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走出去战略实施之后,中国企业加快了对外直接投资步伐。截至2011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遍布了制度质量、经济发展水平和意识形态不尽相同的177个国家和地区。在复杂的国际投资环境下,如何选择最优的国际投资模式是对外投资企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在资源基础论、产业基础论、制度基础论和异质性企业理论基础上,探讨了制度影响企业国际投资模式选择的基本机制,建立了统一的理论分析框架,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战略联盟的形成,不同理论学派有不同的解释。资源基础论从联盟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角度进行了分析,交易费用理论从联盟与企业边界方面进行了分析,组织学习理论则从联盟与知识积累方式的角度进行了解释,价值链理论、社会网络理论以及制度环境理论则分别从企业活动的价值构成与拓展,企业社会资本的积累与运用以及制度环境等方面对战略联盟的形成进行了解释。不同理论,分析的角度不同,其解释也只适合于不同的联盟形式。  相似文献   

3.
我国已经进入了国际贸易摩擦的高发期。今年以来,中国与美国、欧洲的纺织品贸易摩擦逐步升级,国际贸易摩擦正在从以企业为主体的微观层面开始向宏观的政策、体制和制度方面发展。为避免摩擦,产业通过走出去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4.
自2000年"走出去"战略的提出,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经历了指数式的增长。大多数研究都很重视用交易成本理论和国际生产折衷论来研究对外投资决策行为,却忽略了社会因素的影响。鉴于此,文章从社会因素即投资惯性的角度来研究对外投资的决策行为。基于实物期权投资理论,文章构建了投资惯性推动下的对外投资决策模型,得出了投资惯性会加速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已经进入了国际贸易摩擦的高发期。今年以来,中国与美国、欧洲的纺织品贸易摩擦逐步升级,国际贸易摩擦正在从以企业为主体的微观层面开始向宏观的政策、体制和制度方面发展。为避免摩擦,产业通过走出去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尤显重要。[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面对中国加入WTO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中国纺织企业何去何从莱芜市纺织厂站在企业发展战略高度上,从国际论、人本论、发展论三个方面,在理论和实践上作出了自己的回答。国际论纺织厂的国际论包含四个方面,即管理国际化、市场国际化、产品国际化、素质国际化。管理国际化即按照国际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并积极消化、吸收国际发达国家先进企业国际管理模式。纺织厂在1998年一次性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标志着与国际化管理正式接轨,使我厂管理达到了“管理决策程序化、管理过程精益化、管理效果明确化”,文件化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我国制造业企业"走出去"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制造业企业“走出去”是实现我国经济腾飞的必由之路;是衡量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具体体现。文章认为,制造业企业“走出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政府的制度创新以及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对我国制造业企业“走出去”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图讯     
《浙江经济》2012,(24):3
2012年12月7日,由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商务厅、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浙江理工大学承办的文化"走出去"系列论坛之企业"走出去",在浙江理工大学隆重召开。研究学者、企业代表和政府部门领导分别从不同角度围绕文化"走出去"的问题、中国文化企业尤其是浙江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和政策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并分享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9.
武玉芬 《发展》2008,(1):77-77
1998年,中国政府提出了“走出去”的战略。它无论从增加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拓展市场空间,获取国际资源,还是从突破贸易保护壁垒,培育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公司等角度来看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全面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进程中,电力基建企业积极加入到国际市场的行列,  相似文献   

10.
广西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广西抓住入世、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广西沿边沿海、紧靠东南亚的地缘优势,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主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拓宽经济发展空间,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对促进广西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广西经济发展速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广西已"走出去"企业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广西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目标市场、产业重点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中国报道》2014,(10):12-15
从1979年8月国务院提出“出国办企业”,到2001年“走出去”战略正式写入“十五”计划,再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走出去”步伐,“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已经成为促进中国与国际社会沟通合作的重要渠道。毋庸置疑,“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正成为承载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国际行为体。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意识增强,国家根据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形势,提出"走出去"战略,我国对外投资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大连市外经贸局审时度势,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使大连市境外投资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促进企业境外投资的举措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逐步提高对"走出去"的重视程度经济全球  相似文献   

13.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要让中国企业走得出,走得稳,在国际竞争中强筋健骨、发展壮大。”加速“走出去”进程为民营企业带来了机遇,也成为民营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民营企业既要“走出去”,更要“走上去”,才能准确把握国际市场发展态势,掌握国际竞争规则,融入世界经济主流,从容应对国际竞争。“走出去”是量的扩张,是硬实力,体现一个“大”字,“走上去”重质的提升,是软实力,体现一个“强”字。“走上去”要求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掌握核心技术,努力创出世界一流品牌,占领国际高端市场,从而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笔者主要从狭义“走出去”角度出发,侧重分析江苏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力求找出在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推动民营企业“走上去”的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14.
获取技术溢出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OFDI的重要动因,文章结合制度观和组织学习理论,选取中国328家上市OFDI企业2005~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探讨了制度距离、组织学习对"走出去"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正式制度距离能够显著提升OFDI企业创新水平,即两者之间存在"正式制度距离悖论";(2)非正式制度阻碍海外子公司向国内母公司转移技术、知识,抑制了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而探索式学习能够有效地正向调节非正式制度距离的负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应鼓励和引导我国跨国公司"走出去"进行技术获取型OFDI;高度重视制度距离的优越性及局限性;优化组织学习以获取新知识和技术,进而提升跨国公司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宋泽楠 《改革》2013,(1):41-49
基于"走出去"战略、转型期制度环境、双边投资协定以及中国传统商业文化四个维度分析中国OFDI东道国响应机制的母国制度效应,并基于2002~2010年中国OFDI在全球99个国家的区位分布进行反向验证,结果表明:"走出去"战略使大规模OFDI在企业未形成所有权优势的情况下提前出现,大多数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在全球范围内选择能够发挥自身非市场能力的制度环境;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更多地流向了中国企业拥有更多潜在关系网络资源的国家和地区;从双边经贸制度安排来看,同发展中国家签订的双边投资协议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16.
我国对外投资进入较快发展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务部部长助理陈健近日表示,中国对外投资合作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正从起步阶段进入较快发展期。陈健指出,目前国际发展情况和中国参与国际市场情况清晰地表明,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在更大范围内寻求企业自身的发展空间。因为前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目前国内有些产业发展空间已经不大,需要实施梯度转移。同时,有些企业愿意获得更多的市场,需要走出去,也有些企业为获得更多的技术、资源而走出去。不过值得提醒  相似文献   

17.
论文以Melitz(2003)的生产率异质性方法为基础,以湖南省87家"走出去"企业为例进行经验分析。研究发现:从生产率总体水平看,没有1家企业4项指标都达标准分值,无优势企业特征明显;投资主体的企业性质和组织方式直接制约企业"走出去"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在投资决策和经营战略层面都存在异质企业行为趋同现象,严重影响投资后的整合竞合绩效和可持续发展。结果表明,无优势企业对外投资可能会出现Melitz(2003)提出的产业内演进效应,面临典型的进入-退出轨迹。为此,论文从中国国际生产网络及其组织机制的构建进行策略设计,提出依托国际生产组织、促成企业与政府合力是推进当前我国无优势企业对外投资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8.
顾晓峰 《开放导报》2007,(2):103-105
本文从跨国经营中文化影响的角度,提出中国企业在西方文化主导的国际经济社会中谋生存、求发展,必须重视跨文化管理的研究与实践,将跨文化冲突转化为跨文化竞争优势,提升东方文明的精华,在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逐步建设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经营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之上,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利用1994~2009年的季度数据,从实证角度比较分析了不同贸易模式下中国贸易收支对汇率波动敏感性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其敏感性在产品内贸易模式下较之传统产业间和产业内贸易模式下更低。由于中国持续性贸易顺差正是中国融入产品内国际分工体系所致,所以人民币升值并不是解决中国贸易顺差的合理之道。本文研究同时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内资企业冲击较之外资企业更大。据此本文认为,尽可能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通过攀升产品内分工高端价值链、优化贸易结构、鼓励企业"走出去"等,对于缓解中国贸易顺差更为可行。  相似文献   

20.
面对全球化的冲击,我国政府提出了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的战略.本文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探讨了中国电影在中国文化走出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论述了中国电影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的国家政策法规、 产业垄断、 活力不足、 文化折扣等问题,提出了要发现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共通之处,使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注重双向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