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本文运用扩展卡尔曼滤波的方法估计出投资者情绪指数,将上证综指收益率与理性情绪指数和非理性情绪指数进行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得出理性情绪与非理性情绪都在第2个月对上证综指收益率具有最大的正向冲击;收益率对理性情绪的正面影响具有较长的持续效应,对非理性情绪的正面冲击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噪音交易模型(DSSW模型)的修正,本文以2005—2015年上交所A股市场为研究对象,选用新增开户数构建投资者情绪指标,研究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情绪之间的关联性并且对比这两类投资者的情绪对股票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情绪的相互影响是不对称的,主要为机构投资者情绪影响个人投资者情绪。当期个人投资者情绪、滞后一期机构投资者情绪对市场超额收益有显著性影响,机构投资者情绪能够预测股票市场,而个人投资者情绪不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整体投资者情绪和投资者情绪分歧两个维度,考察投资者情绪截面特征对股票定价的影响,并探究投资者情绪对股票定价的影响机制。一方面,分别使用投资者情绪横截面均值和方差表征整体投资者情绪和投资者情绪分歧,并构建同时包含整体投资者情绪和投资者情绪分歧的资产定价模型。另一方面,使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7—2020年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上述理论模型的结论。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整体投资者情绪和投资者情绪分歧均显著正向影响股票收益,两者的交互作用负向影响股票收益;整体投资者情绪和投资者情绪分歧均显著提高风险承担水平,而风险承担水平的提高会增加股票收益,即风险承担在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收益的影响中起到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2006年至2015年十年的数据,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构建散户和机构投资者情绪变量,并将两类投资者情绪分解为反映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的投资者情绪,通过回归分析、向量自回归、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探究中国资本市场散户和机构投资者情绪的关联性,以及两种投资者情绪对市场收益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散户投资者对机构投资者情绪具有先导性和传导性的影响;反映微观因素的机构投资者情绪具有"智钱效应",而反映微观因素的散户投资者情绪则存在"愚钱效应";反映宏观因素的机构投资者情绪可以起到市场稳定器作用。  相似文献   

5.
根据投资者情绪是股票价格形成重要影响因素这一研究观点,围绕投资者情绪是否构成系统性风险及其对不同类型股票的差异化影响,运用我国股市交易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不构成股市的系统性风险,但对不同市值的股票有着差异化的影响,随着股票的\"投机性\"增加,投资者情绪对其影响也增大.此外,投资者情绪会削弱股票收益与其波动的正相关性,且对于\"投机性\"越高的股票,这一影响也越大.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噪音交易模型(DSSW模型)的修正,本文以2005—2015年上交所A股市场为研究对象,选用新增开户数构建投资者情绪指标,研究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情绪之间的关联性并且对比这两类投资者的情绪对股票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情绪的相互影响是不对称的,主要为机构投资者情绪影响个人投资者情绪。当期个人投资者情绪、滞后一期机构投资者情绪对市场超额收益有显著性影响,机构投资者情绪能够预测股票市场,而个人投资者情绪不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股票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的投机搏弈林国春一、引言证券投资者(portfolioinvestor)即证券的购买者,它可分为机构投资者(institutionin-vestor)和个人投资者(individualinvestor)。由于当前我国...  相似文献   

8.
通过选取2006~2014年浙江省教育经费EA与全省生产总值GDP的相关数据,建立VAR模型,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方法综合分析了浙江省高等教育经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等教育经费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作用,且教育经费对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浙江省应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从而促进经济的有效增长。  相似文献   

9.
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过度自信行为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日清 《投资研究》2011,(12):25-37
本文首先基于我国A股市场机构股票持有数据,构建了不同的投资组合来区分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然后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与SUR估计,探讨了我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是否具有过度自信行为,结果表明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在不同市场状态下都存在交易过多的过度自信认知偏差。并且我国证券市场上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的过度自信程度在不同的市场状态下并无明显差异。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自建立股票市场以来,就有众多学者试图采用各式的方法对个股异常收益率进行分析,希望找到更好解释个股异常受益率的变动情况。本文基于已有的研究,概括总结了投资者情绪、网络搜索对股票收益的影响情况,以及影响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对股票定价效率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