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所谓应收未收利息,指的是银行在发放贷款过程中所产生的报团在归流的过程中受阻或延期归位,甚至不能归位。它不仅给银行经营带来严重窘境,而且还使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恶性循环,进而产生一系列负效应。一、银行贷款应收未收利息带来的主要危害(一)严重影响银行的效益,进而影响国家经济的综合平衡.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是利息,不管以任何形式拖欠银行利息,都会使资金运行不能即期增值归流,最后导致银行经济效益下降,甚至亏损.据统计,黑河市工商银行近年来应收未收利息累计叠加达2600多万元,仅孙吴县纺纱厂一家企业拖欠银行…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在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过渡中,银行追求自身效益的实现已成必然。然而,如果“透视”一下银行的巨额亏损,就会发现,“应收未收利息的不断累加是银行效益低下的症结所在。因此,解开这一症结、多向寻求利息回收途径,加快收息,已成燃眉之急。 一、应收未收利息对银行经营的危害 银行应收利息的不断累加,严重影响银行的资金营运和经营成果。自应收未收息实行两重科目核算后,突出体现了两个特点:一方面“165应收利息”按权责发生制已计入利息收入,体现虚盈,另一方面“631未收利息”在表外核算,体现实亏。这两方面的特点反映在资金营运上,就出现了如下恶性链锁反应:利息欠收——效益低下——超负荷经营加重。就朝阳市工商银行看,到1994年6月末,应收未收利息累计达14349万元,比年初增加7126万元。增加部分均为“631”增加所致。  相似文献   

3.
金星 《乡镇经济》2002,(4):30-31
农业银行承办专项信贷业务是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某农行于1998年5月和12月先后两次接受农发行划转的开发性专项贷款和粮棉油附营贷款58141万元,通过4年专项业务发展,信贷资产总量在逐年递增,但不良资产居高不下,亏损严重。截止2001年底止,专项贷款余额为73900万元,其中不良贷款54780万元,占比74.13%,两呆贷款53521万元,占不良贷款额的97.7%,导致专项经营亏损2610万元,其中表内外应收未收利息高达8801万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该行业务的发展。一…  相似文献   

4.
发放各类贷款收取利息是金融企业最基本的传统业务。据统计,截至2001年底,我国全部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总额约为3万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25%.其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17650亿元,占全部不良资产的60%以上.为GDP的18.4%。有的银行不良贷款比重更大,隐藏着大量的呆滞死帐贷款,严重地制约着国有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由于应收未收和应收逾期利息的增长而虚增利润并将未来的亏损变成当期利润上交财政,最终使银行变成空壳,形成盈利风险。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作为维持银行经营“生命线”的贷款利息,越来越难以收回,应收未收利息款逐年增加,导致银行陷入经营成果难以实现,部分行处经营亏损的泥潭。 一、欠息难以收回造成的危害 1.影响了银行的自身效益和经济核算。由于贷款利息大量挂帐,长期拖欠,不能及时收回,使存款年利息的支付不能得到保证,容易形成新的“债务链”,影响正常经济核算。  相似文献   

6.
目前,不良贷款率处于总体上升态势,高风险运行倾向明显,应收未收利息逐年上升,经营亏损严重,资产负债结构不尽合理,超负荷运转现象较为突出。本文试图就此问题做些分析。一、形成不良资产的主要原因(一)承兑汇票失控,逾期迫转贷款1995年以来,由于国家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再加上银行信贷规模的严格限制,企业转而使用银行承兑汇票的越来越多,为缓解企业的资金困难,相当部分银行也把签发承兑汇票当作为变相放贷的一种手段。银行承兑汇票的大力推广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资金供求矛盾,支持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坦也出现…  相似文献   

7.
浅议处社应收息管理沈自强随着国有专业银行问商业银行转轨和农村多种金融机构的设立.应收息管理正越来越成为基层处社工作的重点.近年来.基层处时应收未收利息的增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原因:一、部分企业亏损严重或经营管理差是造成贷款利息不能及时归还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湖州市农村信用社存贷款数额大幅上升,对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在存贷款大幅增长的背后,隐藏着逾期贷款、催收贷款、应收未收利息急剧上升,信贷资产质量欠佳,经营效益低下等种种问题。近4年中,各项存款的年增幅分别为23.2%、22.9%、27.8%、20.5%;各项贷款的年增幅分别为41.5%、32.1%、29.4%、17.9%。4年中应收未收利息年增幅分别为15.6%、11.4%、31.9%、43.7%;风险贷款4年平均年增幅为37.6%。4年增加风险贷款  相似文献   

9.
为了便于同国际金融核算体系接轨,我国农村信用社自1994年起实行了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原则的新的会计制度。按着新的原则和制度,将应收利息作为收入计入当期损益。通过几年来的实际运作发现,反映在应收利息科目上的金额一直持续增长,成为制约信用社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应收利息何以居高难下?对信用社经营有什么负面影响?如何积极有效地加以化解?本文对此作一探讨。一、形成原因应收利息增长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又有企业微观经营状况的制约,同时也有信用社内部经营管理上的问题。可归纳为外部因素和内部…  相似文献   

10.
段聚康 《中国经贸》2011,(2):168-168
所谓表外应收未收利息,是指资产负债表之外核算的利息。表内业务就是指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业务。比如银行存款、贷款等。银行有一些事项不必通过表内科目核算,但又必须反映和记载的,如逾期时间较长的贷款,极有可能收不回,但是只要客户占用贷款银行就应继续计息,这就需要在表外进行记载。  相似文献   

11.
阜新建行亏损的成因及对策●赵向东截至1996年6月末,阜新建行累计亏损2115万元,加上当年新增应收利息2903万元,实际亏损5018万元,当年应收利息实收率只有28%,全部贷款利息实收率只有20%,亏损局面不见好转。一、阜新建行亏在哪里?阜新建行亏...  相似文献   

12.
贷款利息是银行经营的主要收入。利息收入的好坏,决定着商业银行的命运,在当前它直接影响着商业银行转制的进程,制约着银行业的改革与发展。近几年来,银行因受企业拖欠利息的影响,使信贷资金急剧减少,给银行的经营管理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亏损上升,效益下滑,直接危及银行业的生存与发展。最近,我们对某县工商银行企业欠息情况作了一次调查,大量情况表明,企业拖欠银行利息已成为银行经营发展的严重障碍。在几家商业银行的经营中,工商银行的企业欠息最为突出。据调查,截止今年4月末,某县工商银行实际应收利息2209万元,实收利息1…  相似文献   

13.
李治文  党均章 《发展》2001,(11):35-37
城市商业银行的组建对化解原城市信用社风险起到了很大作用,同时城市商业银行又背负下了原城市信用社的巨额不良贷款。随着时间的推移,不良贷款逐渐暴露,致使多数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不降反升。不良贷款居高不下,是城市商业银行主要的经营风险,也是城市商业银行持续、健康发展的“拦路虎”。不良贷款清收难度较大一是经济结构调整尚未完成,我国经济尚未走出调整周期,社会交易活跃不够,企业生产、经营周期变长,资金周转速度放慢,企业拖欠、逃废银行债权的现象增多。如全国房地产业沉淀银行信贷资金6000多亿元,商用房、办公…  相似文献   

14.
当前,农村信贷资金不足,供需矛盾比较突出。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农产品价格低,销售渠道不畅,农民发展种养业,尤其是粮油生产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农村多种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缓慢,以区域农业和乡土特色为主的种植、养殖、加工业和其它工业企业缺乏竞争力,发展艰难,甚至亏损,形成银行、信用社的应收利息居高不下,潜伏较大风险,影响了对农村的信贷投入,信贷市场相对萎缩。  相似文献   

15.
汤丽春 《中国经贸》2014,(16):252-253
我国市场竞争不断加巨,企业之间的信用销售逐渐成为扩大市场竞争力、增加企业营业收入、提高经营利润的重要手段,信用销售的出现使得应收款项的管理成为企业资金管理的主要内容。目前我国市场体系的现状决定,风险意识不强,没有完善的信用体系,导致应收款项居高不下,使企业坏账风险加大,现金流严重不足甚至使企业走向灭亡。本文通过对应收款项的理论进行详细研究,通过实例企业的现状,总结出企业应收款项的风险控制应对措施,最终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应收帐款是企业因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原因,应向购货客户或接受劳务的客户收取的款项,它是企业在商品或劳务交换过程中产生的债权,收回货(劳务)款(以下简称帐款),是企业生产经营循环中最后的一个环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优胜劣汰成为经济运转的客观规律,应收帐款的风险越来越大,一些效益不好的企业长期拖欠供应商的货款,靠"欠债"经营,勉强支撑企业;一些经营管理不善的企业,由于破产而逃避债务,给债权企业造成极大的损失.如果对应收帐款(指应收未收帐款,下同)管理不善,就会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运转,影响企业经营成果的实现,制约企业的发展,损害企业的经济利益.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对应收帐款的管理.下面就应收帐款产生的原因、如何测算应收帐款控制额、加强应收帐款管理的重要性、如何管好应收帐款等方面谈谈本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张宏 《西部论丛》2004,(8):64-65
居高不下的不良贷款一直是制约国有商业银行加快发展、妨碍其与国际接轨的一道屏障。为防止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进一步增长,有效治理存量不良贷款,已引起了各方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8.
信贷资产质量低下,是当前困挠绝大多数商业银行的现实问题,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占用率远远高出要求,直接影响着信贷资金周转使用,影响着商业银行经营效益的实现。最近,我们对某行信贷资产情况做了一次调查。截止1999年9月底,该行不良贷款占贷款总额的45%,另外还有一些隐性的不良贷款,主要是某些基层单位为了完成上级行下达的贷款质量控制指标,将该转入不良贷款科目的仍放在正常贷款科目,这部分未反映的不良贷款占总数的7%左右,这样实际上该行不良贷款达52%,远远高于商业银行的一般要求。造成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的原因既有…  相似文献   

19.
1927-1936年中国国有铁路的经营效益和财务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入手,探讨了1927—1936年6月中国国有铁路的经营效益及财务状况。认为各项利息负担是导致运输成本居高不下、铁路财务状况陷入困境的主要因素;军、政欠款更加重了铁路经营的负担。不过,铁路营业对当时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是有贡献的。  相似文献   

20.
沈静  赵时坤等 《发展》2002,(12):70-72
微观主体1.储户由于我国资本市场条块分割、流通不畅使居民缺乏有效的投资渠道,以及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健全等原因,造成了我国居民的储蓄率多年来一直居高不下。一方面是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出于各种原因把大量居民储蓄存款投向效益低下的国有企业,造成了银行业巨量不良贷款(据较为乐观的估计,我国银行不良贷款也要占到总贷款的25%),而且这些不良贷款大都难以如数收回,如果不是有“国家信用”做支撑,国有商业银行早已陷入资不抵债的境地。按理说,国有商业银行作为一类特殊的企业,由于经营效益不佳也要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居民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