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建立个人破产法律制度的必要性(1)建立个人破产制度是完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需要。破产法则是调整优胜劣汰的重要法律机制或手段,目前我国破产法未确立个人破产制度。世界银行2000年对中国破产制度提出29条建议,其中一条建议新破产法一开始就应覆盖自然人破  相似文献   

2.
张紫璇 《河北企业》2023,(3):151-153
个人破产制度指债务人无法偿还到期的债务,向法院申请破产,法院按照法定程序宣告破产并清算其财产,并对部分债务进行豁免的一项法律制度。个人破产制度给予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重新开始的机会,这不是一种赖账,相反,积极探索个人破产这种退出机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水到渠成的结果。通过《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来讨论我国首个地方个人破产立法性质条例的立法概况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对于未来构建我国个人破产法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谭杰 《河北企业》2024,(2):149-151
我国现存破产制度只有企业破产制度,尚未设立个人破产制度,导致破产制度只有半壁江山。由于个人不能实行破产,当个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其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将伴随一生,形成债权人得不到有效救济和债务人无法摆脱债务纠缠重新投入经济建设中的双重困境。随着《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的试点实施,一方面弥补了我国现存立法的空缺,另一方面也使个人破产制度研究迎来热潮。为使个人破产制度得以在全国范围内施行,则需要解决比较突出的衍生问题。从个人破产的主体资格限定、个人破产财产的认定问题以及个人能否进行二次破产等问题出发,探讨解决途径,助推个人破产制度施行。  相似文献   

4.
破产管理人并非个人,而是指破产案件中,在法院的指挥和监督之下全面接管破产财产并负责对其进行保管、清理、估价、处理和分配的专门机构Ⅲ。我国200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中,引用了破产管理人选任制度,这种第三方的介入,增加了破产程序执行过程中的公正因素,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破产管理人任选制度依然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5.
破产管理人并非个人,而是指破产案件中,在法院的指挥和监督之下全面接管破产财产并负责对其进行保管、清理、估价、处理和分配的专门机构[1].我国200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中,引用了破产管理人选任制度,这种第三方的介入,增加了破产程序执行过程中的公正因素,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破产管理人任选制度依然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6.
遗产破产制度在国外是一个比较完善的制度,并且在解决现实问题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迄今为止,关于遗产破产制度在我国还存在着立法上的空白,但是,实践中的很多问题都需该制度来解决和完善。鉴于此,我国应在借鉴相关制度的前提下,结合实际需要,在我国法律制度中构建遗产破产制度,以促进破产制度的完善以及解决相关的现实问题。本文试图从理论视角出发,对于如何构建该制度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7.
谷小娟  颜雪梅 《活力》2011,(6):243-243
突发性事件.是指那些突然发生后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这些事件在发生之前大多没有先兆、不可预测或难以预测,而且发生后场面转瞬即逝。在事发时间、地点、性质无法提前得知的情况下,要搞好突发性事件的采访和报道,就要求记者必须具备良好的素养和扎实的基本功。具体来说,应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破产法仅承认企业法人的破产能力,在个人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日益频繁地参与市场经济活动,面对更多的经济风险的今天,这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就一些具体的个人破产法律制度的构建提出自己的主张和建议。主要涉及个人破产的原因、自由财产、破产免责、失权和复权等个人破产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9.
李木双 《活力》2010,(12):213-213
灾难事件以其突发性、冲突性和震撼性,往往是最能引起关注的一类新闻报道。对于灾难报道的侧重点,笔者认为应该以人为本。随着网络的普及,信息的传播速度也日益加快。近年来.连续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案件等灾难事件.引发全民关注。  相似文献   

10.
秦倩 《河北企业》2024,(1):136-139
破产免责发挥着个人破产的核心功能,支持破产免责正当性的理由有人道主义理论、债务人合作理论、社会效用理论,我国应综合前述理论价值构建本土个人破产免责制度。破产免责例外是防止债务人滥用破产免责制度,平衡债务人、债权人、社会公众各方利益的制度性工具。我国未来制定免责例外时可以非诚信原则、比例原则、利益衡量原则作为判断免责例外的基本原则,将税收债务,罚款、罚金或者故意侵权的赔偿,婚姻家庭债务,教育贷款列为不予免责债务类型,将债务人欺诈、不配合破产列为不予免责的情形。同时,应对连续免责和免责回转作出时效限制,以确保平衡各方利益。  相似文献   

11.
健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破产制度来实现优胜劣汰,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和体现市场竞争规律。为了配合破产制度的推行。要对破产会计的理论与实务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现在已有大量文章论述破产会计的目标、假设、原则等理论结构问题,本文就不再赘述,而是就以下几个问题谈谈个人体会。以供商榷。 一、破产与资不抵债 一般都将破产的原因归于资不抵债。在西方国家的文献中,“资不抵债”与“破产”往往是通用的,两者都可用来描述公司所处的破产状态。但二者在实质上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风险导向事故灾难预防审计模式内涵的基础上,提出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的两阶段应用模式。在风险评估阶段,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对风险进行评估以建立事故灾难风险数据库;在风险应对阶段,构建基于DPSIR概念模型的事故灾难预防审计方法,以评估事故灾难预防应急系统的完善程度,并提出优化建议。最后提出了开展风险导向事故灾难预防审计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金融危机的大风大浪里,少数企业由于经营不善,使企业走向破产境界。本文为了更好地了解公司破产制度,特对破产制度的法律特征,破产申请和管理的规定,以及破产预防程序,并要做好破产后职工的善后工作谈谈个人的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14.
余家齐 《河北企业》2023,(6):138-141
在普通民众的认知中,提到“破产”大多数人首先会想到企业破产,而不会想到自然人也可以申请破产。因为传统的“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因此人们对于个人申请破产制度中的核心——余债免责更是知之甚少。在普通大众心中,余债免责制度就像是将本属于债权人的财产无偿赠与了债务人,债务人无需承担债务,而使债权人损失了极大的利益。然而实际情况则不然,免责制度恰恰是为了保障债权人的利益而构建,个人破产免责制度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越来越多人参与到市场经济中,尤其是互联网技术使自然人可以简单便捷地消费、理财,使我国的信贷环境不断完善发展。然而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居民负债率不断上升,随之带来的就是个人破产情况的增多。在我国尚未构建余债免责制度之前,面临破产的债务人无法负担巨额债务,无法继续正常生活,导致其做出一些损害社会的违法行为,形成恶性循环;同时对于债权人来讲,部分债权人为了讨回自己的利益,会采用“非法拘禁”等违法方式逼迫债务人还债。因此,我国相继出台《执行程序转个人债务清理程序审理规程(暂行)》和《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进行地方试点,完善征信系统...  相似文献   

15.
企业破产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客观经济现象,是竞争规律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只有建立起完善的破产制度,才能实现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才能激励与鞭策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应依法破产。 建立起完善的破产制度,必须首先从现实出发,通过对破产实例的解剖,充分认识破产的必然性。同时,要抓住破产中的难点,探寻处理破产问题的正确途径。本文选择黑龙江省两家国有中型企业破产实例进行剖析,目的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16.
孙玉国 《现代企业》2022,(2):123-124
如今我国社会已经进入到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也让破产管理人制度有机会产生,在具体实践中,破产管理人制度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并不是说我国的破产管理人制度十分完善,相反还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对破产管理人制度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对于完善破产管理人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心理契约视角的政府应急管理机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实际上是一个政府常态管理能力在紧急情况下的集中体现。政府应急管理的对象是各种危机或称突发性公共事件,即对公共安全、社会稳定、国家政权有较大影响的突发事件或状态.一般可以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政府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在危机的产生、发展过程中,通过法律、制度、政策的作用,健全机制。科学管理,应对和化解危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历史沿革、基本程序、破产成因、局限性角度研究了美国地方政府破产制度,对底特律破产事件进行了典型案例分析,并就中国建立地方政府破产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认为,建立中国地方政府破产制度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但盲目和简单引入国外地方政府破产制度存在风险,需在相关制度完善之后再考虑建立和推行。  相似文献   

19.
破产免责、自愿破产和自由财产制度是自然人破产制度的三个利益支点,被誉为推动自然人破产制度不断前行的三个车轮。在我国《企业破产法》立法过程中,曾经将自然人破产和免责的问题提上日程,立法制定一个较为完善的制度是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共同期盼。国外的破产免责制度在破产免责条件、不予免责事由、免责例外以及免责撤销等具体制度上经历了不断公正化、理性化的发展过程,对我国破产法将来确立该制度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构建自然人破产制度可以使诚实的债务人获得"重生"机会,更加人性化解决不能偿还的债务。但是如何使此类债务人重生,这就不得不涉及到破产免责的相关问题。考虑我国的立法现状,科学设计破产免责制度对构建和完善自然人破产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国外的自然人破产免责中相关制度立法进行分析、总结,结合我国的国情,从而提出建立我国破产免责制度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