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发展必须要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依靠创新来推进。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顺利发展、产业结构升级都离不开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本文重点分析了长沙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及金融支持现状及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走金融集群化道路是长沙金融未来发展的目标。详细分析了金融集群的建设促进长沙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最后提出促进长沙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进程的策略及金融创新产品设计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结合,代表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是未来的支柱型产业。当前,无锡市锡山区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助推锡山经济转型发展、赶超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分析了无锡市锡山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加快锡山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全球新兴产业的技术日趋成熟,组织和生产方式正在变革,安徽省应突破传统的产业架构,洞察未来的产业的发展规律,整合培育优势的产业资源,实现安徽省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文章总结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本质上存在着政府引导、市场驱动、技术创新和集群协同等几种模式,通过实证分析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安徽省应当通过"以集群为目标,以市场为动力"的发展模式,推动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鉴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尚处初步探索阶段,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识别有待甄选。战略性新兴产业识别具有未知的、待发掘的特点,本文拟透过知识发现的视角,采用关联规则方法,根据筛选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数据挖掘关联规则识别模型,并以我国"长三角"地区各产业为实证研究对象,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识别进行了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5.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建立在重大前沿科技突破的基础上,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的相关产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活动中,加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产业的投入力度,重视民生类产业的投资,积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循环利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本文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模式展开分析,提出几点有利于提升产业发展效率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运用税收政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历史背景,对现行的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关的税收政策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现行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下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适应于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技术新变革,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目标的战略选择。研究表明,新时代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培育壮大过程中呈现出产业分工持续深化细化、产业发展集群化和园区化、专精特新企业成为新兴产业衍生的明星企业等新特征;面临着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不够成熟稳定、产业创新链薄弱且不够完整、产业培育壮大融资约束和成本高、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难度大等问题和挑战。据此,从强化产业政策效应、创新技术引领、构建全产业链、持续培育壮大行业龙头企业等层面提出了新时代下培育壮大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我国转型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转型期产业升级的方向,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应该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明确选择标准,提出发展规划,并从政府引导、市场需求、技术创新、金融支持和产业组织等方面构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海洋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带动下,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实现飞跃式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未来20年是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历史时期,保持海洋新兴产业的长足发展,应紧紧把握未来20年的战略发展机遇期.文章从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内涵出发,对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阐述,提出今后发展的总体思路.并从资金投入、建立产业集群、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角度探讨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对策,借以推动我国海洋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进入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后发展地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期。后发展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以差异化战略为指导,正确处理好产业发展的"高端"崛起与"中低端"突破、单向推进与双向并举、工业崛起与三产发展的关系,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一手抓新兴产业的强力发展。  相似文献   

11.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广西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要推动广西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超500亿元目标,面临不少的困难,也蕴含着发展机遇。如何克服困难,抓住机遇,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做大做强,较好地完成预定的目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分析了广西电子信息产业在这一背景下的发展状况、存在问题等,提出了2009年展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人才是广西实现旅游业跨越发展的关键。目前,广西旅游人才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已成为加快旅游业跨越发展的“短板”。广西旅游人才的培养面临新的挑战.在分析广西旅游业发展对旅游人才的需求和广西旅游人才现状的基础上,对创新旅游人才培养的思路,加快高素质旅游从业队伍建设的对策措施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作为国家大力推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产业知识密集、信息密集、技术密集的特点决定了科技创新是其发展的强大引擎。广西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产业增长较快;但文化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结合不够,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与现代科技结合的新型产业,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要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广西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目标,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广西文化产业的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4.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国家战略的实施为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依托和契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作为增长型战略,拟通过思想观念、发展策略、招商方式、扶持政策、人才激励、融资手段、行政推动等方面创新构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支撑体系,以期对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沙产业综合开发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肃是我国沙漠戈壁及沙漠化土地分布大省,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甘肃沙产业综合开发,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重大的战略性课题。本文在充分论述大力发展沙产业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甘肃的实际。客观分析了甘肃发展沙产业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对如何促进甘肃沙产业的综合开发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资源优势是地区战略产业选择的一个关键因素。广西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丰富 ,区位条件优越 ,而恰恰缺乏知识资源和财力资源的支持。因此 ,广西战略产业选择中的升级趋势受到了严重的资源限制。要处理好资源优势和产业升级的关系 ,正确选择广西新世纪战略产业 ,应体现两个原则 :以第三产业为重点 ;有利于特色资源的深加工 ,以发掘和培育地区特色经济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上海国资国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明确上海国资国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目标、战略定位,正确选择上海国资国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系统论述上海国资国企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具体路径,有助于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产业平台建设,以及上海国资国企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配套政策措施等。  相似文献   

18.
桂西资源富集区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再加上国家和自治区的政策支持,为该区域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内外部发展条件。因此,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创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对加快桂西资源富集区的经济发展,探索资源开发利用新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影响该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因素进行关联度的实证分析,从政府主导、人才科技支撑、资源依托、产业融合带动四个方面探讨了该地区民族文化产业的合理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崇左市蔗糖产业“4331”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结合全球蔗糖产业发展趋势,系统研究了广西崇左市糖业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对策:以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抢占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按照“稳面积、增产量、促加工、带三产,拉长产业链、拓宽产业带,保持全国第一糖业强市”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原料蔗生产、蔗糖生产、蔗糖精深加工、蔗糖食品加工、蔗糖循...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路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后中国在区域发展战略思路上发生的重要布局和走向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全球竞争视野下东部地区经济与产业率先转型;二是腾笼换鸟,以产业融合发展避免产业的空心化;三是绿色突围,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低碳化、生态化;四是强调区域特色与优势形成经济增长的竞争力;五是强调关键亮点的带动,由点到到面。在中国区域发展战略下,我国新一轮区域合作与发展将由"点对点"、城市与城市、以增长极为核心的"集化发展"向"泛化发展"延伸,进入一个以区域为主要单位、以区域与区域之间的互动为主要格局的发展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