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以下简称《投资》准则)定义,投资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长期投资分为长期债权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又可分为债券投资和其他债权投资。本文阐述的是“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中利息核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戴华 《财会通讯》2007,(12):52-52
《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以下简称“旧准则”)规定,长期债权投资按投资对象不同可分为长期债券投资和其他长期债权投资。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以下简称“新准则”)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通过“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科目核算,并根据其核算内容分别设置“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等明细科目。旧准则中的“长期债权投资”与新准则中的“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内容大致相同,但二者从取得到处置在会计处理上存在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3.
《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投资》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规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于是财政部陆续发布了“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以下简称《问题解答(一)》、《问题解答(二)》、《问题解答(三)》、《问题解答(四)》),其中都涉及了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问题,为企业会计人员正确地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的若干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投资》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规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于是财政部陆续发布了“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以下简称《问题解容(一)》、《问题解答(二)》、《问题解答(三)》、《问题解答(四)》),其中都涉及了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问题,为企业会计人员正确地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一、《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概述 (一)长期股权投资的范围 长期股权投资准则包括总则、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和披露四章。原《企业会计准则——投资》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两部分,将长期投资按是否属于权益性质又分为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原准则的短期投资部分和长期债权投资部分适用于新准则中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  相似文献   

6.
对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以下简称“投资准则”)与税法中的有关规定存在差异,本文拟以上述规定为依据,具体分析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会计与所得税处理差异。一、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差异分析(一)企业以非货币性交易取得的  相似文献   

7.
一、关于长期投资发生的相关费用的会计处理问题 企业进行投资必将发生一些与购买投资资产有关的费用,如税金、手续费等,对这些费用的会计处理直接影响着企业资产及各期利润的计量.从理论上分析,我们容易将这些费用理解为投资行为的组成部分,并计入投资成本.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以下简称《投资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对短期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所发生的相关费用就是如此处理的,即将其构成投资成本的一部分.但对于长期债权投资发生的相关费用的处理则不完全如此,且《投资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对此的规定也是不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企业会计准则一投资》准则及《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长期股权投资应根据企业投资额的大小以及对被投资单位财务和经营决策影响程度的高低,分别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企业因追加投资等原因,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时,应将长期股权投资核  相似文献   

9.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根据2004年7月2日开始施行《制度讲解四》的规定,权益法下追加投资所产生股权投资差额的会计处理方法与原规定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新的处理方法更加符合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投资》规定,在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依据被投资企业当年实现的净利润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时,应借记“长期股权投资——××公司(损益调整)”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依据被投资企业当年实现的净亏损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  相似文献   

11.
企业长期投资中除债券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和其他长期投资的核算一般都会涉及到成本法与权益法的选择,如果选择权益法核算,分行业的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在核算规定上差异较大。而且实际工作中企业存在长期投资核算不规范的现象。分行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与权益法核算的比较。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小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中的投资业务账务处理,从短期投资减值准备的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在成本法和权益法下的账务处理流程、长期债权投资的初始成本确定与折价摊销等方面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小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中的投资业务账务处理,从短期投资减值准备的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在成本法和权益法下的账务处理流程、长期债权投资的初始成本确定与折价摊销等方面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股权投资差额”的核算不对称。会计核算中性质相同但方向相反的会计事项一般应当保持对称。而据财政部2004年发布的《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四)》(以下简称《问题解答(四)》)的规定,对长期股权投资差额的借差和贷差分别按期摊销计入损益和一次性计入“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与上述原则不尽一致。另外,这种处理方法也不符合之前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投资》的规定和国际惯例。  相似文献   

15.
田春华 《铁道财会》2004,(Z6):79-80,68
随着新《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一投资》和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企业改组改制中若干所得税业务问题的暂行规定》的颁布,对企业股权投资的业务处理有了明确的规定,使长期股权投资的所得税会计处理与企业会计处理逐渐分离,这就给企业在具体业务的处理上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此本文对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和税务处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企业会计制度》指出,企业购入能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1年(含1年)的债券投资为短期债券投资,在“短期投资”科目核算;企业购入不能随时变现或不准备随时变现的债券投资为长期债券投资,在“长期债权投资”科目,并设置“面值”、“溢折价”、“应计利息”、“债券费用”等明细科目进行核算。按照“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投资是指企业为通过分配来增加财富,或为谋求其他利益,而将资产让渡给其他单位的一种资本运用形式。投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投资包括权益性投资、债权性投资、期货投资、房地产投资、存货投资;狭义投资仅包括权益性投资和债权性投资,不包含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等。广义投资与狭义投资区别在于:狭义投资其获利方式是间接获利,如获得股利、利息等;广义投资其获利方式主要是直接获利,即通过企业法定经营业务获取利益。《企业会计准则》、《股份制企业会计制度》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投资指狭义投资。公司制企业对外投资…  相似文献   

18.
宋霞 《财会月刊》2003,(10):19-20
对企业的对外投资业务所得税处理的规定,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与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存在很大差异.为了正确计算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需要明确企业的对外投资活动到底何时需要纳税.会计上分别按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对企业的投资活动进行核算,核算的内容分为对初始投资成本的确认、计量和对投资账面价值的调整两大类,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方法按投资类型的不同分为成本法和权益法.  相似文献   

19.
不同会计制度下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会计制度包括行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这三种主要形式。根据规定,股份有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核算适用《企业会计制度》。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以下简称“新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  相似文献   

20.
20 0 2年 5月 2 6日 财会 [2 0 0 2 ]5号通知印发  一、外商投资企业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时 ,对长期股权投资原制度采用成本法核算 ,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应采用权益法核算的 ,在从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核算时 ,是否要追溯调整 ?答 :对于原《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按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如满足《企业会计制度》关于应用权益法的条件 ,应改按权益法核算 ,并作为会计政策变更进行追溯调整。按追溯调整后的账面价值作为执行权益法时的初始投资成本 ,并在此基础上计算股权投资差额。二、对于外商投资企业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