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0 毫秒
1.
BOT(BULD,OPERATE,TRANSER)即“建设,运营、移交”,指政府部门特许商业资本或私人资本承办历来由政府投资的基础设施项目,为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土耳其政府首创,后被其它国家纷纷效仿。在BOT项目中,政府首先将其基础设施项目交电商业公司或私人公司进行投资、建设和经营,后经过一定的特许期限收回成本,并获取利润,然后无对将该对基础设施移交给政府。  相似文献   

2.
BOT即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经营-移交)。BOT作为一种投融资方式,是国际承包市场上一种新兴的带资承包方式,一般是指政府与投资者就某个基础设施项目签定特许协议,授权投资者在一定的特许期内承担该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融资、建设和经营,该投资者通过经营基础设施项目收取设施使用费或相关服务费来收回投资,偿还贷款并获取  相似文献   

3.
雷淑琴 《北方经济》2010,(11):90-91
一、BO下与PFI的概念 BOT(build-operate-transfer)是英文建设-运营-移交的缩写,是指政府通过契约授予私营企业(包括外国企业)以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许可其融资、设计、建造、经营和维护的特定项目,并准许其在规定的特许期内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在BOT过程中,私营企业是在获得许可权的情况下,通过招标的方式取得通常由政府部门承担的建设和经营特定基础设施的专营权;获得特许经营权的私营企业在特许权期限内负责项目的建设、经营、管理,并用取得的收益偿还贷款;而一旦特许权期限届满,项目公司须无偿将该基础设施移交给政府.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投资需要也不断增多,投资方式日益更新,BOT就是一种新的投资方式,在国际和国内的应用越来越多。本文拟就通过BOT方式的利弊分析,探讨一下我国如何利用BOT这种投资方式,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内充分发挥BOT投资方式的作用。一、BOT含义及其特点BOT是指BUILD(建造)-OPREAT(经营)-和TRANSFER(移交),这是一种新型的利用私人资本进行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的方式。一个典型的BOT项目是由政府或公共部门授予私人投资者在一定的特许时期内就一基础设施进行建造和经营,即以市场价格实施收费,从而维持…  相似文献   

5.
王丽  高翔君 《中国经贸》2012,(14):165-167
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通常直译为“建设一经营一移交”,是私人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特殊的投资方式。其涵义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与私营财团的项目公司签订特许经营权合同,由该项目公司筹资和建设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公司在特定期间拥有、运营和维护该项设施,并通过提供服务和收取服务费用,回收投资,偿还贷款并获得合理利润;特许期届满后,项目无偿移交给国家政府部门。  相似文献   

6.
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译意为“建设-经营-移交”,是现今国际上流行的、作为私营机构参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形式。其含义是,政府通过特许权协议,在规定的时间内,将项目授予私营机构为特许权项目成立的项目公司,由项目公司负责该项目的投资、融资、建设、运营和维护,特许期满后,将项目移交给政府。 BOT在实际操作中有许多形式,有传统的BOT,即典型的“建设-经营-移交”形式,也有因时间、地点、外部条件、政府的要求及有关规定不同而出现的各种派  相似文献   

7.
王铮 《上海国资》2012,(4):60-64
自2011年至今,紧缩的信贷环境实质七并无太大改观,这对于以BT、BOT方法投资基础设施领域的企业来说,生存环境之艰难可想而知。所谓BT和BOT方式,是指“投资一移交”和“投资一运营一移交”。这两种模式的一个相同地方即,企业在为政府建设基础设施项目时,必须先通过成立项目公司融资建设。  相似文献   

8.
BOT源于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运营-转让)的缩写,是指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方式,也称为”公共工程特许权”,即项目所在国政府将大型基础设施或工业项目的设计、建设、运营、融资和维护的权利特好给国内外私营机构进行投资,允许投资者在一定的期限内拥有和运营该项目,通过经营偿还债务并获得一定的回报收益。特许期满后,项目无偿地转交给所在国政府。因此,BOT方式适用于资金短缺,又需要改善基础设施的国家或地区。运用BOT方式能有效地吸收外资,减少政府的主权债务,借鉴和利用私营机构高效的经营方式,对经济发…  相似文献   

9.
一、BOT概述BOT是英文Build-Operate- Transfer的缩写,即建设—经营—转让方式,是政府将一个基础设施项目的特许权授予承包商。承包商在特许期内负责项目设计、融资、建设和运营,并回收成本、偿还债务、赚取利润,特许期结束后将项目所有权移交政府。BOT融资方式在我国称为“特许权融资方式”,其涵义是指国家或者地方政  相似文献   

10.
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方式自20世纪80年代全球兴起以来,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流行的投资合作方式,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重视,而在整个BOT投融资方式中占据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又是BOT特许协议,整个项目的建设和经营都是紧紧围绕这个协议进行的。特许协议因解释或执行产生发生争议。只要不是关于东道国政府和外国投资者基本关系或者根本问题,根据协议规定较易解决。但是如果是东道国单方面修改或者废除契约而引起争议,则很复杂,这就涉及到特许协议的性质、效力、主体及法律适用等复杂问题。而各国的学者对这些问题都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主张。该文主要对特许协议的法律性质这一核心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BOT模式是国际通行的一种基础性公共设施建设融资方式。以BOT模式投资国内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可以有效地缓解地方政府基础设施投资不足的问题,并提高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管理和技术水平。由于BOT项目招标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招标人对项目前期缺乏重视以及运营方案、产品方案、合同条款设置不充分,其结果造成了最终的招标失败。有必要对此类招标项目前期工作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由于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巨大、各级政府财力有限,政府所承受的财政资金压力较大.在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完全靠政府财政难以满足需求,必须拓宽投融资渠道,BOT方式是其中的最佳选择之一.文章主要对BOT投融资在我国城市建设项目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吴庆 《江苏经济》2001,(2):34-35
BOT是英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通常直译为“建设-经营-转让”。实质上是指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的一种方式,以政府和私人机构之间达成协议为前提,由政府向私人机构颁布特许,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筹集资金建设某一基础设施并管理和经营该设施及其相应的产品与服务,政府对该机构提供的公共产品或服务的数量和价格可以有所限制,但保证私人资本具有获取利润的机会,整个过程中的风险由政府和私人机构分担,当特许期限结束时,私人机构按约定将该设施移交给政府部门,转由政府指定部门经营和管理,所以,BOT一词意译为“基础设施特许权”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14.
杨帆  张江涛 《魅力中国》2014,(7):253-253
BOT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国际上兴起的一种新的投资方式。由于基础设施服务的不足会阻碍经济发展,而一些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又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于是采取BOT方式便成为促进政府和国际私营企业的合作,加快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建设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15.
BOT是20世纪80年代的一种国际融资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各国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BOT项目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因此解决好项目风险的分担问题,是BOT项目成功的关键。本文针对政府和企业合理分担BOT投资项目中的风险与回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一、BOT融资方式的含义 它是建造、经营、转让的英文字母的缩写,是借助私人投资者来建设原来由政府开发的基础设施。政府对某一投资项目提供给投资者一个长期特许  相似文献   

17.
BOT投资方式是国际上近十几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利用民间资本兴建基础设施的前途远大的融资模式,政府担保是BOT融资方式特许权协议的重用部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也逐步开展BOT项目试点,但对于我国政府的担保立法、担保性质、担保范围等内容一直存在争论,导致操作者往往无所适从。本文主要针对我国现行有关政府担保的法律进行分析并对政府间接担保的范围加以界定。  相似文献   

18.
基础设施建设BOT模式下政府角色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BOT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的典型模式,是私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方式。这一新的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必将冲击政府在基础设施的传统角色。文章从分析基础设施建设中政府传统角色的弊端出发,定位BOT模式下政府角色,讨论政府在BOT模式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BOT是build(建设)、operate(经营)和transfer(转让)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是战后特别是七十年代后期以来逐渐兴起的一种国际融资方式。其基本思路是:由项目所在国政府或所属机构为项目的建设和经营提供一种特许权协议做为项目融资的基础,由项目发起人负责筹资建设,项目完工后,通过经营收回投资并取得商业利润。在特许经营期满后,把所建项目完好地、无条件地移交东道国政府。BOT模式出现后,引起了国际投资者的极大兴趣。特别是亚洲一些国家先后采用该模式融资进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如马来西亚联合工程公司融资20.7高速亿美元…  相似文献   

20.
西部基础设施融资关键在于突破传统方式,导入创新融资工具,真正实现可用资金的有效转化。 BOT融资 BOT形式在我国的应用情况 BOT在我国最早应用于1994年上海延安东路过江隧道工程项目。近年来的发展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将已经建成可利用的政府投资、政府管理的基础设施通过拍卖经营管理权的方式进行转移,用拍卖所得的资金再进行新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循环操作,滚动融资,达到以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