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企业改制中国有资产流失现象的法律探讨 1.国有资产流失的界定和危害关于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概念,法学界尚无统一的定义。根据2004年3月3日《前沿问题》对国有资产流失的界定依据有两个方面:“一是流向的特定性,即专指国有资产流向非国有性质的产权主体;二是权益的被侵占性,即在没有合理补偿的情形下,被非国有性质的产权主体侵占。”笔者认为,国有资产的流失就是国有资产的非法转移。  相似文献   

2.
一、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剖析国有资产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存在形式,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但这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大量国有资产通过各种渠道,流向集体、个人和外商。据有关部门估算,近年来,每年流失的国有资产则是以千亿元计算,平均每天流失为几亿元。为此,必须对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加以剖析,给它以科学定义,进行严格的界定,用法律的观点来评价,从而实现规范的管理和对违规者的查处。上海市1995年至1997年立案查处的21O件国有资产流失案件,国有资产流失就达63亿元。国有资产流失达到了惊人的地步,…  相似文献   

3.
一、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 据国资局有的统计调查资料分析、测算:从1982年到1992年,由于企业经营管理不善、产权界定不清、体制转换变动、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等多种原因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总量大约为5000多亿元。其中,占全国国有资产账面价值总量一半以上的预算内工业企业国有资产的流失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4.
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防范国有资产“三色流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资产是我国国有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当前,国有企业的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已进入了攻坚阶段,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其中国有资产流失是国民经济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根据表现形式与成因的不同,可以将国有资产流失界定为白色流失、黑色流失和灰色流失,即“三色流失”。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健全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应随着宏观经济环境和国有企业微观状况所发生的变化进行调整和改革,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和机制,实现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和规模经营,建立和健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激励和监督约束机制。 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这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有利于实现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形式的多样化,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做到权责明确,各司其职,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可以有效地防范国有资产“三色流失”,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促进国有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广西国资委于2004年7月1日挂牌。主要职责是:研究提出改革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和管理制度的意见,拟定国有资产产权界定、登记、划转、处置、产权纠纷调处及国有资产流失的查处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负责所监管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界定、登记、划转、处置及产权纠纷调处等工作;负责所监管单位资产评估项目的核准和备案;对所监管企业国有资产进行预算管理,负责所监管国有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有资产流失比较普遍,主要表现在:有些国有资产估值较低,有些国有资产所有权无法界定,有些国有资产出租、出让不符合有关规定,有些国有资产出租、出让、处置、变卖等所得价款不如实上缴国库等。为了规范国有资产的管理,尤其对铜川市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让等情况做一较详细的了解,今年三月份至今我们对此问题做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7.
加强对国有资产控股企业的审计监督,对于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有着重要作用。对国有控股企业的审计,要坚持以真实性为主要审计目标,在对企业资产、负债和损益真实性审计的基础上,对企业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合法性、效益性,实施全面的审计。且要规范审计程序,实行定期审计,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一、对股本的真实性进行审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审查公司设立或改组时,股东各方的出资是否真实有效,是否经过社会中介组织评估和有关部门确认;审查国有资产的界定和折价入股是否符…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机制,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报告提出的这项要求是很有针对性的,国有资产管理尚待规范,国有资产流失相当严重。因此,加强国有资产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是当前深化改革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形成国有资产流失的渠道很多,至今难以进行总量统计。据我们进行的局部调查,有关国有资产流失的一些案例来看,流失巨大,数字惊人。一、企业亏损流失国有企业亏损就是国有资产流失。据一研究资料披露,改革开放以来,前12年此类损失全国可…  相似文献   

9.
万永彪  谭少波 《企业研究》2012,(12):55-56,59
近年来,随着企业改制步伐的加快,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日益突出。在经济改革过程中,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企业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形式,从企业制度和改制过程分析了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探讨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中外合资企业国有资产流失情况应引起重视王学锋最近我们对唐山市已投产的有国有资产的中外合资企业进行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及流失情况的审计调查,发现有些中外合资企业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并由此涉及到财政、税收、信贷资金的流失及中方投资企业国有资产的流失,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1.
王静 《山东审计》2003,(10):22-22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优化,必须解决两方面的问题:国有资产的安全性与高效性。安全性指国有资产要管住,不能流失;高效性指要管活,要使国有资产有较强的增值能力,在营运中不断壮大。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前者是基础,后者是保障。一、收缩战线,明晰产权,是做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1、坚持以人为本、搞活企业、准确评估、合理界定、管好资产的工作方针,在资产评估和产权界定过程中,认真审查、核实财务数据,妥善处理企业财务上的历史遗留问题。2、严格把关,确保国有资产安全。(1)采取组织评估前的清产核资、财务总监查账、企业法人代表签署…  相似文献   

12.
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及对策□李琼琳□目前,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相当严重。分析研究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是当前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应亟待解决的问题。国有资产流失原因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多头管理,职责不清。多年来,政府各经济综合部门、企...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有经济快速向前发展的同时,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尚不完备的情况下,致使国有资产的流失非常严重,这就需要我们探索出一条解决国有资产流失的途径,以利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确保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一、国有资产流失的渠道和形式所谓国有资产流失.是指国家作为所有者出资所形成的资产及其未来收益的流失。这种流失不同于一般实物资产的流失,它实质是国有资产的权益及其可以产生的收益的流失,即财产权利的流失,主要表现在产权重组过程中,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分析国有资产的概念出发,分析两种定义下的国有资产及定价原理,并给出了国有资产流失的定义,分析了国有资产流失的两种主要途径,提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分析国有资产的概念出发,分析两种定义下的国有资产及定价原理,并给出了国有资产流失的定义,分析了国有资产流失的两种主要途径,提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分析国有资产流失形成的原因、渠道以及严重后果,并针对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提出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针对小企业改制中随意出售国有资产的问题,河北省馆陶县坚持把好“三个关口”,有效地防止了国有资产流失,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一是把好产权界定和资产评估关。凡是出售或转让国有资产必须按国家规定由有资格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要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确认,不能有意低估甚至不评估,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确认的评估价格做为出售或转让价格的依据。二是把好收入上缴关。即出售或转让国有资产必须体现市场原则,做到公平  相似文献   

18.
<正> 国有资产流失,是任何国有资产的占用单位违反国有资产管理及有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造成国有资产或其应得收益的损失。据估计,我国国有资产以每年数百亿元的速度大量流失。资料表明:从1982年到1992年,国有资产流失高达5000亿元,平均每天流失1.3亿元,近年来国有资产的流失速度更是触目惊心。国有企业目前存在对经营者的管理失控问题是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过分的在职消费;2.信息披露不规范;3.短期行为;4.过度投资和耗用资产,国有资产低效使用;5.侵占国有资产;6.国家股不分红或少分红。上述种种说明,国有企业经营者的代理成本过大,是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关键,降低国有资产管理中的代理成本,实际上就是遏制国有资产的流失。因此,只有建立对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才能  相似文献   

19.
据国家审计署2006年对15户中央企业审计调查结果显示,国有资产流失达18亿元。国有资产以如此惊人的速度流失,已经成为困扰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国有资产流失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管理过程中的流失,有资产投资经营过程中的流失,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的流失等。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对国有资产的监管,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是:一是实物管理不善;二是会计反映不实;三是闲置浪费严重;四是资产收益存在流失;五是产权界定不清等。为了改进和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