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农村改革之中主体意识不明和参与意识不强,已经严重障碍农村改革的深化。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改革的主体已发生鲜明变化,主体不再仅仅是农民。农村广大农民,县、乡、村等基层干部和农村服务组织三大方面,无疑都是这场农村改革继续深化的主体农村这三者改革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能否强化,直接关系到农村改革能否进一步深化。 农村农民、基层干部和服务组织,在这一问题上主要存在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当前农村改革中主体意识不明和参与意识不强,巳经开始严重障碍农村改革的深化。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改革的主体已经发生鲜明变化,主体不再仅仅只是农民,而是分别代表农村经济的生产经营、领导组织、各类服务的农村广大农民,县、乡、村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村服务组织三大方面。  相似文献   

3.
对山区农业产业化的思考●中共保康县委书记汪明新历经十几年的农村改革,山区农业基本形成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民已成为商品生产主体。农业发展引入了竞争机制,生产力得到进一步释放。但这项改革远远没有结束,从整体上看,山区农...  相似文献   

4.
稳定是改革与发展的必要前提。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区农村占有相当比例,但山区农村又是主要的贫困地区。近年来,由于山区经济发展缓慢,农民生活普遍比较困难,加之多方面的影响,农村不稳定因素增多,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改革与发展。必须从认识上、组织上、政治上予以重视,寻求切合实际的山区综合开发方式。只有经济发展了,整个农村才会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5.
农业和农村问题,始终是我国改革、建设和发展的根本问题。而农业和农村问题,说到底是农民问题。农民既是农业生产、农业投入的主体,又是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如果没有农民的积极性,就没有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也没有中国经济的繁荣和发展。道理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6.
时下,我区各级派驻农村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根据群众的需求,寻找新问题、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为农民生产发展、增收作出了成绩。但是,目前我区大部份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山区农民普遍存在着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科技意识、法律意识淡薄的现象。为此,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要注重培养农民的“四种意识”。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村改革的基本脉络、经验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改革大体经历了家庭经济地位重新确立、资源配置从计划向市场过渡、新型城乡关系初步确立和发展、农村改革全面深化4个阶段,基本脉络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保障农民权益和主体地位为核心,从单领域到全方位、从点到面、从试点到推广的渐进式市场化改革。这种渐进式改革符合中国的国情特点,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农村的发展活力,为中国农村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40年的发展历程表明,改革创新是引领农村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是: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通过市场化解决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资源配置机制和市场主体激励问题;坚持"维护农民经济利益、保障农民政治权利"这个基本主线,确保农民是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受益主体;坚持破除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等各个维度上的二元结构,让农民分享国家发展成果;坚持基层创新与顶层设计相结合的农村改革"方法论",以把握改革的方向并取得实效。在新时代,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必须采取综合配套、整体推进的方式,进一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充分调动农民和基层的积极性,全面激发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活力和动力。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农民的全面发展,而新型农民的培训离不开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使农村职业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相适应,不仅要深化已有改革的成功经验,更需要及时调整发展思路,重新认识农村职业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9.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主体意识,调动农民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样新农村建设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并且长效地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0.
公民概念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公民意识的养戍是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我国农民的公民意识薄弱,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有序发展.加强农民公民意识教育,有利于完善市场经济、扩大政治参与和推动改革发展,维护、巩固和强化农村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保持稳定,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淀了现实基础.教育是农民公民意识培养的重更途径,实施农民公民意识教育,家庭、学校、社区、媒介和政府都应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改革的未来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新时代,深化改革,要准确把握农村未来方向,以土地制度改革为主线,聚焦土地制度、经营制度与产权制度三大问题。土地制度改革要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推动土地经营权共享,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与不流转两种形式促进土地规模化、服务规模化;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要重点提升人力资本,注重职业农民的数量增长与质量提升,培养出一批真正有爱农情怀、工匠精神、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感的职业化农民;要充分理解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把产权制度改革提升到第二次飞跃的高度来认识,并将改革与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农民就业增收、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治理、党对基层基础工作领导等重大问题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的优势,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高质量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2.
推进以土地为主体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举措。不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更合理、更有效地配置农村资源,是进一步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重点,也是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转型期农民分化问题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农村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问题。我国目前的农民是农村社会经济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体。随着农村社会的发展,同质性农民的分化日益明显,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本文力求通过对山东省农民分化的现状研究,把握农民分化的真实情况,正确估量农民分化的趋势,从而使农村政策的制定更多地着眼于变化了的农民,实现以农民为本位,重新认识农民,尊重、保护、教育、引导农民,把我国诱致性的农村改革进一步地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14.
论再造搞活农村经济机制的几个问题吴凤雏,丁兆祥,彭银贵1.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稳定完善经营主体。根据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尊重农民发展生产、提高收入、改善生活的愿望,以有利于进一步明确责权利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出发点,确定合理的经营主体是深化农村改革的必...  相似文献   

15.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供给侧改革愈来愈重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在农村金融供给量方面着力,提升农村信贷可及性。本文通过对农村产权对接金融市场发展现状的研究,探索政府、金融业、农民等层面中农村产权对接金融市场存在的配套法规政策不完善、金融业对农村金融发展热情不足、农民金融意识普遍不高等问题,并借鉴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经验,分别从政府、金融业、农民等层面,提出相应的农业供给侧改革下农村产权对接金融市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重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山区农村社会的影响是多维度和深刻的。当前的研究多数着眼于林权改革以后农村林业和经济发展方面的问题,对于林改对山区农村的社会结构、社会秩序、政治生态,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农村基层治理的影响缺少应有的关注。本文在实地调研基础上对林权改革的社会影响作了较为细致的分析。林权改革既要有利于推动农民增收致富,也要有利于促进农村基层治理,更要有助于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7.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有利于促进农户对土地的持续投资并减少农村土地权属纠纷,目前新一轮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正在开展,理论分析发现农民的权属意识对于确权工作的推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贵州省丘陵山区部分农户的调查发现当地农民土地权属意识薄弱,而进一步的实证研究表明,除了教育、年龄、收入等因素外,丘陵山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也是影响农民土地权属意识的重要因素。基于以上研究,建议在丘陵山区开展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要注意加强土地整理和流转,尊重和利用好地方性知识所形成的土地分配格局。  相似文献   

18.
末末 《农家之友》2009,(30):10-13
广西是南方重点集体林区,有集体林地为2.1亿亩,占全区国土面积60.%,面积和比重在全国均居第三位。 2009年广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启动。这是广西新阶段改革的一件大事,是农村期待已久的又一次伟大改革,必将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使农民、特别是山区农民迅速脱贫致富,促进林区的生态保护,促进林业大发展。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总书记在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全国代表会议的信中指出:"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紧密地联系起来,推动农业产业化,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也是广大农民的强烈要求,希望供销社自觉履行这一历史重任……"。高度概括了供销社的职能和任务,对于深化供销社改革,全面推进农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农民致富奔小康,以及供销的振兴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那么,供销社如何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呢?笔者通过学习江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联系从事供销社工作的实际,谈些粗浅认识。一、帮助农民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树立市场经济意识,是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的重要前提。近几年来,我们确立了农民在农村市场的主体地位,将  相似文献   

20.
随着群众利益主体多元化、农民民主法制意识的日益增强,迫切需要不断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农村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立健全符合国情、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乡村治理机制,以更好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利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