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城市群逐步成为中国区域发展的重要板块,是区域研究的热点.城市空间结构与区域关系成为影响和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子,城乡二元空间作为城市圈的重要地域单元,在城市圈区域协调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促进城乡协调与均衡发展是解决城乡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路径,城乡一体化是新型城市化的要求,也是实现城市圈协调发展的要求与提升城市圈域经济体整合竞争力与软实力的基本路径模式.基于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的架构,文章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共生关系思想,分析了区域共生的基本架构与模式,从城乡一体化、新型城市化道路、产业经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提出武汉城市圈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城市圈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协调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传清  刘陶  李浩 《经济前沿》2005,(12):26-30
区域分工与协作理论、自组织理论、空间一体化理论、共生理论和城市管治理论是促进城市圈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我国城市圈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机制的建设应以行政协调机制、利益共享机制、产业转移机制、制度一体化机制、市场一体化机制为重点。  相似文献   

3.
区域一体化尤其是城市一体化是区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当前,我国正迎来区域一体化和城市一体化的建设高潮。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都是我国东部区域经济最发达、一体化程度最高、产业分工与合作最具成效的区域。除东部地区外,中部地区城市群经济亦正加速发展,已初具规模的中部城市群主要有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江淮城市群以及环鄱阳湖城市群。通过分析珠三角、长三角以及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区域一体化建设和产业分工、融合的成功经验,指出城市群产业协同的一些内在要求和规律。  相似文献   

4.
结合中部崛起发展战略,分析了中原经济区和武汉城市圈对豫南鄂北区域经济发展影响较小的实际,并研究了豫南鄂北区域经济发展现状。通过与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比较,研究了发展豫南鄂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优势和构建豫南鄂北城市群的潜力。结合研究结果,提出了豫南鄂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构想,给出了促进豫南鄂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网络与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的空间组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斌  冯娟  曾菊新 《经济地理》2007,27(3):427-432
经济全球化催生的区域竞争引发地区合作需求,基于经济一体化目标的城市群战略备受推崇。产业集群网络是区域产业集群的一种空间组合型式,也是一种具有生产效率和创新效应的经济空间组织模式。目前的武汉城市圈是一个松散的“经济联邦”,但存在区域整合的产业、空间和创新基础。其产业发展潜力分析表明:以钢铁、汽车和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等为依托,构建区域集群网络,能够充分发挥武汉市的产业组织和创新扩散功能,从而推动具有区域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城市群作为迄今为止城市化发展的最高形态,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共同的空间依托。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群,是以福州、厦门、泉州为三大中心城市,建立闽江口、厦门湾、泉州湾三大城市圈,从而形成海峡西岸城市群。构筑海峡西岸城市群,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是海峡西岸经济区腾飞的关键。我们必须致力于壮大海峡西岸城市群,通过促进产业一体化,提升产业集聚能力;完善城镇体系,发挥提高城市功能竞争力;协调区域内外关系,焕发体制竞争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提升基础配套能力;加强与海峡东岸的经贸合作,提升整体合力;挖掘区域文化优势,提升文化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湖北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的重要举措。在探讨武汉城市圈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武汉城市圈形成初期的两大特征,认为建设武汉城市圈要凸现竞合、网络、服务三大理念,做好大企业、民营经济、总部经济等4篇文章,借助政府、法律、市场和公众等六大力量,加速武汉城市圈的一体化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8.
加快发展信息化是把武汉城市圈的信息化科教优势和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创新发展模式,增强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本文采用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对武汉城市圈信息化水平进行测度,得出该城市圈信息化水平相对不高的结论,并结合实际情况给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毅  董少锋 《生产力研究》2007,(14):107-108,115
产业集群的研究已经成为研究地区或国家竞争力以及考察区域经济的热点。文章通过对湘潭特有经济条件和发展优势的分析,提出了在长株潭一体化进程中,提升湘潭区域竞争力,加快实施产业集群的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龚毅  刘海廷 《经济论坛》2011,(9):31-33,50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培育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产业集聚通过提升产业竞争力而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而技术创新在推动产业集聚、促进产业集聚区经济发展方面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在现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二者的互动模型,最后揭示了技术创新促进产业集聚区经济增长的微观机制,以期能够指导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城市圈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城市圈域经济作为经济区域化的空间实现形式,在国家乃至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发展不仅仅服务于区域经济,更不是服务于区域中的某一城市,而是服务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战略。当前,我国城市圈域具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基础,其发展主要以政府合作的形式展开,主要着力于三大职能:一体化的制度供给和监管职能、城市规划的统筹引导职能及政府机构间沟通协商职能。  相似文献   

12.
区域金融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作为我国目前产业规模最大的都市圈,长三角经济圈在金融一体化的进程中领先于武汉城市圈。本文通过对比两个都市圈的金融发展现状,分析造成差距的主客观原因,为加快武汉城市圈金融发展步伐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加快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格局的区域化态势日趋明显,城市群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和竞争力的主要载体,产业竞争力已成为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以长株潭为中心的"3+5"城市群,处于湖南最具活力的经济走廊,是湖南经济板块的重要增长极。客观分析长株潭"3+5"城市群产业持续竞争力的状况,选择发展路径,有利于应对金融危机,"弯道超车",构建持续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指引下,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区域经济增长格局进一步优化,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整体发展,产业集聚的竞争力明显增强。因此,我们要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东部沿海地区拓展合作领域,与中原经济区、太原城市圈等合作发展,积极融入和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  相似文献   

15.
基于共生理论的城市圈经济一体化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志明  易夫 《经济地理》2008,28(3):433-436
基于城市圈经济一体化内涵及目标,引入种群生态学中的共生理论,剖析其在城市圈经济一体化中的适用性,将参与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各方作为具有复杂相关关系的生态有机种群,进而通过分析其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和共生界面,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提出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运作机理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已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但如何面对国际市场激烈的挑战与竞争?国家经济一体化即中国各地按科学的原理进行分工与合作,破除地方保护主义、进行自由贸易,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提升中国产业竞争力,发展中国经济的良策。  相似文献   

17.
在区域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的背景下,武汉建设航运中心形成以港口为核心的城市产业集聚,为城市圈的区域一体化和区域地位的提升创造了条件。武汉新港作为航运中心和城市物流中心,目前既承受着长江经济带港口城市的压力,又面临着内部资源整合、港区建设、航运服务业发展等问题,处在"区域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高地"、"洼地"、"园区经济"应是其区域经济竞争发展要积极探索的途径和形式。  相似文献   

18.
同城化是指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为打破传统的城市之间行政分割和保护主义限制,促进区域市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以达到资源共享、统筹协作,提高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的一种城市发展战略。川它是在行政区经济向一体化经济转化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开放式的区域合作模式,通过弱化城市间的属地意识,强化城市间的集体认同,从而达到共享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实施产业集群战略给区域经济带来的风险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是把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通过分工专业化与交易的便利性有效地结合形成的一种生产组织方式。产业集群加速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区域之间的竞争形态由于产业集群的出现也发生了变化,更多呈现出整体性竞争的形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实施产业集群战略,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但我们应注意到:一方面发展产业集群有利于区域经济获取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存在风险。在阐述产业集群对我国区域经济获取竞争优势的双重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规避区域经济中产业集群发展风险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指引下,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区域经济增长格局进一步优化,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整体发展,产业集聚的竞争力明显增强。因此,我们要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东部沿海地区拓展合作领域,与中原经济区、太原城市圈等合作发展,积极融入和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