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订单农业”,作为联接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新形式,较好地避免了互不衔接,产销不对中的弊端,为农产品生产找到了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出路,为市场找到和培植切合消费者需求的生产基地,从而实现了生产与流通的“双胜双赢”。粮食是重要的农产品,更需要“订单农业”形式进行引导,实现粮食生产的效益化。因为,由于多种因素影响,过去粮食生产与流通、消费等,存在着严重的产销脱节,供需失衡等扭曲现象,不仅造成了粮食生产的效益低下,制约了粮食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对国有基层粮食购销企业的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提高带来了极大负面影响,如基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大量适销不对路粮食,长期压库,造成收购资金沉淀,增加各项费用开支,等等。解决粮食生产与粮食流通、消费存在的“悖反”现象的办法,“订单农业”无疑是十分可行可取的。然而,“订单农业”是柄双刃剑,在可能对基层国有粮食企业生存与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新的挑战。因为,“订单农业”是在粮食经营日益市场化的情况下提出和实施的,而粮食市场则是瞬息万变的,同时“订单农业”是一种相互有约束力的承诺,如果判断失误,操作不当,会带来损失。因此,对“订单农业”要分析要研究,并在实际操作中弃弊扬利,最大限度地发展其积极作用和效应。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延津县引导农民依单种麦,企业依单收麦,履约率保持在100%,使企业农户实现双赢,在实践订单粮食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但就全国范围而言,“订单”背后的问题令人忧虑。据有关部门统计,2002年,我国农村订单农业的合同兑现率不到20%,80%的订单都成为一纸空文,企业和农户两头的利益都受到了损害。“订单”因何如此脆弱?据了解,订单农业作为一种农业契约经济,在国外已经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的订单粮食是粮食购销市场化过程中的产物,是从粮食流通的第一道程序———粮食收购中发展起来的,订单一般由粮食购销企业、粮油加工厂或农民经…  相似文献   

3.
“订单农业”作为粮食购销市场化进程中的一种契约买卖形式,正越来越多地为粮食购销企业采用并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这种以市场为导向把生产和流通进行战略重组的粮油采购新机制,不仅是深化粮改的产物,而且是粮食行业组建粮食流通服务体系,适应粮油集约化经营和农业产业化趋势的一种尝度,绵阳游仙区粮食部门利用联合国“绿色产业示范区”和省优质稻基地,市高芥酸工业油菜基地的区位优势,从2000年开始实施“订单农业”,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4.
“订单粮食”是人们通常所讲的“订单农业”的进一步细分。是指粮农在粮食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与粮食购买签订的合同组织安排粮食生产的一种农业产销模式。“订单粮食”就是通过订单的形式把农民与市场联结起来,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生产。[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找寻订单粮食的“避风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不断推进,订单农业应运而生且在时下农村较为流行。这种按照订单进行粮食生产和收购的经营方式,一方面降低了农民闯市场的风险,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对生产资料和资金、技术服务的需求,而且有利于粮食企业掌握稳定的粮源。它自诞生之日起就显示出了很强的生命力,在短短几年内就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河南省延津县引导农民依单种麦,企业依单收麦,履约率保持在100%,使企业农户实现双赢,在实践订单粮食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但就全国范围而言,“订单”背后的问题令人忧虑。据有关部门统计,2002年,我国农村订单农业…  相似文献   

6.
实施“订单粮食”,对完成粮食生产和收购任务、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粮农收入都有重要作用。必须重视签订规范合同,选择好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服务和监督作用。从“订单粮食”向粮食产业化经营发展是必然之路。粮食生产要向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7.
粮食全面实现购销市场化后,发展“订单粮食”生产和在此基础上的粮食产业化经营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也是粮食企业求生存谋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局从2001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四届“订单粮食”产销衔接洽谈会,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粮食订单”总量逐年增长,2003年签订订单138份,总量65.66万吨,比2002年增长25%,2004年共签订订单214份,总量112万吨,比2003年增长45%。其中小麦42.2万吨,稻谷34.8万吨,玉米33.3万吨,成品粮0.84万吨。粮食部门积极顺应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新形势,以订单代替定购,继续发挥主渠道作…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为适应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新形势,促进粮食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桂林市粮食部门对“订单粮食”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做出了一定贡献。但是,“订单粮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未能使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据桂林市七个实施“订单粮食”的县的统计,2002年与农户签订“订单粮食”合同面积10.46万亩,计划订单收购2675万公斤,实际收购入库只有1524万公斤,占订单收购计划的57%。由于兑现率低,致使有的县在2003年停止了此项工作。“订单粮食”工作难…  相似文献   

9.
菏泽市粮食局从服务“三农”出发,以实现“三增”为目标,充分发挥粮食流通主渠道作用,积极走龙头带动、发展产业化经营的路子,紧紧围绕推广种植优质小麦、大力发展“订单”收购,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粮食生产和流通,加快了全市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步伐,实现了农企双赢。田纪云副委员长在视察菏泽.粮食企业时特为华瑞食品公司题词:“努力把华瑞公司建设成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菏泽发展“订单”农业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0.
在粮食多元化竞争经营的新形势下,粮食行业试图通过大力发展“订单粮食”来保障粮食安全和发展粮食产业。然而,“订单粮食”履约难、质量难保证等问题严重困扰和制约粮食经济健康发展。粮食企业思变则通,只要用好用足国家土地流转政策,采取转包、租赁、股份等多种形式从农民手中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中大批量土地,建设“粮食企业优质粮油原料农庄”,  相似文献   

11.
中国粮食经济学会于6月7日至9日在河南省洛阳市召开了粮食行业“订单农业”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15个省、自治区粮食经济学会的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及有关同志,部分市、县粮食局和粮食企业的负责同志共60余人。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粮食经济杂志社、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等单位的有关负责同志也应邀参加了会议。这次研讨会是新世纪到来之际,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日益临近和部分省、市率先步入粮食购销市场化的形势下召开的学术会议,探讨如何实施“订单农业”,促进粮食产业化经营,以适…  相似文献   

12.
《齐鲁粮食》2002,(11):1-1
粮食企业与农业和农村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趋向,将会对粮食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生最直接最重大的影响。因此,认真研究一下“三农”问题,对我们粮食企业掌握主动权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3.
粮食企业在发展“订单农业”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带有共性的难点问题有待解决。当前最集中反映出来的,就是“订单”的履约率低的问题。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订单合同的内容不完善,法律效力不强,缺乏约束力,是原因之一,需要加以改进。一、订单合同制定的基本原则制定粮食订单合同的主要原则是,根据农民粮食生产经营的特点,制定符合实际的能被农民、政府和企业三方接受的订单合同,增强订单合同的法律效力,使之除遇不可抗拒因素外能顺利履行。二、现有订单合同文本存在的主要问题现有粮食订单合同的文本,主…  相似文献   

14.
国有粮食企业积极参与“订单农业”,对于促进粮食产销衔接,增大农民收入,实现粮食产业化经营,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粮食企业与农户出现的“订单粮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粮食卖难问题。这种产前签约、不愁销路、并有良好经济效益的方式,使得广大农户尝到了甜头,使粮食企业在粮食购销市场化后也趟开了一条新路。同时,以往传统粮食生产结构不甚合理的格局,也因“订单粮食”促成农民按需生产而被打破。然而,“订单粮食”也是一柄双刃剑。在粮食购销日益市场化的前提下,把握不好,在给广大农民和粮食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新的挑战,甚至会给其造成损失和危害。因此,对“订单粮食”应当深刻全面的分析,寻求良好的对策,扬利弃弊,认真实施,确保产生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有法律意识。“订单粮食”的前提是粮食企业与农户双方签下合同。合同一签,产销双方都有履行合同条款的义务,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然而在一些地方,“订单粮食”的实际效果与人们的期望有着较大的差距,主要原因是计单不兑现,以至于订单合同纠纷不断。这因为二者在形式与内容的严格程度上,在履行的难易程度上,有着很大区别。也由于粮食市场行情是一直变化的,因此在价格高时,有的农户也许会认为卖给粮食企业吃亏,不如自行销售;价格低时,粮食企业也可能单方面撕毁合同,不再以合同价格收...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一五”期间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重大历史任务的提出。一方面表明我国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关键和重点在于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标志着我国农村改革进入了历史性的新阶段,必须加大各方面对农民、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粮食企业是国家重要涉农企业,一直致力于“三农”政策的贯彻与实施.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在实现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促进粮食安全,发挥粮食流通主渠道作用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和战略规划的实施,为粮食企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给粮食企业提供了新的商机。面对这一重要历史机遇.各级粮食部门努力转变观念。不断完善服务体系,积极探索贴近“三农”、搞活粮食经营的新路子,实现了农企双赢。  相似文献   

17.
不断深入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促生了“粮食龙头企业”、“粮食银行”、“订单农业”、“储备粮运作风险”、“农业发展银行贷款风险”等许多新生事物,这些新生事物又引发了对期贷交易特别是粮食期货交易的新需求。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进程与粮食期货市场的发育1979年以前,我国的粮食收购、存储、调运、销售和定价全部由国家粮食系统和有关部委统一决定,因此不需要“发现价格”、“回避风险”的期货市场。1979年以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粮食企业实行了“放权让利”式的局部改革,产生了“议价粮”的购…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也提上了议事日程。各地为了促进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出现了“订单农业”形式,以明确农产品产销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国有粮食部门把“订单农业”作为贯彻国务院粮改方针,实行优质优价,保护农民利益,促进粮食品种结构优化的有效形式,已经开拓了一条企业发展的光明途径。但是,“订单农业”同任何一件新事物出现一样,都将经历一个不断原过程才能走向成熟。本文拟就其基本情况、实施中的矛盾及其完善建议,着重从法律关系的角度,提出一些看法,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国家实行的粮食收购“直补”政策,体现了国家对粮食生产的重视和对粮农切身利益的关心,农民普遍表示欢迎。但据湖北省各地农调队调查反映,农民对国家粮食收购“直补”政策的具体操作方式上,普遍存在如下的意见:一、目前,“直补”粮食收购通常是按各村中晚稻上报面积及历史粮食订购情况分解到村,由村向农户下订单。订单计划(特别是对种粮小户的订单计划)存在一定人为因素,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较快,不一定能准确反映农户当年的中晚稻种植实际情况。有的农户有售粮任务,但无粮食卖,有的农户有粮食卖,但无售粮任务或售粮任务少。为了完成国家粮食…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河北省辛集市黑马面粉厂立足农村,服务农民,发展“两代一换”,实施订单农业,走“公司 基地 科技 农户”的农业产业化之路,解决了农民种、卖、存和交换“四难”,实现了农企双赢。从1998年起,由于粮改的深化,粮企被彻底推向市场,农行和农发行都停止了对粮食加工企业的贷款,河北省辛集市黑马面粉厂作为隶属辛集市粮食局的国有粮食工业企业,刚刚建成便面临倒闭的危险。面对这种形势,“黑马”人没有退缩。在厂长白瑞平的带领下,全体职工开拓进取,探索立足农村、服务农民、发展“两代一换”,大力开拓农村市场,为粮食企业寻求新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