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京客隆生鲜食品配送中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新年伊始,京客隆投资亿元打造的低温供应链配送系统及生鲜食品配送中心已正式投入使用,开始为京客隆北京160多家店铺提供生鲜食品的统一配送。其中的44家大卖场及综合超市将全面销售由这里统一配送的优质排酸猪肉。现场分切猪肉的销售方式将退出京客隆卖场。  相似文献   

2.
生鲜食品的二级补货系统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连锁超市的配送网络。建立一个两级的库存系统模型,其中包括一个中心仓库和若干门店,每个门店面对的是随机的相互独立的需求,该需求服从正态分布。该库存系统是采用基于连续检测的再订货点方法管理。本文针对超市的生鲜食品补货的特征,增加对于过剩成本的考虑,采用分散库存控制权的方法,按照从门店到配送中心的思路。优化总库存成本,从而得出最佳的订购批量,同时也得出最佳的产品供给水平、再订货点等。  相似文献   

3.
生鲜食品配送中心的特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案例中提到的生鲜食品配送中心,由于配送产品的特殊陛,要求运用比较特殊的运作方法。其属于低温物流,由于生鲜食品易腐败变质、保质期短,因此,生鲜食品的储存和运输都要在低温条件下进行。生鲜食品配送的低温物流是与其他商品配送的常温物流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生鲜食品配送中心  相似文献   

4.
陈鑫远  赵林度 《物流技术》2005,(10):213-215,219
提出了基于无线射频技术(RFID)的零售企业生鲜食品的信息追溯技术和持续补库计划(CRP)策略,集成了整合发货和库存补货,并构建了用以计算最高库存量和配送周期的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下的补货数学模型,模型中充分考虑了生鲜食品的特性(腐坏),确保零售企业销售生鲜食品的质量安全.在通过采用RFID技术实时监控销售和库存数据的基础上,供应商能够依据模型在发货周期内确定最佳的货物配送时间和配送数量,主动补货,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同时实现总的长期平均成本最小化.  相似文献   

5.
关于科学管理生鲜配送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鲜食品物流在国外一直是物流市场的重头戏,近年来逐渐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重视。通过对生鲜食品配送关键作业的具体分析,提出运用泰勒科学管理思想解决中国生鲜食品配送中高能耗、高成本、低效率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连锁超市和供应商之间选用了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在充分考虑、实现供需双方共同利益的前提下,提出平均总成本最小时的配送周期和库存补充量模型,给出了该模型的全局最优解计算。并利用VC 和Access相连的技术,实现了供应商向连锁超市发货决策过程。  相似文献   

7.
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生鲜供应链资源整合的利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书天 《物流技术》2005,(4):99-101
所谓生鲜加工配送中心,是指专门从事加工、配送生鲜商品的物流组织。本文泛指综合型配送中心中生鲜食品配送部分和专业的生鲜加工配送中心。其主要特点是:  相似文献   

8.
随着购物平台的便捷化,居民购买生鲜食品的方式也逐渐转为线上,即时配送应运而生。本文以优化生鲜食品配送成本为目标,考虑固定成本、运输成本、等待惩罚成本等费用最小化为目标,通过引入软时间窗惩罚函数构建相应数学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进行仿真实验对比,计算出区域内最优配送路径及其最小成本,同时也为即时配送业不断发展提供决策和支持。  相似文献   

9.
文中针对生鲜食品冷链配送的过程信息是构建食品安全追溯平台的重要信息来源,提出了一个基于RFID物联网技术的冷链配送监控方案,探讨了基于RFID技术的冷链配送业务中装卸货作业自识别策略、RFID数据容错机制和去重过滤算法。利用面向物联网的冷链配送监控,可实时了解冷链配送环节中冷藏车设备运行性能、地理位置实时定位、货物种类与数量、温度等环境参数,实现对冷链配送全程的精细化监测与管理,该研究有助于提升冷链配送作业的自动化程度,有利于提高生鲜食品质量的监管溯源能力,对于保证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尤宝庆 《物流技术》2014,(19):77-80
从农产品城市配送系统角度出发,基于电子商务平台,对农产品配送系统进行了再分析,通过整合流程、需求信息、配送品种,对配送系统进行优化,给出了基于新型社区超市的农产品直销模式,最后对该模式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食品供应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为了满足消费者对时令新鲜食品的需求,则必须在食品生产、配送、零售等供应链系统方面得到加强。基于这一思考,文中综合运用手段-目的分析法(means/end analysis(MEA))评估了食品供应链(food supply chains(FSC))的环境绩效,详细分析了评估的方法和步骤,探讨了食品业避免现存供应链带来的环境污染的方法。文中结论认为,食品业应加强对食品供应链的环境评估,改善现存的供应链,并减少供应链各环节带来的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2.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生鲜加工配送中心连续选址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生鲜加工配送中心选址连续模型,在引入监控算子的基础上,运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该模型和改进的遗传算法可有效的解决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李智勇  林辉  李伟 《物流科技》2005,28(7):19-23
连锁生鲜超市配送中心的布局问题可以通过建立混合整数规划模型来解决。但是混合整数规划模型求解相当复杂,需要花费很大的计算成本。通过运用Baumol-Wolfe法,可以节省计算成本,并且能较好解决配送中心布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生鲜食品及加工食品检验和退货流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秋高 《物流科技》2007,30(5):109-112
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的生鲜商品检验、退货流程对确保生鲜商品的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针对生鲜加工配送中心蔬菜及加工食品检验和退货作业流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针对实际道路阻抗下的城市"最后一公里"生鲜配送路径优化问题,在保证骑手安全情况下,又能够以最快速度将货物送到客户手上,降低配送成本,从配送过程中电动车遇到的实际道路阻抗因素出发,建立了以最大化顾客满意度,最小化配送成本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利用入侵杂草算法和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分别求解。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和入侵杂草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生鲜电商发展迅猛,城市食品冷链物流迎来高速发展。冷链物流B2C配送业务具有种类多、时效性强、客户分散、单位数量少等特点,导致单位配送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冷链配送的效率。文章在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概括后,分别对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流程再造三部分进行分析。运用Petri网对B2B/B2C融合共配前后进行建模,采用关联矩阵分析法验证再造前后模型的准确性。借助Arena软件对配送过程进行仿真,通过对比分析再造前后的总时间、成本、效率、车辆满载率等仿真数据的变化,模拟实际配送情况,验证文章中流程再造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7.
潘国强 《物流技术》2007,26(11):46-48
针对政府、业界和消费者极大关注的焦点--食品安全问题。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浙江某大型生鲜配送中心食品安全检验的流程优化作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