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葛燕 《浙江经济》2023,(10):58-60
<正>依托诗路文化带建设,深挖富春山水文化、推进文旅深度融合,一幅富民惠民的美好生活新画卷正在富阳徐徐展开富阳,古称富春,是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的原创地和实景地。“长川不是春来绿,千峰倒影落其间”的富春山水,引得文人墨客赋诗作词3000余首。近年来,富阳持续挖掘擦亮诗路珍珠,高质量建设“富春山居千年诗路”,不断丰富“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理论体系与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诗路文化带建设串连浙江文化精华之“链”、山水之“链”、全域发展之“链”,已成为魅力人文带、黄金旅游带、美丽生态带、合作开放带和富民经济带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以诗为媒,历代文人名士或抒情咏怀,或寄情山水,或怀古思今,浙江诗路上留下了上万首诗词名篇,与水系古道、名城古镇(村)、遗产风物、秀美山水等一起诉说着“浙”片土地的美好,成为与世界沟通、将历史与现代、未来相连的“时间胶囊”。  相似文献   

3.
2018年,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打造浙东唐诗之路、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瓯江山水诗路"四条诗路"的决策部署,建设诗路文化带.诗路文化带"一文含四带,十地耀百珠",是串连浙江文化精华之"链"、山水之"链"、全域发展之"链",对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打响"诗画浙江"金名片,深入践行"两山"理念,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4.
《浙江经济》2023,(5):24-25
<正>将诗路文化带建设作为推动港城文化发展繁荣、建设“重要窗口”的重要抓手,统筹推进一批诗路名镇、诗境名山、诗路水脉、诗意古道等建设,擦亮诗路璀璨“珍珠”诗路文化带串联了全省文化精华之“链”、山水之“链”、发展之“链”。《浙江省诗路文化带发展规划》发布以来,宁波积极贯彻落实省诗路文化带建设要求,统筹推进浙东唐诗之路及大运河诗路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5.
位于临海境内的括苍山,是浙东唐诗之路上的一座文化名山,也是诗路文化带建设推进计划中首批重点擦亮的诗路"珍珠".近年来,临海通过挖掘括苍山的名山文化内涵,活化名山、古村等文旅资源,整体提升括苍山沿线文化影响力,推动文旅融合、产业振兴和富民惠民,走出了一条独具括苍特色的文化润富之路.  相似文献   

6.
<正>以保护古村古镇守住古色古韵为基础,活化利用传统文化,引入新潮业态,开展系列强村富民举措,让钱塘江诗路中游的这颗明珠更加熠熠生辉溪以兰名,邑以溪名。兰溪踞杭严之上游,职衢婺之门钥,南蔽瓯括,北捍徽歙,是钱塘江诗路文化带的重要节点。千年商埠繁荣,千年文脉传承,清雅山水与深厚人文孕育了“东方莎士比亚”李渔、普度众生黄大仙、婺学开宗范浚、唐诗画僧贯休、名儒学大家章懋等巨匠;诸葛八卦村、  相似文献   

7.
<正>追溯浦江的人文历史,必然要以百年、千年、万年计。从“万年上山”“千年孝义”到“百年书画”,浦江精神泽润着一方浦江人,浦江文脉滋养着这片浙中文化沃土。经过万年、千年、百年的深耕,一个“诗画浦江”跃然于钱塘江诗路文化带上,在传承与创新中诉说着文化富民的浦江故事。  相似文献   

8.
葛燕 《浙江经济》2023,(5):58-60
<正>挖掘诗路文化、打造诗路景观、做优诗路文章,致力于打造集诗、书、画为一体的“文化之邦”作为钱塘江诗路上的重要文化载体,浦江有着“万年上山、千年孝义、百年书画”的文脉传承,是“中国诗词之乡”“中国书画之乡”,诗词书画文化底蕴尤为深厚。近年来,浦江吹响“上山文化”号角,以“万年上山”为引领,积极推进“文旅富县”战略,着力挖掘诗路文化、打造诗路景观、做优诗路文章,致力于打造集诗、书、画为一体的“文化之邦”,“诗画浦江”愈发光彩熠熠。  相似文献   

9.
<正>不断打开格局框架、不断打造亮眼珍珠、不断串珠成链成带,全力打造大花园最美核心区,诗路文化带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近年来,衢州市以诗路文化带发展规划为牵引,聚焦钱塘江诗路建设三年行动,坚持规划引领、交通先导、文旅融合、文化铸魂,不断打开格局框架、不断打造亮眼珍珠、不断串珠成链成带,全力打造大花园最美核心区,诗路文化带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0.
葛燕  高水峰 《浙江经济》2022,(11):24-27
千年前,萧山旖旎的山水风光,是诗人们创作的源泉;千年后,萧山将山水人文打造成“诗路”,再现诗意胜景。作为杭州的南大门、浙江文明的源头,萧山深入挖掘诗路文化内涵、提炼诗路文化符号、设计诗路文化载体、解码诗路文化基因,持续打造“浙东唐诗之路”“钱塘江诗路”“大运河诗路”三条诗路发展高地。本期专题聚焦萧山的秀美风光和历史文化底蕴,以期展示浙江诗路文化带的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物华天宝、人文荟萃,为新时代诗路建设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1.
《浙江经济》2023,(5):21-23
<正>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强势推进“五带、四路、百珠”打造,将“文”字在浙江大地上镌刻得越来越深刻生动浙东唐诗之路、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瓯江山水诗路四条诗路是晋唐以来,文人名士的入浙之路、求慕之路、抒情寄身之路,也是浙学文化的孕育成长、包容并蓄、传承发展之路,更是近代中国民族意识觉醒之路、浙江精神萌发之路。2018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打造“四条诗路”的决策部署,建设诗路文化带;  相似文献   

12.
文娜 《浙江经济》2023,(7):60-62
<正>深入挖掘八婺文旅资源,打响诗路文化品牌,加快打造高质量文化供给地和高品质旅游目的地浙江之心,水墨金华。金华地处浙中,位于钱塘江诗路核心区块,也是宋元浙学的核心代表。“金华山水天下希”,钟灵毓秀的金华孕育了奇山秀水,也孕育了昌盛文脉。近年来,金华充分发挥山水交融、诗学一体、诗画同辉的文化特点,深入推进钱塘江诗路建设,全力打造浙中文化标杆地。  相似文献   

13.
文娜  聂雅萍 《浙江经济》2023,(11):66-67
<正>在万年文明的荷花山遗址“、遍地龙游”的商帮文化、汇聚古今的湖镇中,探寻风雅龙游之奥秘作为浙江历史上建县最早的13个县之一,龙游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风貌完整、山水隽秀,素有“儒风甲于一郡,人才遍及中华”之美誉。近年来,龙游奏响挖掘诗路文化、打造诗路景观、落地诗路产业“三部曲”,不断放大“万年文明、千年古城、百年商帮”的历史积淀新优势,赋予这座浙西小县城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浙江经济》2023,(5):26-27
<正>狠抓系统谋划、狠抓项目建设、狠抓文旅融合,全力开辟瓯江山水诗路带建设新篇章近年来,作为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温州深入贯彻落实全省诗路文化带推进会精神,精心谋划、精细保护、精准开发,全市域、全类型、全链条推进诗路建设,凝炼彰显“灵秀瓯江、山水诗源”的文化内涵,持续打响“诗画山水·温润之州”主题品牌。  相似文献   

15.
葛燕  方晓斌 《浙江经济》2023,(11):60-62
<正>紧扣文化底蕴彰显、突出项目赋能、坚持开放包容的发展姿态,龙游诗路文化带建设如火如荼龙游地处金衢盆地的中心、衢丽大花园的战略“前厅”,北联杭州都市圈、东接金义经济圈、西融四省边际共同富裕发展示范区。“万年文明、千年石窟、百年商帮”底蕴传承至今,为龙游打造“瀫水晴风·诗路明珠”的定位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必然。近年来,紧扣文化底蕴彰显、突出项目赋能、坚持开放包容的发展姿态,龙游诗路文化带建设如火如荼,古韵龙游塑造了新的诗意图景。  相似文献   

16.
《宁波通讯》2024,(1):74-75
<正>近年来,宁海县前童镇立足“文创+”致富小切口,整合产业链上的党建资源,探索文创产业党建联建模式,将传统的“文化宝藏”转化为富民产业。截至目前,共富带富效应已辐射12个村(社区),人均年增收超3万元。前童镇入选浙江省首批5A级景区镇,获浙江诗路旅游目的地、浙江省大花园建设耀眼明珠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7.
蔡璐芸  丁玲 《浙江经济》2022,(11):40-41
萧山是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浙东唐诗之路三条诗路的交汇处,是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源头,是历代诗人的行旅寄情之所,更是诗词歌赋的孕育吟唱之地。一曲一气象、一湾一景色,在这片文化热土上,历代文人留下了近千首隽文美篇。今日萧山人,则以传承之手笔,续写着诗路文化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8.
顺德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在积极引导地方居民参与的基站上进行,才能够充分释放文化旅游业的富民效应,实施"人人都是文化旅游志愿者"的行动计划,在顺德营造全城热情好客的氛围,将顺德建设成为具有独特魅力的中国文化旅游胜地,实现全域旅游。  相似文献   

19.
<正>安吉,因《诗经》中的“安且吉兮”而得名。这一美好的名字不仅饱含诗意,而且赋予安吉深厚的人文底蕴、清秀的山水风光。近年来,安吉这一浙北小城闻名全国,缘于它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也是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绿色发展先行地。依托“两山”生态文化萌发地优势,安吉深度融入大运河诗路文化带建设,不断加强诗意底蕴、擦亮诗路珍珠、升华诗韵体验,诉说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故事,谱写着大运河诗路文化带建设新篇章。  相似文献   

20.
《浙江经济》2022,(12):58-60
作为瓯江山水诗路的重要节点,莲都区独特的历史文化,造就了诗画山水与千年文脉相生相融的“诗与远方”。本期“区域”栏目聚焦莲都区瓯江山水诗路建设的举措做法,总结提炼诗路“珍珠”典型案例,图文并茂展示诗路文化带建设成效,以期为瓯江山水诗路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