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人均食物热值构成特点、发展趋势及其对粮食需求的影响徐翔人均食物热值构成是影响粮食需求的重要因素。本文拟通过对我国人均食物热值构成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的分析与研究,探讨其对粮食需求的影响。一、我国人均食物热值构成特点国民食物热值构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民...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民工资性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先对我国农民工资性收入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综述,并结合本文研究的实际选择了影响农民工资性收入的主要相关因素,进而运用主成分回归法对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和方向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农民的文化程度、城镇化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农民人均交通和通讯支出比重、农村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和财政支农支出额对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影响成正相关,其中人均交通、通讯支出比重影响最大,农民的文化程度、城镇化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影响比较明显,人均财政支农支出和农村人均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较弱;而农村人均乡镇企业贷款额对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影响成负相关,且影响比较微弱。文章还对上述实证结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据此对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我国今年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行新的扶贫标准。新标准提高到人均1196元,扶贫对象覆盖4007万人,这标志着我国扶贫开发进入一个新阶段。我国在2007年前有两个扶贫标准,第一是人均年收入低于785元,人口1479万。第二是低收入标准,人均年收入1067元,人口2841万人。把低收入人口与绝对贫困人口相加,总扶贫对象4320万,占农村总人口的4.6%.  相似文献   

4.
为给我国小麦(进口)贸易提供决策参考信息,本文基于1961-2017年数据、运用ARIMA(自回归单整移动平均)模型预测分析2022年前世界及中美小麦人均量,以此间接反映产品供需态势。结果表明:2019、2020、2021和2022年世界小麦人均量分别为103.0、104.0、104.0和105.0 kg,同期我国小麦人均量分别为91.0、92.0、92.0和93.0 kg,同期美国小麦人均量为年169.0 kg。该结果意味着:世界小麦总产提高略快于人口增长、相对供给有所增加;我国小麦总产提高快于人口增长,但小麦总体供不应求,需少量进口;美国小麦人均量高于世界水平且保持态势,小麦供过于求;我国小麦(进口)贸易环境总体平稳,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人均1596元,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占38.6%,比上世纪80年代初期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 工资性收入增长主要是由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增长推动的。  相似文献   

6.
粮食的供给与需求问题约终是赵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自从我国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以来,局部的粮多卖难与普遍的粮少不稳等现象已经出现了多次反复,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粮食生产和经济发展。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四大自然资源——一耕地和水的严重短缺将是长期存在很难改变的。我国的耕地面积仅占世界耕地面积的7%,而人均耕地则更少,还不到世界人均耕地水平的三分之一,我国的水资源也只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7%,人均占有量也远远低于世界的人均水平。但是,我国的人口却占世界的22%,是世界最大的人口国,也是世界最大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家庭膳食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膳食质量状况是食物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利用人均膳食质量分值(人均DDP分值)及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家庭膳食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有:自1990年以来,中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家庭膳食质量状况不断改善,但总体水平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不同类型家庭的膳食质量状况具有明显差异。人均收入、人均动物性食物热量摄入量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家庭膳食质量状况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人口规模、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提高收入水平、增加动物性食品消费量、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提高兼业程度和缩小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异,是提高中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家庭膳食质量水平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农民家庭经营性纯收入影响因素的贡献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家庭经营纯收入、劳动报酬收入、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组成,家庭经营性纯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虽然逐年下降,但当前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体,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因此,笔者考察了1978-2002年影响我国农民家庭经营性纯收入的各因素,并测算了各因素对家庭经营性纯收入增长的贡献份额,分析当前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纯收入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重庆市贫困地区5个区(县)619户农户实地调查资料,分析了农业结构调整对贫困地区农户现金收入的影响。本文认为,在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变化中,贡献率最大的是外出打工收入等人均工资性现金收入的增量,而人均农业现金收入增量的贡献率不到1/3。因此,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户收入的提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地区间农村居民收入差异变动趋势与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经济迅速增长,1980-199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递增6.96%。但是分阶段考察,近年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明显趋缓,1980-1984年为15.1%,1985-1988年为4%,而1989-1991年仅为0.7%。有些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个别年份出现了负增长,并且地区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趋于扩大。这些都将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小康目标的实现。为此,本文对我国地区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变动态势、差距程度以及引起变动的因素、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以及加快中西部发展步伐的方略和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我国谷物消费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1985~200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食物供需平衡表中谷物消费数据,分析了我国谷物消费的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谷物消费总量增长放缓,人均消费量趋于下降,其中,食用谷物消费总量和人均量均出现下降;饲料谷物消费总量缓慢上升、人均量则趋于稳定;收入水平、城镇化等因素对谷物消费有显著影响。目前,我国人均谷物消费的需求收入弹性出现了由正转负。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近日决定,将“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全国农民平均水平”列入未来12年扶贫开发工作的奋斗目标之一。从2009年起,我国将贫困线标准从人均年收入786元提高至1067元,扶贫开发的目标人群将由1497万增加到4320万人.  相似文献   

13.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我国政府明确提出"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新战略,并将其作为首要工作任务。文章以河西走廊20个县域为研究单元,运用ESDA和GWR模型,分析河西走廊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变化的驱动力。结果表明:1990~2014年,河西走廊人均粮食占有量呈波动增长-急剧减少-持续增长变化特征;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增长类型以总产低、快速增长型为主,中东部的张掖全市、永昌县、凉州区等地粮食生产作用日益明显;人均粮食占有量总体空间关联度在提高,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态势增强;人均粮食占有量变化的驱动因素中,种植结构复种指数人均耕地面积单位面积产量非农就业机会人均GDP,驱动因素表现出过渡性、空间分异特征,单位面积产量、非农就业机会和人均GDP的变化对人均粮食占有量的影响具有空间分异特征;种植结构、复种指数和人均耕地面积对人均粮食占有量的变化影响从高值区向东西两侧递减。河西走廊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发展粮食生产应处理好粮食生产、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在生态安全的前提下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此外,统筹考虑自身发展规模与资源环境状况,发展一定规模的草畜、经济作物,有条件的县域,注重产粮大县的建设,政府政策、资金对其进行扶持,保障产粮大县以及粮农的利益。  相似文献   

14.
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当下,农村医疗卫生保障的建设状况决定着我国能否建立优质、高效、公平的医疗卫生体系,这要求政府必须更多地承担提供农村卫生公共产品的责任。通过考察四川省财政支出的各项指标与农村人均卫生费用的关系,探讨了财政资金对农村医疗保障的投入绩效问题,发现农村人均财政卫生支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政府财政集中度提高均为影响四川省人均卫生费用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创新基金筹资渠道、完善财政投入结构、提高财政投入效率及加强财政资金支出监管等方面提出了改善四川省农村医疗保障建设财政支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制度创新与保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钱莲琳  董昕 《农业经济》2006,(10):41-43
我国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面积仅0.777公顷,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人均耕地面积1.41亩,不足世界人均数的40%,是世界人均耕地最少的国家之一。有6个省(自治区)人均耕地远低于联合国组织确定的0.86亩的警界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土地资源却在不断地减少。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产业链的陕西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后,陕西经济总体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自然条件、社会历史条件和区位条件等多方面的影响,陕西仍然是我国经济较落后的省份。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只占全国的1.998%,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中排名第22位。地市间发展水平差异明显,人均GNP最低的商洛地区不到最高的西安市的埘。要实现陕西经济持续发展,区域经济的协调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用水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向不同地区制定切合实际的水资源管理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利用辽宁省14个城市1999-2005年的用水效率数据,以用水效率为因变量,对影响用水效率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城市用水效率差异的主要因素中,人均GDP、第三产业比重与用水效率呈正相关,而人均水资源量、人均生活用水量与用水效率呈负相关;对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来说,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虽略有不同,但人均GDP是它们共同的影响因素,说明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对地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理解通货膨胀、真实利率、农户存粮行为与真实粮价之间的关系是正确理解我国粮食市场波动、进而合理评价我国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关键。本文利用一个修正的无穷期现金先行模型导出了农户的资产选择方程 ,进而建立了一个由农户人均粮食库存方程、农户人均粮食产量方程、粮食需求方程和一个包含了粮食价格决定机制的粮食市场均衡条件组成的联立方程组。利用1 980~ 2 0 0 3年的经验数据 ,对上述联立方程组进行检验的回归结果表明 ,在控制了农户人均纯收入、农户粮食产量和真实粮价对农户存粮行为影响的条件下 ,真实利率预期对农户的存粮水平有显著的反向影响。另外 ,回归结果也表明 ,农户的人均粮食产量对于农户的人均存粮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业和农村要实现双重目标:一是保障粮棉油等基本农产品稳定增长;二是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双重目标的实现对于农业大省的湖北来说,有着更重要的意义。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主要农产品供给在增加的同时波动频繁,这种波动也给农民收入的增加带来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农村的发展对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重要影响。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七大又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将总量翻番变为人均翻番,即到2020年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以上。在我国农业人口占主要比重的背景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全面小康,就谈不上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