十世纪匕十年代.安达信(ArthurAndersen)会计师事务所要求美国政府会计遵循一般公认会计原则(GAAP)来实现这个梦想。在八十年代,哈佛大学的安东尼(Robert Anthony)教授认为美国的州和地方政府应该使用现行企业会计原则。不必设立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在九十年代,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将其企业会计准则普遍用于政府会计,并输送到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号称为全世界政府会计最先进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观点集录     
反通胀成为次优选择源于选票哈佛大学费尔教授研究了1916~1984年间美国总统选举结果与宏观经济状况之间的关系后得出结论:实际GDP每增加1%,执政  相似文献   

19.
在崇尚个性的多元化的社会里,企业幼儿园如何与时俱进,提高幼教服务水平,本文通过对多元智能理论的学习、研讨、实验和实践.总结出运用新理论建立一套“尊重个性、因材施教”为核心的园本化课程的方法和步骤,并在实践中获得了成功,对同类幼儿园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学生的教育发展越来越重视,对其中的存在问题也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其中以多元智能理论与教学相互结合比较科学可取.对此,笔者通过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及其对多元智能理论的细致研究,理清了当前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结合多元智能理论的精神核心,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创新策略,希望能够推动我国高中政治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提升学生的实际生活知识运用能力,让教学从质上“脱胎换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