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康世伟 《魅力中国》2014,(24):90-90
说到混合媒体艺术(Mixed Media Art),学术界对于这个概念还没有完整的定义,简单地讲,就是非单一形态的媒体表达。从作品形式上分析,以构成一件作品其组成媒体之间的关系来讲。我认为有两种大概的模式,一种是属于几种媒体的并列展示,简称“媒体并列”。不同形式的媒体但内容一致,以求形成一种复合的加强表达。另一种,也是更为高级而常见的一种就是互动混合媒体艺术,简称“媒体互动”。  相似文献   

2.
王涛 《魅力中国》2014,(5):301-301
“内容为王”是媒体经营的有效法则,是传媒企业发展的基石,内容就是一切,是媒体致胜的法宝。但想要媒体节目“内容为王”,首先就要媒体技术“内容为王”。  相似文献   

3.
武童  白洁 《魅力中国》2013,(22):7-7
随着奎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公众对司法领域的监督无所不在,民意在某种程度上夸大了其在保障公正执法中的作用.形成“媒体定调,司法改判”的媒体审判终局。本文试对舆论监督与独立审判的关系、舆论监督与媒体审判的区别以及产生媒体审判的成因和如何在舆论监督中坚持依法审判展开研究和说明。  相似文献   

4.
国内通信行业招标的第一大单,中国电信C网招标引得媒体广泛关注。各厂商竞标的价格方案已经修改了多次。种种“地狱价”、“零报价”的竞争和舆论,正在形成多米诺效应,挑战着各设备厂商的心理底线。  相似文献   

5.
《海外经济评论》2006,(28):15-16
中国政府上个月两度宣布新措施,拉开对房地产新一轮的宏观调控。中国媒体认为,无论“国六条”或“国十五条”只针对中国开发商、银行和地方政府,对外资炒楼缺乏防范,客观上外资已经促成中国房地产泡沫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连线     
《中国经济信息》2015,(2):10-11
2015年1月9日对自媒体人来说是个不寻常的日子。走在行业创新前端的熊猫自媒体联盟,将四面八方的自媒体人聚集到一起同庆“2015中国自媒体之夜“。在会议的举办过程中,共有56个自媒体人分别获得了“2014年年最佳新媒体营销案例”、“2014年年度最具影响力自媒体人”、“2014年年度最具影响力自媒体账号”、“2014年年度最具成长力自媒体人”等奖项。让自媒体人在整个聚会中唱主角,真正预示着属于自媒体人的时代到来了。  相似文献   

7.
2003年因孙志刚之死这一标志性事件而被称为“网络舆论元年”。自此,现实社会中每一件重大的公共事件几乎都能在网上形成舆论热点。“湖北石首事件”、“邓玉娇案”等一些公共事件处理中,网络舆论与传统主流媒体逐渐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本论文以“李刚之子校园撞人致死”事件为例,采用内容分析法,对网络舆论与传统主流媒体议题互动关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浅谈手机媒体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现在都生活在信息社会当中,媒体是我们在这个信息社会生存的必需品。报纸、广播和电视代表着传统的三大媒体,因特网特别是万维网一经出现,立即被称为“第四媒体”。而如今,一个新的媒体正在慢慢地发展壮大起来,慢慢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去,这就是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媒体。  相似文献   

9.
陈克新 《中国经贸》2010,(13):84-85
近些年来,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话语权”问题,一直搅动着国人的思绪,并且成为媒体的追踪与报道热点。其实,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所谓“价格话语权”,更多的是指其对商品价格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力。我们现阶段及今后所要努力争取的价格话语权,主要是如何将“中国需求”,转化为”中国影响”,做好”买”的文章,使”中国需求”因素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10.
高君瑞 《魅力中国》2014,(26):276-276
新闻评论有其独特的新闻价值,是新闻媒介的“旗帜”和“灵魂”,从评论中可以体现出新闻媒体的主要倾向,没有评论的媒体是不完全的媒体,更不可能是有影响的媒体,写好新闻评论,是记者提升自我的需要,更是媒体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周图伽 《魅力中国》2011,(21):152-153
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自媒体通过展示独有的“自”传播特质正在影响甚至改变媒体生态。本文从自媒体产生的国内外背景下,通过将其与大众媒体进行差异化比较,来剖析自媒体时代极富个性化的“自”传播特质,对于我们在当下社会思考并探索传媒转型,社会生态文明的复杂变革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樊 《西部论丛》2008,(9):32-33
8月底,众媒体披露了番茄花园版WindowsXP作者洪磊被拘留审查的消息,一时间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与知识产权界的反应“冷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友对洪磊的“盲目”同情与支持。毕竟洪磊的行为侵犯微软知识产权的性质毫无争议,同时国家版权局有关人员随后表示了此案只不过是“打击网络盗版专项行动”期间查处的众多案件中的一个,并非执法部门专门查处的个案。  相似文献   

13.
李征峥 《魅力中国》2014,(4):338-339
“媒体审判”是一个舶来词,随我国市场经济与法律制度的建立而渐入我们的视野。特别是新媒体、自媒体兴起后,这个问题屡屡成为业界、学界争论的焦点。究竟什么是“媒体审判”、媒体怎样审判、媒体为什么要审判,本文拟从新闻学角度对这些议题进行一番梳理,并尝试提出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所谓新媒体,即借助数字化电视、电脑、多媒体、因特网等电子技术进行新闻传播的新型多功能新闻传播工具。还有专家认为,因特网等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与现存媒体相结合而产生的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网络报刊等上网媒体,和由某个组织或个人利用网站、主页、BBS等网络工具制作和发布新闻等信息而形成的网上自身媒体为基本形式的网络传播被称为新媒体,也叫“第四媒体”。随着新媒体的出现,新闻传播对记者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15.
文化的幻象     
去年年底,一则据说是来自新美国媒体的消息,引发国内诸多文化人的感慨。据说,到2010年末,牛津英语词典收录汉语外来语突破1000条,包括“不折腾”、“人肉搜索”、“三俗”等在内流行语均被牛津收录。然而,新词在牛津词典“席不暇暖”,旋即就有专家指出,所谓新美国媒体消息,其实来自国内媒体发表的厦门大学副教授文章,根本就是乌龙一场,该副教授也表示,是翻译出了误差。  相似文献   

16.
主办或承办“十大”评比,是竞争“主流媒体”称号的途径之一。是媒体打造核心竞争力的追求所在。但到处是“十大”评选,就使人感到有点“审美疲劳”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盛况空前     
《中国经济快讯》2012,(1):82-83
自2001年首办至今,一年一度的中国经济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一届,形成了“媒体牵头、政府支持、共话经济、促进发展”的良好沦坛效应,在全国经济界、文化界和新闻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笔者曾经听到一位政府官员的感慨:“如今的媒体比反贪局还厉害。”虽然也是语出惊人,更有调侃的成分,但笔者断言,绝大多数的官员会深有同感。是的,现在的公众媒体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来常说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现在似乎有点改变了,大量的非主流媒体、乃至“草根传媒”开始大摇大摆地进入公众的视野,甚至成为公众了解国事的自助渠道。同一新闻事件,人们听了主流媒体的说法,还要搜索一下网络媒体怎么说,好像不把各种说法比较一下就不踏实。国内有些省份自办的新闻评论节目,  相似文献   

19.
方秋玲 《魅力中国》2014,(16):286-286
近段时间,“切糕”事件引发了人们对新疆人形象的讨论。本文通过系统抽样对“新疆人”新闻报道样本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媒体对新疆人媒介形象存在妖魔化现象。文章旨在分析新疆人媒介形象形成偏差的原因及造成的社会影响。为新疆人媒介形象的提升提供参考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一段时间以来,部分新闻媒体抓住各地甚至全国召开“两会”的机会,以采访为名,大拉赞助,大做广告,大把“掘金”。在“两会”前后和期间,人们从媒体上看到的除了关于“两会”的新闻报道,就是连篇累牍或明或暗的广告宣传、形象展示,有时候版面不够,一些报纸还要出特刊,搞加印,庄重严肃的“两会”,活脱脱成了部分媒体捞钱和企业家、官员“露脸”的招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