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南省国营东昌农场在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引种试种胡椒,但种植面积仅100多亩。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与发展,胡椒产业现已成为农场的支柱产业。目前,农场的胡椒种植面积已达1万多亩,胡椒干果年产量近2500吨,是海南省胡椒种植面积和干果产量最大的单位。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截至11月22日,海南全省冬季瓜菜已播种87万亩,受灾较轻的乐东、三亚等市县已有400吨瓜菜上市出岛。记者从11月23日召开的海南省冬季瓜菜产销座谈会上获悉,瓜菜生产今冬有望实现"四个增加"。  相似文献   

3.
位于海南岛东南沿海的琼海市,不仅是誉满天下的“红色娘子军”的故乡,而且是中国胡椒的故乡。据海南官方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海南胡椒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92%以上,收获面积达到35万多亩,产量3.29万吨,居世界胡椒产量第六位。而今年仅琼海一市的胡椒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年产量已接近1万吨,  相似文献   

4.
山东滕州市是“中国马铃薯之乡”,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示范县(市),常年种植各类瓜菜110万亩,总产360万吨。其中春秋两季马铃薯面积50余万亩,分别5-7月、10-12月上市;其次,地方特色菜有:大葱、生姜、毛芋、大蒜及胡萝卜、西兰花等名优稀特菜。种植采取了春提前、夏遮阳、秋延迟、冬温室等保护栽培,形成了常年生产、周年供应的格局。  相似文献   

5.
中国胡椒源头位于海南岛东南沿海的琼海市,不仅是誉满天下的红色娘子军的故乡,而且是中国胡椒的故乡。据海南官方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海南胡椒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92%以上,收获面积达到35万多亩,产量3.29万吨,居世界胡椒产量第六位。而今年仅琼海一市的胡椒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今年1月,灵山县无公害水果生产示范基地生产的灵龙牌鲜食荔枝、龙眼、香蕉、柑桔、芒果五大类水果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获准在产品或产品包装上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批准产量42.22万吨,占全县去年水果总产量的86.9%。灵山县是钦州市水果生产主产区,是著名的“中国荔枝之乡”,最近被广西区农业厅评为2005年广西“水果第一大县”。全县现有水果面积118万亩。灵山县创建“广西无公害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县”始于2004年春,围绕以“高产、优质、高效、安全”为水果生产目标,一是加强水果生产基地环境整治,2004年12月,示范基地通过…  相似文献   

7.
良种大观     
海南省冬种瓜菜主要推广品种海南省年种植瓜菜面积250多万亩,其中以外销为目的的冬种瓜菜种植面积150多万亩。种植冬瓜菜已成为海南省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提高冬种瓜菜种植效益,选择优良品种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现推介海南省现有冬种瓜菜优良品种104个。  相似文献   

8.
江山是全国十大猕猴桃主产基地之一,是浙江省最大的猕猴桃商品化生产基地,先后被命名为“中国猕猴桃之乡”、中国猕猴桃无公害科技创新示范县。目前全市种植面积2.45万亩,挂果面积1.9万亩,年产量2万吨,产值约2.4亿元,2017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猕猴桃已成为江山市山区林农增收致富的“黄金果”,在激发农民创业创新活力和促进农村“第六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农业生产基地化”的战略决策,在广东茂名市已变为现实。目前,全市已建起粮、油、糖、林、果、菜、桑、药、竹、畜、禽、渔等12个大型农业商品基地。其中北运菜基地50万亩,荔枝基地81.74万亩,香蕉基地50.76万亩,龙眼基地46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基地。山地养鸡、速生丰产林、  相似文献   

10.
海南省农垦创建于1952年,经过三十多年的艰苦创业,现已建成全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垦区现有橡胶总面积367万亩,年产干胶13万吨,约占全国产量60%。至1989  相似文献   

11.
《农村工作通讯》2006,(6):I0006-I0006
福建省漳州市是中国水仙花的故乡。199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外向型农业示范区”,1997年被农业部、外经贸部、国台办批准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漳州市有8县2区1市、468万人口、1.26万平方公里、230.68万亩耕地、1238万亩山地、海岸线长682公里,素有“鱼米花果之乡”美誉。漳州物产资源丰富,是福建省水果、水产、蔬菜、花卉、蘑菇、粮食、芦笋的主产区和全省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2005年,全市水果产量214万吨、水产品147.56万吨、蔬菜204万吨、肉蛋奶30.9万吨、食用菌17.2万吨、茶叶2.6万吨、花卉产值11.46亿元,水果、食用菌产量居全省第一位,蔬菜居第二位;全市农业总产值26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90元。漳州已建成水果、蔬菜、水产品、食用菌、花卉、饮料、香料、禽畜等8个具有南亚热带特色的优质农产品规模化基地、4个国家级11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和18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拥有44家企业55个产品通过农业部和省级无公害认证,161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分别占全省的35%和80%;有44个农产品获得省名牌产品,18个获得省著名商标。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以1790万吨的产量从全国第五跃升全国第一;2019年,以稳定在2000万亩的面积和2140万吨的产量,成为全国首个产量超2000万吨的水果大省(区);2020年,全区水果种植面积达2058万亩,总产量超过2461万吨,优果率达77.98%,水果产业已发展成为千亿元产业。作为全国水果大省(区),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垦区绿色食品二十年发展历程及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2010年是中国绿色食品发展20周年。昔日,垦区在全国率先开发绿色食品和实施绿色食品发展战略;今日,"北大荒"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4000万亩耕地年生产商品粮300亿斤和绿色无公害农产品1000万吨,垦区实现了高  相似文献   

14.
绿色农业让自然优势变成竞争优势海南省光温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发展热带高效农业具有明显的优势,瓜菜和水果可实现常年供应,作为全国最大的天然温室,长久以来一直是全国重要的冬季瓜菜生产基地。90年代初,经常可以听到海南人种瓜菜一夜暴富的故事,当时一公斤海南冬季小尖椒运到杭州,曾创造出售价40多元的神话。但如今,面对内地大棚菜的异军突起,这样的故事已一去不复返。不要说几块钱,现在卖一公斤椒想赚一毛钱都难。告别了“暴利时代”的海南冬季瓜菜,今后的路该怎么走?单纯依靠不断扩大种植面积显然已不可取,而提高农产品质量,全力…  相似文献   

15.
北运菜是我市农业的支柱产业。近几年来,我市的北运菜获得迅猛的发展,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1996年,全市的北运菜已发展到50多万亩,总产量达到70.53万吨,总收入12亿元。我市北运菜之所以得到迅速发展,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精耕细作的好传统,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如何研究市场、开拓市场、搞活市场却是决定性的强大动力。本文试从我市北运菜产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的菠萝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及产量均占世界总量的7%左右,是特色高效的热带经济作物,也是热作区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从2012年起,项目组对菠萝产业开始了连续性的跟踪监测,并于前期对菠萝主产区进行了专项调研。近几年,我国菠萝种植面积较为稳定,约100万亩,产量约165万吨。其中,广东省菠萝产量最多,其次为海南省,两省产量之和可占全国总产量的88.8%。  相似文献   

17.
一是坚持非均衡发展。继续实施以奖代补政策,重点选择10个乡镇、30个行政村,建设一批规模大、档次高、品种集中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近期,重点培育肥东县牌坊民族乡和包河区大圩乡,把民族乡打造成万亩反季节蔬菜生产乡;大圩乡重点发展葡萄、浅水藕、瓜菜三个产品,逐步退出常规农业生产,打造全市露地菜生产第一乡。  相似文献   

18.
新野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中心,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宜多种蔬菜生长.全县蔬菜种植面积35万亩,蔬菜年产量达17.5亿公斤,年产值17亿多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5%以上.全县常年从事蔬菜生产的农户有5万多户,菜农来自蔬菜产业的人均纯收入达6000多元. 不断壮大基地规模.新野蔬菜以甘蓝、大葱、大白菜、土豆、洋葱和早春、延秋设施蔬菜为主,分别形成了稳定的生产基地.其中设施菜生产基地有3万亩;甘蓝生产基地有6万亩大葱生产基地4万亩洋葱生产基地3万亩;春瓜秋菜生产基地有0.5万亩;早春土豆生产基地有2万亩.  相似文献   

19.
正作为我国重要的冬季瓜菜、热带水果生产基地,海南省在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上责无旁贷、肩负重任。近年来,海南省积极按照农业农村部要求,参与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目前,海南省的东方市和陵水县正在积极开展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本期,《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20.
农经信息     
广东省充分发挥地处亚热带的优势,大规模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优化品种结构,注重区域化、规模化生产,促进了全省水果生产的发展,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据省农业厅统计,1999年,全省水果种植面积达1440万亩,总产量首次突破500万吨。每年都有数十亿元的水果销往全国各地。目前,全省已建成各种水果基地1000多个。 为了给水果生产的稳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几年来广东省有关方面共投入2亿多元,建起一大批储运、保鲜、加工、流通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