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原则,其中就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今天仅仅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已远远不够,应该明确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和观念,把“以人为本”作为一个重要的思想政治工作原则。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在发扬传统经验的同时,积极借鉴市场细分理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理念,精细满足不同细分群体的需要乃至个体的特殊需要,把教育人、引导人和关心人、帮助人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谋发展”,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以人为本”是基础,要求一切发展都必须以人、特别是人民群众为出发点,必须依托人、特别是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必须以人、特别是人民群众为目的;“谋”即积极谋求是关键,从主体上要有人去谋求,从内涵上要全方位谋求,从方法上要正确地谋求,从过程上要持续不断地谋求;实现发展是目的,要求人们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坚持科学发展即实现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而且要把发动群众参与谋发展同保障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党中央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运用。高校中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两课"教学中,注重实效,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社会提供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5.
金融以人为本就是要高扬生产性、建设性和创造性人的主体性,实现人的金融自由,增强金融体制的活力,促进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从经济哲学的研究范式出发,考察了金融以人为本的制约因素包括文化、道德、伦理等,以人为本必须回归人的有限理性和决策中的多重目标。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中国金融践行以人为本的可行之路是政府推动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中国金融以人为本的内部路径是要建立促进个人发展的群体秩序,外部路径是要降低交易成本。金融创新是以人为本的突破点,对内创新是要解决效率问题,对外创新是要切实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很多,如坚持以人为本,把引导人与关心人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坚持从实际出发,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性和针对性;掌握规律,探索途径,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等,都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青年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都非常关心和重视大学生的教育问题。我们要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应当树立“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观念,始终把提高大学生德育水平作为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根据中央文件和中央领导同志的阐述,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落脚点,以人为最终目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竭诚尽力为人民谋利益,千方百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人才,大学生理应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高职院校德育必须始终把大学生作为出发点,以大学生为中心,各项德育工作都要自觉围绕这个中心、服务这个中心、服从这个中心。同时,要以高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要把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渗透到德育思维的方方面面,深化对德育本质、德育功能、德育目标、德育规律、德育心理、德育情感等一系列德育问题的认识。二、确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思路其一,在德育内容方面,以人为本的德育应当重视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系统教育。以往的德育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道德规范和纪律教育,这些教育当然是必要的。但应当...  相似文献   

8.
在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只有坚持以人为本这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理念,尊重人、发展人,发挥政治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关心人、关注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才能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育和引导人们为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奋斗,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尚未形成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没有教学标准,缺乏高质量的课程,专业化师资队伍匮乏。本教学成果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的人才培养理念;以人为本,从大学生求学成才就业的需求出发;创新课程教学模式,以“课程引领、文化熏陶、体验实训、岗位实战”为内涵,成功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新体系,有效提升大学生职业发展能力;以教学实践和教育科研为抓手,成功打造出一支优秀的专业化教学团队。《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探究与实践》课题的提出,对于我国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具有借鉴意义和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心理学视角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要利用“寻导”式教育,充分挖掘大学生个体的自主性,进而使大学生在内心深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学生心理,体现以人为本的情感教育理念,使学生能从情感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做到大学生在行为上加以践行,从培养人格入手,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核心目标。  相似文献   

11.
养成教育文化模式是相对于行政模式而言。养成教育文化模式的提出是养成教育理念的创新,是养成教育实践的探索,是对养成教育价值取向的纠偏。养成教育文化模式是通过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实现养成教育从行政命令模式向文化潜移默化浸润的转变,其本质与目的,是把“完人”或人格健全的人作为养成教育的价值追求;基本方式和路径在于遵循人的成长及教育发展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以行政化的外部干预去代替人的自我成长;养成教育的文化模式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先进文化价值理念为核心,结合现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厘清文化属性及文化在大学生养成教育过程中的内化作用,构建一种养成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2.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成教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改进人文素质教学方法;应坚持全面协调的原则,优化人文素质教学内容;应坚持可持续的原则,加强人文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德育教学中存在人文关怀的缺失问题,过于依赖灌输式教育,忽略大学生的实际需求;重德育知识的传授,轻人文素质的培养;道德实践片面重视形式,忽视大学生主体地位。增强高职院校德育教学的实效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路。结合《基础》课的教学,该文提出了在教学中如何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的一系列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理念的深化和拓展。以人为本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而且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其社会价值远远超过发展观的范畴。以人为本的普遍价值表现在:从现实基础来看,以人为本是中国现实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从适用范围来看,以人为本具有极大的广泛性和普适性;从贯彻落实的层面来看,以人为本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需要全社会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5.
论科学发展观引领成人教育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发展,本质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发展引领成人教育创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引领成人教育创新,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城乡间、区域间全面、协调发展引领成人教育创新,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6.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正式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正确认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对于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公德教育的主要思路是倡导大学生明修身,培育自律精神;深化“两课”教学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加强大学生的人素质教育,培育人精神;树立榜样,发挥示范教育功能;建构校园化,优化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是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是新形势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大学生全面、自由、健康发展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通过塑造大学生的主体人格;建立“参与式”的教学机制;既重视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又要合理引导其需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生涯规划辅导等来落实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9.
关于搞好学院"两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做好《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在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的实施工作,文章结合学院实际,就如何坚持以人为本,深化“两课”教学改革,从而充分发挥学院“两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切实提高“两课”教学质量做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科学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是摆在高校面前一个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体系的构建,坚持一切从人出发,最大限度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