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公文校核是一项政治性、业务性都很强的工作,既要冲破“不懂业务”的藩篱,消除“已经部门领导多次研究,不会有问题”的思想障碍,敢于独立思考,大胆校核;又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逐字逐句地反复推敲工作中,要坚持做到“三要三不要”:  相似文献   

2.
党的机关公文,是党的机关实施领导、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格式的文书。如果出现差错,其负面影响有时是难以估量的。因此,务必要严把公文校核关。在工作实践中,我感到提升公文校核水平,要注重把握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把好公文校核这个关口,对促进公文规范、提高公文质量十分重要。在从事纪检监察机关公文校核工作的实践中,笔者体会到,应把好政策关、内容关、结构关、文字关、格式关,确保公文权威性、准确性、严谨性、缜密性、规范性。  相似文献   

4.
在公文处理工作中,公文审核称得上是一件“苦差事”,因为推敲文字是一项劳心的工作,需要冥思苦想,反复琢磨,时常会“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感到,做好公文审核要有较强的学力、眼力和耐力。  相似文献   

5.
夏兆辉 《秘书工作》2009,(11):35-36
文字是公文的"细胞",是公文思想内容的物化形式。文字校核是公文校核的基本内容,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校核文字是否准确 准确是指文字要最大限度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  相似文献   

6.
在公文中经常要引用已发的其他公文的标题,但如何引用,看似问题不大,短短一个标题,照抄过来就是了,其实不然。笔者从事公文校核多年,因工作需要经常看中央文件,感到中央文件在这方面做得非常规范,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姜英伟 《秘书工作》2010,(11):34-34
古语云:“一字入公文,九牛拔不出”,一语道出了公文用语的重要性。孔子曾言“辞达而已矣”。然而“辞达”,有繁简之别。古人又主张“弃繁从简”、“事以简为上,言以简为当”,力求“文约事丰”。就文质之取,又主张“金相玉质”、“志非言不形,言非文不彰”,力求“文质彬彬”。但凡古代公文中的名篇佳作,大抵在这几方面下足了功夫。  相似文献   

8.
公文采用特定的格式,目的是规范公文处理工作,解决公文体例不统一、格式不一致、衔接不顺畅等问题,从而保证公文质量,提高公文办理效率,确保党政机关制发的公文得以顺利贯彻执行。《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  相似文献   

9.
唐婷 《秘书》2014,(1):22-24
在中国古代,公文是管理公务、临民治事的重要工具?,是“政事之先务”“经国之枢机”。为了体现公文的权威性和政治性,历代公文均惯于引用前人经典特别是儒家经书,其中尤以宋代为甚。  相似文献   

10.
米轩 《秘书工作》2021,(3):29-31
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重要工具,具有权威性、严谨性和规范性的特点。我们在公文的校核工作中,梳理了一些较为典型的文字错误和注意事项,现分类列举数例,供参考借鉴。同党内法规不一致【案例1】一篇文稿中提到,"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领导一切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公文是国家行政机关的门面,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在公文处理中又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12000123号)第十一条规定:“公文中各组成部分的标识规则,参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执行。”这就意味着公文中各组成部分所有的标识规则都必须按照该格式办理。但从笔者  相似文献   

12.
张松祥 《秘书》2013,(10):6-8
建国至今,我国有关公文格式的国家标准共有三个版本:1988年9月公布的《国家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88,以下简称“1988版”)是第一个版本,1999年该版本经修订被易名为《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以下简称“1999版”),2012年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统一之后,该国家标准又在1999版基础上得到修订,被定名为《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2012,以下简称“2012版”)。  相似文献   

13.
在认真学习、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要善于把学习的重点落实在各项工作中,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有所用。从公文校核的实践中,我体会到,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做到四个把握、四个力求。  相似文献   

14.
王霞 《科技与企业》2014,(10):96-96
企业的公文是管理企业、处理政务、记载生产经营等各种活动情况的常用工具。企业的公文处理是指运用“文件”这一工具,对机关工作进行处理和管理的一项工作,是传达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贯彻上级决策部署,发布规章制度,请示、答复问题,指导、布置和洽商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长期以来,国家、企业所在地党委政府以及企业自身在公文处理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办法、规定和指导意见,成为企业处理公文的重要工具。2012年以来,随着国家层面对党政机关公文管理处理工作的进一步规范和各类经济活动的不断完善,对国有企业公文运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的公文处理如何做到“服务领导决策,服务机关工作,服务基层发展”,已成为国有企业办公室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就如何提高企业公文处理工作效率,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国有企业公文处理工作入手展开讨论,重点阐述了国有企业公文处理工作应遵循的原则,即“求实、精简、高效”,旨在使国有企业公文处理工作更加符合行政管理要求及其标准,更好地提升企业公文处理水平,提高企业行政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秘书工作》2011,(6):40-40
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秘书工作者的公文处理水平,促进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公文处理工作的规范化,应广大秘书工作者的迫切要求,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定于2011年8月19日至8月23日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全国第十七期公文写作与处理知识讲习班”.  相似文献   

17.
王明东 《秘书工作》2007,(12):34-35
党的机关公文校核可以简单地分为初审、精审、终审(复核)三道程序,抓住每道程序的校核要点才能有效地提高核稿质量.  相似文献   

18.
王舒雅 《秘书工作》2009,(10):53-53
在公文写作中,根据语言环境的需要恰当、规范地使用一些缩略语可使行文更加简洁。但必须注意的是,公文在遣词用句上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在写作时,应准确、恰当地运用规范性的缩略语,以明白晓畅地表达公文内容,提高公文质量。  相似文献   

19.
王泽坤  韩迎春 《秘书》2014,(2):36-36
公文标题用不用或能不能用标点符号,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2012年7月1日起施行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都没有涉及这一问题。公文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的规定见于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20.
彭玉祥 《秘书工作》2011,(11):27-27
研提拟办建议,是机关公文处理的重要环节。一份高质量的拟办建议,能够让领导快速了解公文内容、及时作出办理批示,加快公文处理速度,促进相关工作落实。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份公文拟办建议大体包括三个内容:一是说明来文需要做什么、怎么做、什么时间完成等公文基本内容;二是说明完成公文要求的工作需要哪些部门参与、做些什么、怎么完成;三是按建议格式提请领导阅示。具体来说,研提拟办建议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