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一、进口木材对缓和木材供需矛盾起了重要作用,但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当前,我国一方面花高价大量进口木材;另一方面国内森林资源却因缺乏资金而得不到及时开发利用。“六五”期间,我国共进口原木3,152万立方米,加工成材86.5万立方米,胶合板142万吨,纸浆350.9万吨,各种纸与纸板316.7万吨,共折合原木为6,986万立方米。这对缓和国内木材供需矛盾起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主要是耗用外汇太多,影响国内林业建设投资。仅1985年进口木材(包括原木、加工成材、胶合板、纸浆、纸和  相似文献   

2.
数字     
<正>4800元2016年国家继续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开展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统筹考虑大豆市场供求、生产成本收益等因素,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2016年大豆目标价格水平为每吨4800元。610万吨海关数据显示,2016年3月份中国进口大豆610万吨,较2月的450.8万吨增加35.3%。2016年1~3月中国累计进口大豆1626万吨,较2015年1~3月累计进口量1563万吨增加4.0%。  相似文献   

3.
加入WTO,我国油脂行业的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报道,入世后第一年我国豆油的进口配额将增加到170万吨,至2005年将扩大到330万吨。在其他情况不变的前提下,现试就豆油配额扩大对我国油脂业的冲击做一分析。我国是个缺油的国家,每年需依靠食油进口来调整国内供求。过去食油进口走私猖厥,非法进口扰乱国内市场,但自1998年中以来,我国海关开始大力打击食油进口走私并取得明显效果;而且,1999年至今豆油的进口配额发放也少于去年同期,这样,全年我国豆油的进口量将大大少于往年,如果算上年底国家还将再次发放配额,估计全年的豆油菜油配额量约80万~90万吨。这与前些年一些外国专家们估计的配额100万吨、走私120万吨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其结果使全年我国油籽进口大幅增加:油菜籽在增产128万吨的基础上,进口了约300万吨,比去年增加162万吨;大豆进口量预计达360~380万吨左右,比去年增加40~60万吨。如果今年入世,豆油配额扩大到170万吨,根据现在的国内外价差:毛豆油  相似文献   

4.
2001年以来,我国木材进出口市场悄然发生了一些质的变化,原木进口增加,出口减少,锯材进出口双增,合板进口减少,出口增加,这些变化颇令业内人士欣喜,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我国木材进出口已经步入了良性循环轨道。尤其是这些变化发生在我国加入 WTO 前夕,就更有深远意义。首先,我们来看原木进出口形势。2001年上半年,我国累计原木进口量为799.2万 m~3,合计金额8.78亿美元;2000年进口634.8万 m~3,合计金额8.5亿美元。同比分别  相似文献   

5.
1987年国内木材市场供求总趋势是:可供资源减少,需要量增加,供需矛盾扩大,价格上浮。供今年全国木材总量(采伐量+进口量)将比1986年下降3.1%,其中:统配计划比去年减少346万立方米,下降14.2%;国家进口木材比去年减少150万立方米,下降22.8%。林区库存量与去年初相比,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减少10%;南方集体林区减少30%。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棉花进口急剧猛增,冲击了国内棉花市场。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棉花进口从2003年的89万吨增加到2006年的425万吨,增长377.53%,2006年棉花进口量占我国当年棉花消费的40%以上。由于进口棉花增  相似文献   

7.
海关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进口小麦4.5万吨,1—8月份我国累计进口小麦40.8万吨,较去年同期311.2万吨的进口量降低86.9%,其中进口澳麦为18.6万吨,占45%。今年我国小麦进口主要集中于广东地区,1—8月份广东地区进口小麦33.2万吨,占全国小麦进口量的81.4%,作为小麦主销区的广东仍是今后我国小麦进口的主要地区。  相似文献   

8.
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木材舶来我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称为南洋材。在旧社会,沿海城市的锯材厂和胶合板厂就使用一些南洋材做原料。解放后,每年都进口少量木材。近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木材供应日益紧张,木材进口量有所增加。1981年,天津市进口原木量为8万至9万立方米,约占全市木材耗用量的14%,在胶合板原料中占一半以上。其他一些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的情况,与天津类似。估计当前每  相似文献   

9.
据农业部市场预警系统监测,生产方面:2004年我国稻谷生产出现恢复性增长。预计2005年稻谷面积将在上年的基础上有所增加。进出口方面:2004年,我国大米进口量大幅增长,出口量明显萎缩,但仍保持净出口格局。2004年累计进口76.63万吨,比上年增长2.72倍;累计出口90.90万吨,比上年下降65.1%;净出口14.27万吨。2005年1月份,进口大米6.90万吨,比上月下降24.4%,同比下降5.76%;出口7.41万吨,比上月增长3.6%,同比下降64.7%;净出口大米0.51万吨。2005年1月份,我国大米进口主要来自泰国(占88.7%),其次是越南(占11.2%);出口目的地主要是韩国(占50.4%)、俄…  相似文献   

10.
一、1-11月我国大豆和豆粕进口增加,豆油进口减少 据海关统计,11月份我国进口大豆234.8万吨,同比减8.1%;出口大豆3.3万吨,同比增22.8%;进口豆油5.4万吨,减74.2%;出口豆油1.5万吨,增102.4%;出口豆粕4.4万吨,增66.7%;豆粕进口量很少(仅为2043吨).  相似文献   

11.
市场动态     
《中国粮食经济》2003,(12):54-55
国内食用油缺口巨大据监测,2002/03年度我国进口油籽折油及食用油进口总量首次接近800万吨。2002/2003年度,我国大豆进口量预计达到2000万吨,折合豆油360万吨;毛豆油进口量预计达到160万吨;油菜籽进口量为15.6万吨,折合菜籽油6万吨;菜籽油进口量为8.5万吨;棕榈油进口量预计为260万吨。上述食用油及油籽进口折油总量达到794万吨。即使扣除部分工业用棕油进口量以外,实际折油量也已超过700万吨。我国当前食用油供给并不充裕,目前国内每年食用油供给缺口已经至少达到700万吨。国内外市场对我国食用油短缺数量的估计通常为500—600万吨,但这一数…  相似文献   

12.
2000年我国大豆进口量由上一年的430万吨猛增至1042万吨,2001年再增至1394万吨。国内市场大豆供给量的增加,导致了大豆价格和豆油价格的下降,特别是对我国相对落后的大豆生产形成了一定的冲击。为此大豆进口问题引起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问题,尤其是石油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2003年和2004年,我国原油进口量比上年分别增加31.3%和34.8%,2005年我国原油进口量达18150万吨,比2004年增长3.7%。石油对外依存度由2003年的35.8%上升到2005年的42.9%。自2003年以来,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按照国际通常标准,当一国的石油进口超过5000万吨时,国际市场的行情变化,就会影响该国的国民经济运行;当进口量超过1亿吨以后,就要考虑采取外交、经济和军事措施,以保证石油安全。解决石油过度依赖进口局面,保障国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今年以来,我国玉米市场供求格局发生了变化,产需不平衡的现象日益突出,随着畜牧养殖及燃料乙醇快速发展和玉米加工业的进步,我国玉米消费快速增长,玉米进口有逐步增加的趋势。最近,一组关于玉米进口的数据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根据海关数据,今年1—4月,我国累计进口玉米176万吨,已经超过去年全年175万吨的进口量。有关专家曾表示,玉米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消费需求增长最快的粮食品种,专家预计“十二五”末我国玉米消费总需求量将在2.2亿吨左右。而据美国农业部预估,2011/2012年度,我国将进口创纪录的500万吨玉米,超过在1994—1995年干旱年间购买的470万吨峰值水平,未来10年,我国将占到全球玉米进口增长的近一半,到2022年将进口1800万吨玉米。  相似文献   

15.
数字粮食     
4834万吨海关总署11月10日发布的进口商品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合计进口大豆403万吨,环比下降18.9%,上年同期进口381万吨;1-10月累计进口4834万吨,累计同比增长16.6%。10月份合计进口食用植物油90万吨,环比增加4.7%,同比增加76%;1-10月累计进口641万吨,同比增长24%。  相似文献   

16.
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所长米勒(John Mellor)教授在中国开会期间,应中国农科院农经所的邀请,于1985年9月6日作了题为“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报告。 米勒教授指出,近三、四十年里,发达国家农产品出口迅速增长,而发展中国家却大大增加了粮食进口。20年前,这个进口量约为500万吨,现在已经增加到2,000万吨左右,到本  相似文献   

17.
1983年日本进日总额为1,264亿美元,为上年的96%。其中木材(原木、锯材、胶合板、木片及纸浆等)为54亿美元,在进口总额中所占比率由上年的5%下降为4%。木材进口仅次于原油及粗油、石油制品、天然气和煤炭,居第五位。1983年的木材进口量:原木及锯材为3,446万立方米,比上年减少3%(按美元金额  相似文献   

18.
<正>据海关统计,2013年我国累计进口棉花415万吨,同比减少19.2%,但仍为历史次高值,全年平均进口价格2035美元/吨,同比下跌11.4%。受内外棉价差较大影响,配额外全关税进口量继续大幅增加,全年达到66万吨,同比增长1倍,进口贸易方式以一般贸易为主。2013年,国内继续实施收储政策,大部分皮棉进入国家储备,棉价保持相对稳定,内外棉价差持续较大。由于市场流通资源稀少,放  相似文献   

19.
大豆进口的数量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当前国内大豆进口需求十分旺盛海关总署的统计资料显示,在2002/03年度的前两个季度(2002年四季度和2003年一季度),我国的大豆进口量为758万吨。2003年4月份进口大豆数量达到220万吨。预计5月份进口大豆统计数量可能为130至140万吨。预计2002/03年的前三个季度,我国大豆进口总量为1300至1400万吨,与2001/02年度同期的603万吨进口量相比,增长幅度在一倍以上。尽管大豆进口数量出现较大幅度增长,但国内市场对进口大豆的需求仍然十分强劲。目前国内各港口进口大豆实际分销价格为2680至2700元/吨,与上年同期相比,每吨大豆分销价格大体增加了5…  相似文献   

20.
《农民科技培训》2006,(2):40-40
2004/2005年度我国食用油供给量稳定增长 在已经过去的2004/2005年度(2004年10月~2005年9月份),我国食用油进口量出现了降低,尤其是豆油进口量下降了近100万吨,菜籽油进口量也下降了12万吨,但我国油料榨油消费量却整体出现了提高,使得2004/2005年度食用油整体供给量呈现增加局面。2004/2005年度我国食用油新增供给累计同比增长171万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