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由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主办、江苏武进高新区承办的“2008~2009年度中国城市投资价值暨开发区投资环境竞争力研究成果新闻发布会”于近日在北京召开。本次发布会以“评估价值,洞察机会”为主题,聚焦中国五大城市圈、旅游城市、服务外包等特色产业城市及各地开发区,通过相关媒体向社会公布2008~2009年度中国城市投资价值及开发区投资环境竞争力等系列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赛迪顾问最新发布了《2008~2009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环境竞争力年度研究》,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投资环境竞争力作出了分析和评价。赛迪顾问认为,当前.面对着全球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和日益严峻的世界经济环境,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不但没有被这股经济寒流所击倒,反而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逆势发展,取得了新的突出成就。  相似文献   

3.
开发区建设对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我们在总结开发区成就的同时,也应看到,由于指导者和经营者急于追逐最大经济利益,不仅使开发区本身具有先天不足的缺陷,而且对指导者和经营者以及周边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具体表现在: (一)“孤岛”效应——开发区的先天缺陷开发区的“孤岛”效应,主要表现在投资环境和产业结构两个方面。 1.投资环境。本文开头曾说,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某种程度上就体现在开发区的建设上。如果更准确地说,它集中体现在开发区良好的投资环境上。这也是开发区最为  相似文献   

4.
《全国商情》2007,(10):117-117
2007年9月8日下午,为介绍部分非洲国家和地区的投资环境及政策,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与非洲国家开展经贸合作,由商务部主办的“非洲国家投资环境介绍会”在厦门举行。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出席会议。来自布隆迪、赞比亚、莫桑比克、坦桑尼亚、塞内加尔、南非以及东南部非洲共同市场组织的代表在会上分别介绍了各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政策和引资措施。  相似文献   

5.
应用模糊数学评价国际投资环境指标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加强,跨国公司在各国间的投资业务也日趋频繁,作为国际投资的首要考虑因素国际投资环境的评价也日趋重要,本建立了评价国际投资环境指标体系及评价因素集、权重集,应用模糊数学中的综合评判法,对国际投资环境进行整体的定量分析和综合判断,并运用“最大隶属度”原则,评价出国际投资环境的优劣。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台湾地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对祖国大陆投资环境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台资企业对祖国大陆投资环境的评价与比较。来自企业的信息对了解台资企业、改善投资环境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初晚清政府利用自上而下的行政手段实行了“振兴实业、奖恤工商”的新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 ,对中国传统经济组织和制度安排进行了重组和变革 ,为中国近代民间投资工商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宽松的政策环境 ,引发20世纪初民间投资实业的高潮。但是 ,清政府终究要受本阶级利益和政策要求的制约 ,新经济政策最终没能使中国民族工商业走向繁荣 ,只是昙花一现。  相似文献   

8.
东盟是中国重要的投资地,对于中国的产业升级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东盟各国发展程度迥异,面临的政治经环境也各不相同,但大部分国家却存在类似的问题,如政府效率低下、政治斗争激烈、基础设施落后、恐怖主义威胁严重等,这些是中国在对东盟进行投资时不得不考虑的。为对东盟国家的投资环境有基本的了解,文章分析了东盟国家的发展程度、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并对代表性国家进行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9.
摘要:近年来,由投资潮涌诱发的民营企业过度投资问题造成了资源错配和产能过剩,但尚未有研究从市场化营商环境优化改革视角分析民营企业过度投资的生成机制。实证研究发现:市场化营商环境优化会诱发民营企业投资“潮涌”现象,进而产生过度投资后果;与规模较小、较年轻的民营企业相比,市场化营商环境的优化更易诱发大企业、老企业进行过度投资;与中西部、垄断性行业相比,市场化营商环境优化更易诱发东部地区、竞争性行业中的民营企业进行过度投资;市场化营商环境优化会助推商事制度改革、引发市场过度竞争、释放企业家精神、加剧CEO过度自信和诱发地方官员晋升锦标赛,进而导致民营企业投资“潮涌”现象和过度投资问题。上述结论对助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推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落实“去产能”政策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我国在“新常态”下面临的经济增长放缓和结构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如何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高创新投入成为一个重要议题。本文基于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以及中国各省份营商环境评价指数,实证研究营商环境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增加创新研发投资的影响。同时将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中国特色的官员治理纳入研究框架,探讨营商环境与官员晋升压力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的互动效应。研究发现,良好的营商环境会使企业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创新研发投资。官员晋升压力会弱化营商环境与企业两种投资支出水平之间的关系,在二者之间起调节作用。进一步检验揭示,员工雇佣保障和企业家精神在上述效应中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与此同时,营商环境对企业投资行为的作用强度会受到产权性质和地域儒家文化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烟台市从2003年起,分期分片对旧城区的地下市政管网、地上公共配套设施、环境面貌等实施全方位、立体化整治,使旧城区居民的生活环境明显改善,为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人居环境奖”和“联合国人居奖”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2.
哈萨克斯坦与中国毗邻,国内政治稳定,是中亚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中国企业对哈萨克斯坦的投资明显加速.运用因子分析评估哈萨克斯坦各地区的投资环境,结果显示,各地区的投资环境差别较大,两级分化较为严重,同时,受外部因素影响,近年来哈萨克斯坦各地区总体投资环境有恶化的趋势.哈萨克斯坦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应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改善投资环境、缩小地区差距;在哈萨克斯坦投资的中国企业应谨慎地选择投资区位.  相似文献   

13.
对浙江省宁海县经济增长和地表水环境、大气环境污染情况进行实证研究,进而分析宁海县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协调性问题。研究表明:总体来看,宁海县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物排放呈现“脱钩”趋势。宁海县的绝大多数“脱钩”是由于GDP的大幅增长导致的“相对脱钩”。宁海县政府近年来有效的环境政策和巨额的环境投资从一定程度上有效遏制了环境的恶化,使得部分环境指标与人均GDP的关系呈现典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符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张绍培 《现代经济》2007,(7S):96-96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小区环境的建设和维护亦如此。贵州六盘水“天羿栖凤苑”的园林环境,源自开发商的投资举措,也与物业公司维护和业主的爱惜密切相关。正因为有房地产开发商、物业企业和业主这三位一体的共同作为,小区绿化成为与业主生活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我国证券市场投资环境存在着市场法律制度缺陷、证券监管错位、信息咨询窗口诚信缺失等问题,应适时修订《证券法》,建立“中小投资者保护协会”、建立成立“证券警察”、“证券法庭”来完善证券市场法律制度;树立科学监管理念,提高监管水平来完善证券市场证管体系,以及做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证券咨询,以优化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16.
我国各地投资环境与FDI区位选择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0年来,流入国内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越来越大,中国已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热点和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但是,值得关注的是,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分布至今严重不平衡,高度集中于东部沿海的几个省区。本文从投资的“硬”、“软”两方面环境的角度,全面地分析了影响外资分布的各种因素,并用计量经济模型检验了各因素对吸引外资的影响,测算了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说明,除了地理、资源、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成本等因素构成的“硬环境”(或“硬约束”)影响各地区外商投资外,由市场化程度、政府行为、地方政策及法律法规、以及人力资本状况等因素构成的“软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日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1991年底苏联解体,中亚国家在很大程度上“被动”地实现了国家独立。由于苏联经济体制模式的失败和对西方经济体制的推崇,吉尔吉斯斯坦宣布放弃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变,着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文章从吉尔吉斯斯坦经济转型、引进外资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索欠发达国家吉尔吉斯斯坦经济转型、引进外资和投资环境之间的关系。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吸引外资的重要条件,也是经济转型成功的体现,资本短缺和经济状况恶化成为制约吉国经济改革的根本原因。中国在吉尔吉斯斯坦投资取得了很大进展,存在着优势,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使用Moran指数和LISA指数剖析了污染产业投资区位转移的空间路径,从理论上剖析了环境规制空间外溢性的产生机理,基于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环境规制在污染产业投资区位转移中的空间外溢效应。发现中国污染产业投资的转移存在着空间上的路径依赖和时间上的转移粘性特征,表现为以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为中心缓慢向周边扩散的“晕轮模式”;提高环境规制强度能显著抑制污染产业投资,但这种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周边邻近地区普遍加强环境规制的作法所导致。因此,应注重环境政策的同步性和协同性,联防联控的区域性环境规制政策能有效推动污染产业向外转移。  相似文献   

19.
论会计的中国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定的会计环境决定了会计的“中国特色”。本从会计的“中国特色”的涵义出发,分别从我国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化环境等方面阐述了会计的中国特色所呈现的特征,并认为在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中,应正确处理会计中国特色与会计国际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从环境伦理的角度对“中国环境威胁论”的实质进行了批判和揭露,指出环境威胁主要来自发达国家,对非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在公平公正的国际关系上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