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联动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20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三大地带为基本地缘格局的区域差距也丰不断的扩大与升级。并且,这种差距表现为多层次和全方位的。从三大地带来看,不仅三大地带之间的差距在拉大,而且三大地带内部的差距也有不断扩张的趋势。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区域差距是经济发展的伴生现象,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区域差距会自行缩小。但是,现实的区域经济发展轨迹和相关的实证研究都已表明,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仅仅依靠市场力量不仅无法使区域经济差距缩小,反而有扩大的迹象。那么,区域差距与经济增长究竟有什么样的联系以及区域差距-区域增长-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联动关系,就成为了本文探讨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与政策选择魏后凯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然而,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开始加剧,东西部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从地区经济增长的格局看,1979-1991年,沿海...  相似文献   

3.
从社会成本的角度看如何缩小东西部差距李彦和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以,国家的区域经济政策,既需考虑经济成本,经济效益,又要考虑社会成本,社会效益,应采取一种有宏观调控的能带动全国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以及积极向西推...  相似文献   

4.
地区差距与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详实的数据列举了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地区性差距,从不同角度对造成差距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距提出建议。主张采取大都市化的发展战略,满足生产集约化的要求;加快实施以环境生态为基础的区域人口流动战略;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建设战略;统筹协调解决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科学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5.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全球普遍存在的事实。中国是一个大国,由于多方面原因,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很大。积极稳妥地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是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和经济走向更高层次的重要标志。中国要消除贫困,实现小康生活水平,西部是重点,解决西部的贫困问题,将是中国政府跨世纪扶贫最重要的任务。 一、东西部差距扩大基本趋势 1、东西差距之特例 最穷的地区与最富的地区GDP相差86倍:从特例看,1992年中国最富地区(珠海市区)与最贫困地区(贵州省晴隆县)人均GDP两者相比,相差86倍,两者的人均GDP之差高…  相似文献   

6.
不发达地区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自然的历史原因及国家宏观区域政策导向的变化,存有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不断扩大的现实,从十几年特别是近年来的发展实践看,自发的市场作用很难矫正这种不断扩大的地区差距,而世界各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促进不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7.
无论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向看,还是国内经济发展的要求看,中国在新世纪最初的20年内定将从一个制造业大国发展成为制造业强国,成为世界级的制造业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8.
缩小区域投资差距协调地区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缩小区域投资差距协调地区经济发展●韩科智(兰州730030,中国建设银行甘肃分行)1我国各区域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差异,是与各区域历史上和现实中的投资力度密切相关的。例如,从“一五”时期开始,国家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这一时期,156项...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形势总体判断及其宏观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中国现阶段经济形势,形成了五个基本判断:从国际经济发展形势看,后危机时代即将过去;从中国经济发展态势看,总体处于健康发展期;从改革进程看,中国进入了后改革时代;从经济发展阶段看,中国处在双重并存阶段;从区域发展看,中国仍处于非平衡时期。未来,中国在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拉力、经济发展环境、经济发展重点和经济发展热点等五方面会出现一系列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我国区域发展的十大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来我国区域发展将出现十大趋势,包括地区差距在相当长时期内继续存在并扩大,但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能够减缓差距扩大的速度;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进一步扩大;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大城市圈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企业日益成为市场主体,大企业在跨区域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更加突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