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阶段进行商业银行绩效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从商业银行经营的“三性”出发,构建了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商业银行指标体系的特点,选择使用“因子分析法”对商业银行的绩效状况进行评价;最后,对某省各商业银行的绩效状况进行了实证评价,为监管机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实现信贷资产“三性”的几个问题韩京霖当前,农业银行在开展信贷业务活动中,如何实现"三性"经营原则,理顺"三性"之间的关系,是加强信贷资产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一、商业银行的"三性"经营原则及其相互关系作为独立经济实体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业银行,在经...  相似文献   

3.
稳健经营是商业银行的经营准则林建通,蔡扶瑶稳健经营是国际公认的商业银行经营准则。从总体上说,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只有稳健经营才能有效防范风险。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是国际商业银行必须遵循的资金管理的三大原则,而稳健经营正是这“三性”的正确取向。风险,...  相似文献   

4.
建立专业银行转轨中资产营运“三性”指标考核体系的构想刘先刚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的目的是实现资产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三个目标的最佳组合。本文试图用量化指标建立资产管理原则的计算公式和几何图形,这对正确评价影响专业银行经营效益的内部因素和总体经营状况...  相似文献   

5.
何丽霜 《时代金融》2008,(10):41-42
长期以来,对何为商业银行的优质信贷客户,人们的眼光、视觉往往仅仅局限于客户信用等级的高低、项目本身的优劣,这其实只是看到了客户"安全性"的一面,实质是并未真正站到商业银行本身的角度、并未真正从商业银行作为一个经济主体的要求去对客户的优劣作出客观的评价,而这其实也是当前国内商业银行在业务创新、经营创新方面行动滞后、动力不足的根源之一,为此本文拟结合商业银行作为一个市场主体的基本定位及其信贷经营的三性要求,将安全性与效益性两个维度结合起来,对如何客观地界定信贷客户的优劣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邹克 《金融论坛》2015,(2):46-53
本文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协调度模型,分析12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平衡状况。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3年,12家上市商业银行"三性"协调水平逐步提高,经历了中度失调→低度失调→勉强协调→中度协调状态,但自2011年起,上市商业银行的"三性"协调水平提高趋缓甚至有所下降;总体上4家上市大型商业银行"三性"平衡管理能力相对较强;2011年后不同类型的上市商业银行之间"三性"的协调度水平相差无几。为提高"三性"平衡水平,应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体系,改善存贷款的行业与期限结构。  相似文献   

7.
如何规避操作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群 《现代金融》2006,(4):20-20
经济学意义上的风险是对资源投入而言的,风险就是不利的不确定性。商业银行追求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而这三性都离不开风险管理,也可以说商业银行的发展史就是围绕着经营货币和管理风险而展开的。因此,风险管理贯穿于银行工作的全过程,业务经营尤其要以防范风险为核心。  相似文献   

8.
杨纪良  路强 《新金融》1994,(2):26-2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商业银行的发展有其模式,结合我国的国情,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的经验,特别是总结我国现有的商业银行实践经验,走出自己的路子来,这是我们需探索的问题。我们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商业银行发展的模式应符合以下的要求: 1.社会主义商业银行必须以追求“三性”的合理协调统一为经营目标。现代商业银行以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的合理协调作为基本经营原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制约。  相似文献   

9.
作为商业银行 ,无论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性商业银行 ,其经营都是围绕“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三性原则展开的 ,其经营宗旨说到底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只有利润的实现才能使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生存与发展 ,而对经营成本进行严格有效地核算是保证银行实现赢利的重要的一环。本文拟借鉴西方银行业的一些经验 ,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成本核算作一探讨。  一、建立起责任会计制度是符合国有商业银行加强成本核算的正确选择加强成本核算 ,建立起符合商业银行要求的会计核算制度和成本核算体系 ,是商业银行在激…  相似文献   

10.
商业银行的"三性"原则包括:安伞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它们共同保证了银行经营活动正常有效的进行.20世纪70年代末期,美国联邦储备系统、货币总局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推出"骆驼评级体系",从资本充足性、资产质量、管理水平、收益状况和流动性五个方面衡量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质量和安全经营程度.本文拟结合CAMEl.和"三性",依据财务报表.运用各类财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1.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商业银行经营三性原则中的首要原则,无论是现代商业银行,还是古代钱庄银号,都会把保支付做为经营管理的首要问题,备付金管理已成为商业银行最传统的业务之一.在银行业已经进入电子时代,即将走向信息时代(以银行建立统一的信息系统为标志)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备付金管理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金融资产“三性”最佳组合途径的探讨江苏省丹徒市农业银行资金营运课题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一章第四条规定:“商业银行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原则”。在现实的金融生活中,这“三性”原则经常相互矛盾。一般地说,一项资产的潜在收益越高,其流动...  相似文献   

13.
一、落后地区基层商业银行经营效益现状分析 基层国有商业银行是专门经营贷币的特殊企业,唯有遵循贷币资金的运动规律,兼顾"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才有可能获得经营上的成功,但从目前的经营现状看,很不乐观,"三性"原则得不到很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贷款干预的类型、成因及其处置构想交通银行郑州分行梁宝柱何谓"贷款干预"?它是指违背银行资金的"三性"原则和资金是商品的市场法则,以及违背商业银行信贷人员的意愿,迫使商业银行(或信贷人员)发放贷款的行为或现象。干预贷款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乃至经营效益...  相似文献   

15.
李季 《金融纵横》1999,(9):16-16,15
商业银行步入市场以来,存款是竞争的中心和焦点,谁能够经营管理好存款业务,谁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许多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管理中都把存款放在第一位,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来抓,不少二级分行及以下经营单位,更是以存款论英雄、以存款排位次。在大力抓存款的同时,我们切不可忽略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对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要求和约束,必须紧紧围绕三性原则要求,  相似文献   

16.
县级农行实行商业化经营状况的剖析韦金权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必须确立四大观念,一是企业法人观念,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经营机制。二是稳健经营的观念,按照“三性”经营原则,争取最佳的盈利水平,避免大的波动。三是经营效益观念。四是依法经...  相似文献   

17.
自商业银行法施行以来,各商业银行根据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三性”经营原则,对其下属分、支行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的涵盖存款、贷款、中间业务、经营利润以及“三防一保”等各个方面内容的指标考核体系,这些指标的完成情况不仅成了评判基层行经营业绩的依据,而且随着考核力度的不断加大与分配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基层商业银行员工收入与之联系也愈加紧密。  相似文献   

18.
贷款能否收回,从某种意义上说,在贷款发放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归纳起来,影响贷款收回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贷款方式;二是贷款对象。其中贷款方式主动权掌握在银行手中,这就是我们要着重进行贷款方式比较的原因。所谓贷款方式,是指贷款偿还保证的具体形式,是贷款原则的具体体现,它包括信用贷款、担保贷款(保证、抵押、质押)和贴现贷款三种方式。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主要表现为各项贷款,因此,贷款方式的选择就直接决定着商业银行经营效益。贷款方式的评价标准。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基本原则是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贷款方式是影响贷款风险或者说是保证贷款安全的基本因素,因此,"三性"高度统一是贷款方式评价的主要标准。  相似文献   

19.
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相关性研究开始较早,但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特殊性引发国内外学者的兴趣,首先引起国外学者的研究,近些年,国内学者掀起了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相关性的研究,主要以实证研究为主。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衡量指标资产收益率、EVA回报率或者基于"三性"原则,分别从衡量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三方面选取衡量指标;资本结构衡量指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的性质、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流通股比例、附属资本比例、核心资本比例、资本充足率。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目前 ,在分析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问题时 ,多将重点放在风险分析上———分析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 ,探讨对风险的监督、转移、化解、补偿等。但是商业银行既然有了“商业”这一界定 ,就确定了它应该以追求最佳利润和最低风险为经营目标。商业银行作为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金融企业 ,依照“三性原则”(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 ) ,应逐步重视信贷经营的盈利性 ,兼顾安全性和流动性。在企业的经营原则中 ,防范风险应该为实现盈利服务。商业银行的盈利主要来自贷款 ,信用分析作为评判企业按借款合同偿还贷款本息的意愿和能力的一项信贷管理工作 ,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