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北省安陆县伏水区辖“四乡一镇”,共有1.2万多户,5.8万多人,6.4万多亩耕地(其中水田5.6万多亩)。1984年工农业总产值4,347万元,比1983年增长58%,比1980年增长2.6倍。人均纯收入485元,比1983年增长15%,比1980年增长近6倍。伏水区农村经济出人意料的繁荣,乡镇工业的发展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980年乡镇工业总产值只有138万元,占当年工农业总产值的11%;1984年一跃为1,498万元,占当年工农业总产值的34%,比1980年增长近10倍。在乡镇工业中,最重要的是建材业、化纤针织业、  相似文献   

2.
1984年初,平昌县华严乡太平村党支部书记何习清从8个省市得到的17条信思中优选出1条信息,筹资27万元,建成投产塑料包装厂。以它特有的规模和旺盛的生命力——产品畅销全国24个县市,1984年创产值1T0万元,占全村总产值235.9万元的72%,振兴了前几年乡镇企业徘徊不前的局面,引起全村产业结构和群众生活面貌大改善,出现五大变化。一是以包装厂为骨干,使乡镇企业产值和利润成倍增长。这个村1983年企业总产值只有75.32万元。人平产值只有325.1元,实现利润只5.59万元。1984年包装厂建成投产后,企业总产值上升到2,058万元,比1983年增长171.9%,人平产值914元,实现利润13万元,比1983年增长132.5%。产值是1983年的2.7倍,利润是1983年的2.3倍。他们在充分发  相似文献   

3.
乡镇企业是中国当代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中出现的一个新事物。到1986年为止,乡镇企业总数达到1515.31万个,从业人数达到7939.14万人,总产值达到3540.87亿元,分別比1978年增长了8.94倍、1.81倍和6.18倍。乡镇企业总产值目前已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19.1%,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47.7%。发展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村继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后又一次深刻的经济变革,它的发展本身已经构成了国民经济整体中不可忽视的发展力量和结构变革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修文具乡镇企业在“快车道”上前进,一年上一个新台阶,实现投入、产出、效益的同步快速增长。1993年新上项目120个,总投资6447.7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2.1亿元,1994年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乡镇企业总产值3.2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乡镇工业总产值2.1亿元,比上年增长43%;乡办工业产值9796万元,比上年增长47%;营业总收入2.9亿元,比上年增长37%;上交国家税金1043万元,实现利润3581万元。安排农村剩余劳力和城镇待业人员21969人,乡镇企业已成为该县发展县级经济,开辟地方财源的重要增长点。 乡镇企业在修文县呈现热气腾腾的喜人景象,其发展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1984年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发展乡镇企业政策《二十四条》以来,沈阳乡镇企业进入大发展时期。到1990年末,全市乡镇企业已有6.05万个。从业人员42.3万人,占全市农村总劳动力的50%以上,固定资产原值15.7亿元,企业总产值达87.6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62.5亿元,平均每个乡(镇)5.896万元,其中乡办12.1亿元,  相似文献   

6.
《上海农村经济》1999,(9):29-32
今年是建国五十周年。五十年来,上海各条战线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乡镇工业也是异军突起,成就辉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乡镇工业经济总量迅速增长,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为繁荣农村经济,支持农副业生产,转移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全市工业持续稳定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1998年底,上海乡镇工业总产值达到2770亿元,比1978年增长160倍,乡镇工业总产值占郊区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也由35%上升到90%以上;乡镇工业利润用于补  相似文献   

7.
1.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 1.1 1979年至1986年,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中,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出人意料。 1.2 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1986年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3541亿元,比1978年的493亿元增长6.18倍,平均每年递增27.9%,远远超过同期农业产值年平均递增6.6%和城市工业  相似文献   

8.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四川农村仅有7.8万余从事建筑业的工匠,年产值约5,700多万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承包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商品生产的积极性,特别是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大加快了农村建筑业的发展。据四川省乡镇企业局的统计,到1986年底,乡镇建筑业人数已达102.6万人,占全省乡镇企业人数的18.1%;建筑业总产值达44.5亿元,占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的22.3%;经营收入达到22.6亿元,占全省乡镇企业经营总收入的12%。1986年施工面积为3,243万平方米,峻工面积2,400万平方米,占全省建安工作量的一半以上。巳拥有固定资产2.7亿元,流动资金1亿多元。  相似文献   

9.
1979年至1988年,是四川省乡镇企业大发展的十年。十年间,乡镇企业从14.94万个发展到183.66万个,职工从179.71万人增加到695.8万人,总产值从34亿元增长到345亿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分别增长11.29倍、2.87倍和9.16倍,为四川省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第一,对全省经济增长起了重要的作用十年来,四川省的社会总产值从480.18亿元达到1283.82亿元,年均增长10.33%,其中乡镇企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6.09%,是社会总产值增长幅度的2.5倍。因此,社会总产值中乡镇企业总产值的比重越来越大,从1978年仅占2.07%,到1988年占到30.80%。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乡镇企业在困境中奋力前进,1989年又有新的发展。全省乡镇企业完成总产值403亿记,比上年增长16.8%,首次达到全国乡镇企业发展的平均水平。总产值的绝对数已占全省社会总产值的21%,占农村社会产值的60%,已超过农业总产值30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已占全省工业总产值(含村及村以下)的26%;在全省工业净增数中,乡镇工业已占到56%。乡镇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16%;实现总收入415亿元,增长20.4%;利润总额达22亿元,增长7.7%,实际交纳税金为14.9亿元,增长24.2%;支付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甘南县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积极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仅三年时间,农村经济出现了少有的好形势。据初步统计,1981年,农副业集体部分总收入6,330万元,比1978年增长30.8%,社员个体总收入3.240万元,比1978年增长两倍。农副业总产值(含社员个体收入)可达1.1亿元,比1978年增长96%,其中粮豆薯产值占总产值的36%,经济作物产值占总产值的41%,多种经营产值占总产值的23%。 多种经营的大发展,使全县农村经济出现了新变化,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创造了这个  相似文献   

12.
位于黔、蛙两省交界处的独山县近些年来乡镇企业呈现超常规、突破性的发展势头。1194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11386.4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6.54%,乡镇企业总收入完成17878.4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6.5%,实现利润2568.57万元,增长299%,上缴国家税金2073.1万元,增长175. 32%。全县乡镇企业已发展到4966个,从业人员12162人,占农村劳动力的8.88%。独山县乡镇企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分别排列全省86个县的第九位和第六位。  相似文献   

13.
《农业技术经济》1985,(7):27-29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从纵向上看,徐州市农村经济发展是比较快的。1984年农业总产值达到29.3亿元,比1978年增长1.2倍,年递增14.1%;粮食总产81亿斤,比1978年增长一倍。人均占有1,159斤;乡镇企业产值11.3亿元,比1978年增长7.4倍,年递增42.5%;农村经济商品率为56.4%,比1978年增长近一倍;  相似文献   

14.
地处川中丘区的蓬溪县隆盛镇从1983年起率先进行实战和探索,现已结出满枝硕果.他们的成功经验在广大农村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隆盛镇有15个村,154个社,人平耕地仅0.8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这里的农村经济,同全国一样出现了超常规增长.当其他地区农业出现滑坡、徘徊的时候,该镇农村经济却始终保持长盛不衰的发展势头,工农业总产值从1983年以来平均每年以28%的超高速增长.199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6074.5万元,比1983年翻了约三番,人平创造收入2674.58元,成功地将农业与工业结构由1983年的1∶0.3调整为1∶2.3.农业收入达1835.5万元,比1983年增长174%,乡镇企业总收入达4239万元,比1983年增长21倍,名列全市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三十四个农垦企业1981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430万元,比1978年增长73%,其中工业产值990万元,比1978年增长一倍,即三年翻一番。经营利润220万元,比1979年盈利13万元增长16倍。他们的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商品生产突飞猛进,货币流通也在迅速发展,市场空前活跃。凤阳县1984年末市场货币流通量为3,089万元,其中,农村为2,480万元,比1978年的356万元增加5.9倍,人均占有量44.22元,比1983年的42.64元增长3.7%。其特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货币流通量的增长速度农村快于城镇。全县1984年工农业总产值为34,962万元,比1978年增长1.81倍;货币流通量1984年为3,089万元,比1978年增长2.9倍,其中农村货币流通量为2,480万元,增长5.96倍;农副产品收购总额为10,008万元,增长2.4倍,社会商品零售额为13,459万元,增长1.4倍。  相似文献   

17.
王治华 《农村展望》1992,(12):23-23,18
青州市立足发挥城市优势,走以城带乡,发展农村经济的路子,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1991年,全市农业总收入达到13.9亿元,比1984年增长2.56倍;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23.65亿元,比1984年增长10.4倍;粮食总产值达到4.87亿公斤,比1984年增长1.05倍;农民人均收入818元,是1984年的2.05倍。总结我市以城带乡的基本做法,主要有五种形式。  相似文献   

18.
1984年4月,海诚市被省确定为县级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十年改革,特别是近五年来的县级综合改革,使这个过去以种植业为上的单一农业经济的“高产低收入”县,发展成为贸工农型的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区域。1988年来,社会总产值达到45.7亿元,是1983年的3.6倍,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0.1亿元,是1983年的3.3倍,乡镇企业总收入、工业总产值、总利润分别达到32.3亿元、20.3亿元、4.3亿元,分别是1983年的8倍、7.5倍、7.6倍;财政  相似文献   

19.
十年改革,促进我处以城镇型、城郊型为主导的城市经济获得极大发展,预计1988年工农业总产值5350万元,比1978年增长3.05倍,工业企业收入5900万元,比1978年增长13.6倍,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28元,比1978年增长2.74倍;企业利税总额310万元,比1978年增长7.8倍.改革不仅使我处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推动经济结构在"深化、调整和治理"中形成了自身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1986年,新都县工农业总产值达到6.27亿元,比1983年增长98.9%,其中,工业总产值4.44亿元,增长1.75倍。乡镇企业总产值5.48亿元,增长3.15倍;城乡储蓄余额1.19亿元,增长2.23倍;预算内财政收入4.138万元,增长67.1%;农民人均生产性纯收入510元。增民52.2%。这是我县建国以来经济发展的最好时期之一,其基本经验是坚持改革。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