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雒京华 《新智慧》2004,(4B):16-16
独立董事又被称为外部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他既不代表上市公司出资人,也不代表上市公司管理层,不拥有上市公司股份,与上市公司没有相关联的物质利益,因此他可以客观、独立地考虑上市公司的决策,从而保证决策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减少重大决策失误。而且,设立独立董事还能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有效保护中小投资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独立董事又称作外部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董事独立于公司的管理和经营活动,以及那些有可能影响他们做出独立判断的事务之外,不能与公司有任何影响其客观、独立地做出判断的关系,在公司战略、运作、资源、经营标准以及一些重大问题上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  相似文献   

3.
独立董事的涵义、职责、角色定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界对独立董事的定义有不同理解,独立董事是指他们在公司具有董事身份之外,不担任实职且和公司没有任何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的人士。中国国有公司中的独立董事具有制衡控股股东、参与公司发展战略、监督和约束董事和经营者的职责。其功能定位有别于中国的监事会,在公司中担任制衡角色、战略角色、裁判角色和监督角色。  相似文献   

4.
以2005~2008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独立董事治理对公司长期借款融资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独立董事比例和独立董事薪酬与长期借款比重正相关;在民营上市公司和市场化水平较低的地区,独立董事治理机制对上市公司获取长期借款的作用更为有效。这些经验结果说明,独立董事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制度安排,其对上市公司获取外部债务融资具有明显的治理效应,当公司外部治理环境较差时,独立董事能够成为公司外部治理的一种有效的替代机制。  相似文献   

5.
现代公司制企业的基本特征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引进独立董事制度是保障股东的权益,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实现上市公司内部权力制衡,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环节。而独立董事的制衡作用的发挥离不开独立性这一前提条件,本文从独立董事的产生机理,激励约束机制以及公司治理文化的角度对我国的外部董事独立性进行评价,同时给出了相关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外部董事制度是西方公司治理结构中一项重要的制度。独立的外部董事 ,可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 ,加强对经营者的监督 ,协调内部董事之间可能出现的冲突。特别在防止控股股东利用关联交易损害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方面 ,外部董事制度具有重大意义。外部董事制度还具有提高股东财富 ,减少财务报告舞弊等作用。外部董事制度应解决好薪酬、独立性、比例等问题。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减少内部人控制现象 ,保护投资者利益 ,有必要引入外部董事制度  相似文献   

7.
独立董事是西方公司治理结构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引入外部董事制度,对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减少内部人控制现象,保护投资者利益,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国目前独立董事制度流于形式,应当解决好独立董事的薪酬、独立性、比例、来源、职权与责任、与监事会的关系等问题,以完善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是指来自公司外部,用以制衡执行董事,制衡治理结构,并且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以外的其他职务,与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的关系的董事。目前,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独立董事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其在董事会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高。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统计,1999年,美国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比重达62%,英国  相似文献   

9.
在董事会中引入独立董事,有助于加强对内部人的监督,降低代理成本。但是,独立董事自身也是代理人,也会产生代理问题。为了促使独立董事积极地发挥作用,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目前,我国针对独立董事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均很不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独立董事作用的发挥。因此,应对独立董事进行适当的激励,以激发其监督内部人、维护公司和全体投资者利益的积极性;同时,应加强对独立董事的约束,惩罚独立董事的渎职行为。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是为解决“内部人控制”的问题而产生的,经过几十年的运行,它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还存在着某些不足。本文首先说明了独立董事制度的执行现状,其中主要强调了其不尽如人意之处,然后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了改善对策,即实行独立董事的委派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