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今年3月出现重庆前市委书记薄熙来违纪事件后,在台湾岛内引起很大震动。许多媒体猜测说,随着新的人事更动,重庆对台商的优惠政策可能有变。甚至有人断言,这可能会导致重庆台商的一波"大撤退"。为此,有台湾记者在近日深入重庆5天进行实地了解,所到之处,看到当地社会稳定,市场繁荣,民众依然情绪乐观,趁着暖阳普照的好天气,有的阖家郊游赏花,有的在公园欢唱、群起舞蹈;繁华的街道  相似文献   

2.
小鹤 《沪港经济》2003,(3):64-64
人生在世,有的得志,有的失意。有的富贵,有的清贫。然而,得志者,富贵者,未必活得舒心、潇洒,而清贫者却有不少过得惬惬意意。由此可见,决定人的生活质量的,并不在于贫富、贵贱,而在于心态。  相似文献   

3.
罗薇 《产权导刊》2012,(10):6-8
达沃斯论坛是一个很开放的论坛,各种观点都可登台释放,有的针锋相对,有的很激烈,很多言论已经在各种媒体上多有报道。本刊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观点刊发,供读者参考和思考,也可一窥达沃斯的精彩。  相似文献   

4.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虽然产能过剩在媒体上有连篇累牍的报道.但处于舆论中心的钢铁企业却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样焦虑不安。有的企业在想着如何做大做强.有的企业依然活得优哉游哉.那些已经停产或者面临停产的,心态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5.
“青春,就让青春沸腾:年轻,就让年轻张扬!成长路上,要活得精彩。活得漂亮!让青春的梦想展翅飞翔。让年轻的生命熠熠闪光!”这些青春飞扬的短信出自参与“放飞梦想”绿色手机文化创作传播活动的大中学生之手。  相似文献   

6.
健康城市,不是一个全新概念.然而,重庆人在自己的历史上浓墨重彩地提出打造"健康重庆"却是前所未有的."健康重庆"要让孩子长得壮,老人活得长,全民活得健康.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大陆投资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随着东南沿海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的攀升,新劳动法的实施等政策的执行,使大陆台资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台商对大陆投资主要集中在成本降低型的加工制造业,利用大陆廉价的劳动力等资源获取利润,其工业附加值低,大陆台商也很少有自己的自主品牌,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产业》2001,(7):34-35
国务院体改办官员日前指出,国有企业正面临着新经济发展、加入 WTO、电子商务等新生产方式的挑战。而这三方面正是台商参与国企改革的机遇,台商可充分发挥优势,与国企合作发展。首先,新经济使得现有企业必须按照新的规则发展,而这种规则是由新经济的先导企业制订和实施的,台湾企业对此有足够经验;台湾企业在技术、制度创新上有独到之处,科研与企业有效结合,台商完全可以把创新理念带入大陆国企。其次,加入 WTO后,国企面临市场开放后市场运作规则的国际化,这种转变大部分国企很难在短期内完  成,需要引入新的投资者、管理者;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国企如何适应跨国经营竞争的需要也是一个很严肃的挑战。台湾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合作与联系较多,可利用自己的经验与国企合作;国企应对市场挑战,引入战略投资者是非常重要的,台湾投资基金发展较好,可利用其对国企进行改造。第三,高科技的发展导致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现在许多企业的运营模式已变为以电子商务为基础,国有企业总体上对这种模式缺少准备,台商与国企合作,可充分发挥自己的经验和优势。有关专家认为,随着两岸先后加入世贸组织,两岸经济合作将进一步增多。在台湾经济不景气之时,参与国企改革可以说是台商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国家有关政策配合下,估计台商参与国企改革将成为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9.
《发展》2014,(3):40-40
正生活总是充满着矛盾,现实与愿望之间总有太多的相悖,社会永远无法按固定的模式去发展,说到底,还是人要适应环境而不是让环境来适应人。有的人之所以活得累,过得苦,那也许不是在于外物而是在于他自己,就像有些人动不动发脾气,那或许是因为他觉得别人太不讲信用了,说话做事总没有按他的意愿去做。表达的方式要是不对也是错误,生气  相似文献   

10.
刊中报     
《开放潮》1996,(6)
我省在吸引台资方面将贯彻“同等优先、适当放宽”的原则,适当放开台商在我省投资范围,允许有实力的台商在福州、厦门建立商业零售业;允许台资银行在我省试点;对涉及外汇综合平衡等大型项目,特别是台商大型跨国公司来我  相似文献   

11.
新形势下厦门台商投资区发展面临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是由多方面原因形成的,既有政策方面的,又有台商本身方面的,也有投资区自身方面的。厦门台商投资区的创新发展需要切实珍惜“台商投资区”品牌,并在充分挖掘内在潜力的基础上,适当拓展台商投资区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人生就是一种修行.其实,说人生是修行也好,棋局也好,如梦幻也好,无一不是说人生充满磨难,一个人只有认真经营他的人生,才能活得精彩,活出风采.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周刊》2014,(17):70-73
正王石说,近年在美国游学时,他曾担心自己会熬出抑郁症,但他也想通了很多事,例如万科要少用能人,例如在中国如何"不行贿"把生意做下去。17岁参军、33岁创业、40岁公司上市、47岁飞滑翔伞、52岁登顶珠峰、54岁徒步北极、60岁海外游学。王石说,如果自己可以活到70岁,就去戈壁滩办农场。因为"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活得精彩"。  相似文献   

14.
<正>台湾企业界有个形象的比喻:"大池塘必有大鱼"。意思是市场大,获利的机会就高,获利也会越多。这句话用于形容大陆市场最恰当不过。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台商投资大陆蔚为风潮。截至2011年底,根据商务部统计的台商投资达85,772项,实际利用台资542亿美元;按实际使用外资计算,台资在大陆累计吸收境外投资中占4.6%,反映出台商投资大陆已达较大的规模。20多年来,众多台商依托大陆的土地、人力资源和广阔市场,充分发挥其参与国际竞争的勇  相似文献   

15.
台商大陆投资的现实需要对台资政策进行调整,这种调整不仅有国际实践上的依据,而且有发展大陆经济与两岸经贸关系的现实依据。在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台资政策调整要服务于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与发展大陆经济的战略目标,既能对台商大陆投资行为进行有效规制,又不至于影响台商大陆投资积极性的政策组合是台资政策选择与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上海及周边打拼的台商数量已经超过50万,“求医看病”作为生活的基本保障之一,在两年前仍是台胞们最为头疼的问题,因为无法享受台湾的医疗保险、因为大陆不同的医疗环境,甚至因为两岸不同的医学术语等等,使台商中一直流传着“小病自己看、大病回台湾、万不得已上医院”的说法。  相似文献   

17.
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独资化,是新形势下台商对日益竞争的大陆市场所作出的适应性调整与安排,是台商的一种自然的市场行为。它标志着台商对大陆投资从量变走向质变,在大陆经营发展进入了崭新阶段。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独资化有深刻的内外原因:祖国大陆宏观投资环境的改善与投资领域的扩辰是台商独资经营的外因,台资企业对其所有权优势控制的加强以及独资企业的天然优势是台商独资经营的内因。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独资化具有两面性。其积极效应是主要的,但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需要合理地引导与规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台商对祖国大陆的投资进入一个新的变化阶段。这些变化,除了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外,主要表现两个方面:一是在投资领域上,以投资高科技产业为主;二是在高科技产业领域,以投资IT产业为主。对此,台湾媒体称之为岛内高科技产业“西移”。如果从纵向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台商对祖国大陆的投资发展曾有过三次大的变化。第一阶段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一时期,台商在祖国大陆的投资,更多是“三来一补”。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在这一时期,台商对祖国大陆的投资是以劳力密集产业的转移为主。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它以中低技术产业的转…  相似文献   

19.
<正>东部沿海饱和重庆潜力十足在去年11月中旬落幕的渝台连锁加盟高峰会上,总共有51家台商品牌服务业者,包括著名的王品、曼都等,集体签订进军重庆意向书。曾任上海台商连锁业联谊会"久如会"会长的夏智亮表示,台商服务业者"登陆"向来喜欢单打独斗,但这次以"打群架"的模式,抱团抢进大陆一线城市,重庆是首例。  相似文献   

20.
动态     
<正>国台办:继续优先向台湾同胞开放市场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马晓光9月10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答问表示,大陆方面将继续优先向台湾同胞开放市场,共同分享发展带来的机遇。有记者问,之前有台商提出希望能够在大陆享有"国民待遇",国台办对此作何表态?马晓光回答说,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欢迎和鼓励台资企业在大陆发展,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旨在努力为台商投资创造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