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油价波动的周期模型及其政策含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石油市场经历了三次大的油价波动周期,目前国际油价处于高油价周期当中。用多重均衡模型对油价波动的周期进行解释,油价波动的原因来自于供给曲线的特殊性和多重均衡的存在。多重均衡模型的最大用处在于可以对油价均衡拐点提前作出判断。高油价均衡向低油价均衡转化需要具备两个条件:1)需求受到明显抑制,增长幅度下降;2)产量增长幅度开始超过需求增长幅度。低油价周期向高油价周期转化的拐点条件则相反。遏制国际油价暴涨要么增加供给(及其幅度),要么减少需求(及其幅度)。本轮高油价周期向低油价周期转换的拐点可能发生在:1)世界经济总体放缓;2)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已经从一种政治思潮落实到各国行动上。未来的油价走势充满不确定性,但做出判断好过不做任何判断。  相似文献   

2.
2002年~2006年8月中旬,国际市场油价基本处于上升通道,虽然近3个月来有所回落,但仍然处于60美元/桶的高位。同时.2006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由于高油价的影响明显减慢,而欧洲经济则处于强劲增长态势,导致WTI与布伦特、迪拜油价的价差明显缩小。基于对2007年国际石油市场运行环境的分析.通过设计基准场景和非基准场景两种不同市场场景分别对2007年国际原油价格水平及走势进行预测,综合得出2007年国际市场原油均价可能在55~65美元/桶区间,全年油价在60美元/桶左右。[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国内的石油石化上市公司将从油价的上升中获益。具体分析如下:一、战争对国际油价影响不大美伊战争进入摊牌期,战争已经迫在眉睫。战争预期使得全球油价持续高涨。1月份IPE布伦特原油均价已达30.29美元/桶;2月1日到2月7日的均价则达到31.24美元/桶,为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的最高位。战争引发的高油价使经济学家担忧,恐拖累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目前已持续多月的高油价已经对经济有负面影响。目前多数观点认为,与美伊关系持续紧张而使油价持续高位相比,寻求伊拉克问题的长期解决更符合国际经…  相似文献   

4.
石油峰值是高油价的“幕后推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国际油价一路狂飙,美元眨值、地缘政治以及投机等被认为是高油价的重要原因。但是,美元贬值只能解释油价飙升水平的三分之一,地缘政治和金融投机因素只是高油价的助推因素,OPEC增产态度刺激油价进一步上涨,它们都不是油价持续走高的根本原因。实际上,全球石油峰值的即将到来是油价飙升的决定性因素。主要依据如下:1)世界石油产量已经进入平台期;2)非OPEC石油产量已经达到或接近峰值;3)发展中国家的石油需求在较长时期内是刚性的。目前高油价的“幕后推手”是石油峰值这一客观规律而并非石油峰值研究。高油价只是石油峰值的表现之一,世人必须正视石油峰值问题并积极采取对策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5.
供应问题将2005年油价推涨到历史高峰,上下游能力吃紧及飓风造成的油气产量损失.驱使油价在8月底涨破70美元/桶。为满足高油价下仍顽强增长的世界经济对石油的旺盛需求,欧佩克几乎开定能力生产,但没能阻止油价涨势。2005年布伦特油平均每桶55.20美元。比2004年上升45%,供应状况的改善使油价在涨到历史高峰后回落.但缓解低硫油品供应瓶颈问题的炼油投资还不可能在短期内见效。地缘政治紧张形势将继续支撑油价.2006年平均油价水平可能不会低于2005年。[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燃气企业如何应对高油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油价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高油价对我国燃气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如何应对高油价下的市场变化,求得燃气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呢?  相似文献   

7.
2011年下半年国际石油市场和价格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011年以来,国际油价高开高走,5月初恢复至2008年4-5月份的水平,WTI和布伦特原油价格分别达到113美元/桶和126美元/桶。当前全球石油市场供应充足,基本面并不支撑国际油价走高,油价走高主要归因于中东北非局势、心理预期、市场投机、美元贬值等因素的影响。估计目前国际油价中的"泡沫"为2530美元/桶。高油价增加了脆弱复苏中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但短期内不会改变整体复苏的态势;高油价对石油需求的抑制作用已经显现,经合组织(OECD)部分国家石油需求出现下降,主要机构调低了2011年石油需求增长预估值。展望2011年下半年,虽然世界石油供应比需求富余30万120万桶/日,但引发油价上涨的因素在短期内难以消除,加之高油价对美国的影响明显小于其他国家,美国政府压低油价的意愿不强,因此预计国际油价仍将高位运行。  相似文献   

8.
<正>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出人意料地大跌60%,这个重大转折,或许意味着持续10年的高油价时期的结束。低油价时代突然降临,使全球石油石化业进入一个艰难的调整发展期。低油价时代真的来了吗?高油价的思维惯性使许多人不以为然,他们宁可相信虚无缥缈的阴谋  相似文献   

9.
高油价还能持续多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2年以来,国际油价出现飙升,2005年6月名义油价再创历史最高记录。但是,扣除美元通胀和汇率贬值后的真实价格基本与2000车油价水平相当,且明显低于1979~1986年的平均价格水平。本轮油价飙升的主要原因有,需求增长超出于预期:剩余产能不足、致使供应增长乏力.石油库存量偏低;投机基金推波助澜以及美元贬值:再加上短期因素和突发事件加剧了对借应短缺的担心等。此外,似乎也有政治价格的阴影。从短期看.虽然有利余产能不足、炼油能力薄弱、馏分油库存偏低、风暴威胁生产以及季节性消费等因素影响。但高油价对需求的抑制作用和对生产的促进作用正在显现.预计今年下半年和2006年可能是油价走出高峰的转换期,但月平均油价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从长期看.世界经济的增长正在减少对石油的依赖,高油价也将促进石油生产能力和替代能源的发展。2020年前世界石油需求的年增长率可望低于以往的水平,预计未来油价将缓慢向50美元/桶回落。  相似文献   

10.
2005年以来,大涨两年的国际油价依然在每桶50美元的高位徘徊,6月27日美国期货市场的石油价格再创新高,达到每桶60.58美元,创历史新高。连续几年的高油价G给我国宏观经济、相关行业以及居民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冲击。第一,高油价抑制经济增长势头.增加经济走向的变数。据有关部门测算,  相似文献   

11.
国际油价在近一个月里屡创新高。油价高企,市场普遍呼唤欧佩克平抑油价。而欧佩克却频频表示,对目前的高油价无能无力,并且,高油价并非是欧佩克造成,石油消费国应当另找原因。  相似文献   

12.
2005年国际油价走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对石油等能源消费急剧增加.石油进口逐年攀升,对外依存度不断加大。因此,高油价对中国经济运行和居民生活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2004年国际油价上涨导致中国GDP增速放缓约0.4个百分点。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将抬升国内能源价格,并使以石油为能源或原材料的相关行业的价格上扬.形成新的涨价因素。2004年国际油价上涨将推动中国CPI上涨0.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结构性供应紧张继续困扰国际石油市场,油价已经由年初的51美元/桶涨到77美元/桶。尽管欧佩克自去年11月份以来连续两次减产,原油供应依然充足。在原油库存增加到9年来高峰的时候,油价却在油品库存低下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带来的供应风险影响下涨到接近历史最高水平。高油价阻碍世界需求增长的迹象并不明显,美国、中国、印度、中东以及拉美等地区需求增长依然相当旺盛。  相似文献   

14.
管清友 《中国石化》2006,(11):55-60
笔者此前曾作出同际市场即将进入低油价周期的判断。而最近国际市场的形势则进一步印证了这一判断。但笔者在此指出的低油价周期乃是特指的短周期中的低价时期。如果我们把目光拉回到石油工业145年的历史中的话,就会发现,当前我们实际上还处于长周期当中的高油价时期。对油价周期的划分和判断,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清形势并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15.
2006年以来,地缘政治已成为影响国际油价走势的突出因素.预计2006年油价将在高位震荡,价格水平与2005年相当.展望未来,尽管有不确定因素存在,但总体看来,石油供需平衡可以得到保障,国际油价将趋于回落,预计2007年油价走势可能出现拐点.目前,高油价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已经开始显露.历史经验表明,高油价过后,石油行业往往出现生产相对过剩、油价暴跌的局面.因此,在高油价下,石油公司同样面临很大的风险.面对2007年可能出现的油价拐点和下降周期,应尽快理顺我国成品油价格机制,疏导结构性矛盾;减免征收石油特别收益金,鼓励石油公司加大勘探开发投入;增加我国石油市场信息的透明度,对国际石油市场发挥积极影响.同时,石油企业应强化抗风险意识,在继续扩大国际化经营规模的同时,审慎投资,科学决策,最大限度地规避海外投资的政治、经济和油价风险.  相似文献   

16.
国际油价波动长周期现象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国际油价145年的变动过程中,存在着高油价均衡和低油价均衡相互交替的长周期变动.在讨论克鲁格曼多重均衡理论基础上,以长期市场供求关系演变解释了国际油价波动长周期现象.石油勘探开发投资的长周期、阶段性特征和与之相关的石油生产成本结构、特殊的石油长期供给曲线、高油价稳定预期对勘探开发投资的刺激是形成国际油价长周期波动的主导力量.持续高油价将促进石油利用模式升级,从而影响石油的长期需求,这也是促使高油价均衡向低油价均衡转换的重要因素.到目前为止,石油资源的耗竭性特点对国际油价的决定作用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这主要是因为供给和需求对长期高油价的反应使得石油投资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长,石油消费模式不断向更高效率演进.若油价波动的长周期规律存在,则目前正处于第六个长周期波动的高油价的上升阶段,本轮最高油价上升到100美元/桶以上是可以预期的.即使当前大幅增加石油投资,高油价时期仍可能持续8~10年.  相似文献   

17.
能源市场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油价将会持续很长时间。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是确定的,但是否开始进入经济衰退仍旧要谨慎看待。当然,经济衰退代表了一种下跌的风险,但是即使遭遇经济衰退,我们仍然相信长期油价将会上涨,而不是市场下滑.哪怕是由于需求下降引起短期价格疲软。  相似文献   

18.
国际链接     
欧佩克呼吁:产油国应与石油消费国携手稳定市场,国际油价突破每桶70美元 再创历史新纪录,《经济学家》称对付高油价就要抑制消费,油价持续上升拉跌美国8月份消费信心指数,欧佩克预计2006年世界日均石油需求持续增长,俄罗斯受益高油价 提前向十国集团还债15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9.
2007年以来,国际油价呈现出触底反弹的走势。国际油价在2007年初出现大幅下挫,3月份稳步反弹,在下半年开始加速反弹并创新高。2007年11月23日更创出98.18美元的历史新高。国际油价暴涨的原因是什么,对我国宏观经济有什么影DR?油价未来的走势如何?在2007年12月22日召开的北京石油学会第六届石油经济研讨会上,记者就“油价预测及高油价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这一话题采访了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牛犁。  相似文献   

20.
当前国际油价已经逼近每桶100美元关口,日前,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在上海表示,高油价将使得《能源法》的制订和出台时间加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