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贯彻落实中央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工程建设实施和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指导意见》、劭口强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指导意见》,以及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安监总局等七部委《关于加强重大工程安全质量保障措施的通知》精神,依据《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督察办法》,交通运输部决定于2010年4月至11月开展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督察工作。  相似文献   

2.
天水 《港口经济》2008,(6):52-52
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是坐落在天津滨海新区的交通运输部部属科研单位,近年来,该院一直注意加强基础科技研究,取得了一大批自主创新的关键技术。正因为天科院拥有了自主创新并经过实践检验的关键技术,自2000年以来,该院每年科研产值以30%的速度递增,并成功走向了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3.
2010年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作领导小组会议,提出加快在公路节能减排与材料循环利用技术、城市公共汽车节能技术、水运环保与节能减排应用技术等重点领域开展科技攻关,在环保新材料等方面开展专项课题研究,推广路面材料再生利用技术。以上要求为河南公路发展指明了方向,下面我就具体谈谈路面材料再生利用技术对实现河南公路品质提升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微波遥感技术重点实验室自1973年起开始进行微波遥感研究,是我国微波遥感技术研究的开创单位之一。实验室在第一颗人造卫星、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等我国航天事业具有历程碑意义的重大计划中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微波遥感及航天应用工程专家姜景山院士是该实验室创始人及学术带头人。  相似文献   

5.
《中国招标》2012,(14):39-39
为深入贯彻落实2012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水运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依法履行好政府市场监管的基本职能,根据交通运输部2012年主要工作目标管理计划,决定开展2012年全国水运建设市场检查工作。  相似文献   

6.
30年前,天津港回淤研究站和交通部西南水利水运科学研究所两支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队伍合并,在美丽的海河之畔诞生了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30年风雨兼程,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成为从事基础性、长远性工程应用技术研究的综合性研究机构,拥有工程咨询、环境影响评价、水工结构检测、测绘、海洋测量、工程勘察、监理等7项甲级资质及环保设计、海域使用论证等10余项资质证书.  相似文献   

7.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年,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简称天津水科所)在部党组领导下,积极贯彻落实全国交通工作会议的部署,认真学习领会全国科技大会和"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实现"建设创新型团队,实现高水平发展"的目标,进行了广泛、深入、细致的研究和规划.一年来,天津水科所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科研综合实力显著提高,提前一个季度完成全年科研生产指标,科研生产总值较2005年同期增长近20%.完成各类成果报告百余篇,有两项成果获部优秀水运工程咨询成果奖,四项成果获航海学会科技奖,获得两项专利,并积极有效地开展了国际合作和技术出口.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水上运输含水矿产品发展迅速,但是载运含水矿产品船舶沉船事故屡有发生,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给水上交通运输安全监管工作带来了沉重压力。当前,加强水运含水矿产品安全管理,有效遏制此类沉船事故多发势头,是业界急需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为了积极研究解决这一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发生沉船事故的主要原因和主要问题,提出了引入公正理货的建议,以期抛砖引玉,共同为加强我国水运含水矿产品运输安全管理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科学院低温工程学重点实验室以发展先进制冷与低温技术为导向,以工程热物理、工程热力学及流体力学为基础开展相关的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该实验室是我国唯一一个综合性的低温工程科学技术研究单位,曾经为我国的"两弹一星"事业以及我国超导科学研究的开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它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低温技术实验中心,是在我国低温物理和低温工程奠基人洪朝生院士的领导下于1980年成立的所级研究单位,是中国制冷学会制冷与低温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单位。实验室拥有"制冷与低温工程"、"凝聚态物理"两个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并拥有"制冷和低温工程"专业博士后流动站。2009年实验室通过科学  相似文献   

10.
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局长宋德星在今年7月举行的"2013中国航海日活动新闻通气会"上透露,交通运输部通过借鉴国际海运发达国家的经验,正在研究制定税费减免、规范货主投资国内航运业、加快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以及落实老旧船舶与单壳油船报废更新财政补贴等政策措施,支持我国航运业渡过难关。据宋德星介绍,受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国际金融  相似文献   

11.
项目动态     
《中国招标》2011,(13):44-46
交通运输部:"十二五"2000亿投向内河水运建设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何建中近日透露,在"十二五"期间,投向全国内河水运建设的资金预计将达到2000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倍,其中中央投资占450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7倍。  相似文献   

12.
重点实验室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实现重大原始创新、支撑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凝聚培养优秀创新人才、开展高水平创新合作的科技创新基地。文章重点分析了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总体情况,介绍了重点实验室取得的成效,提出了重点实验室运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海宗 《港口经济》2011,(10):26-27
交通运输部和铁道部于2011年5月共同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铁水联运发展合作协议》,为我国铁水联运发展拉开了一个新的序幕。6月在天津召开了沿海港口企业联系机制第二次会议,沿海港口及交通运输部、铁道部相关专家围绕集装箱铁水联运发展进行了积极探讨,纷纷表示发展铁水联运意义重大,充分发挥港口在铁水联运中的主体骨干作用,要认真积极落实《合作协议》,并提出很多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交水 《港口经济》2008,(10):26-26
今年9月《镇江港全港保安计划》通过江苏省港口管理局组织的专家初审。该计划是继《上海港全港保安。计划》之后,我国编制的第二个全港保安计划,不同于目前我国港口实施的港口设施保安计划。全港保安计划设想由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首先提出,它针对的是全港,不仅是单个港口设施。制定全港保安计划的目的是适应国际海运保安工作和保安技术发展形势,针对港口管理和港口保安工作实际,指导港口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和开展全港保安工作,推进平安港口的建设,提升国际供应链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5.
《港口经济》2011,(2):62-62
交通运输部“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离岸深水港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已通过验收。该项目为我国港口建设向离岸深水方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在离岸深水港、跨海通道、海洋工程方面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为共同促进天津滨海新区建设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由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天津海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信息传感与智能控制产学研联合实验室,于近日正式成立。中科院半导体所-天津信息传感与智能控制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在三方分别设立研究室、实验室或开发平台。三方共同进行高新技术研发和关键技术攻关,海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服务工作。联合实验室以联合培养的形式接受博士后、研究生到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为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培养相关领域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天津工程师范学院不断为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培养和输送高质量技术人才,同时为海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专业孵化器服务。(新华网)  相似文献   

17.
《高科技与产业化》2009,5(Z1):20-20
中科院支持天津滨海新区建设科技行动计划项目(简称“天津专项”)是中科院实施面向地方科技需求的专项行动计划(骨干工程)之一,“十一五”期间中科院总投资3000万。天津专项已于2007年底正式启动,由北京分院全面负责组织实施。 天津专项资金是促进中科院与天津市开展院市合作的引导资金。以电子信息、纳米及新材料、生物医药及工业生物技术、先进制造与绿色化工、生态环保和新能源等技术领域为主,重点支持中科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在天津转化、规模产业化。  相似文献   

18.
《港口经济》2008,(6):I0002-I0003
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的事业是开放的,具有走向世界的理念、眼光和胆略。不仅与国内有关单位进行学科建设和开展学术交流,而且还与美国、日本、荷兰、丹麦等国家的相关科研机构保持长期的科技交流,并承担了多项国外工程项目,先后参与了马来西亚、韩国、缅甸、印尼等国家的交通科技项目,全院科研产值的10%来自境外,充分展示了中国水运研究机构的实力。  相似文献   

19.
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智能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006年7月由国家科技部批准成立,依托单位是华中科技大学。主要面向数控、电子制造、汽车制造、国防等领域对数字制造技术和装备的国家重大需求,研究数字制造与装备领域的应用基础理论和共性技术,为我国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提供源头创新。  相似文献   

20.
《港口经济》2017,(5):64-64
今年5月,从北京召开的中国港口绩效评价中期专家咨询会获悉,我国将于今年建立港口绩效评价体系,旨在打破现有唯吞吐量论的同时,从设施、技术、管理、服务等维度出发,为评价国内港口行业提供新的视角,为促进港口行业从大向强迈进提供数据支撑与智力支持,进而引导国内港口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中国港口绩效评价是中经社委托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水科院”)开展的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