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FDI资金流动下的政策有效性与人民币汇率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考虑到我国资本和金融账户下主要以FDI资金流动为主的现实,修正了BP曲线,并建立了一个确定性的静态模型.研究表明,我国主要针对短期资本流动所进行的资本账户管制并没有降低外部经济环境对国内经济的冲击;在以FDI形式为主的资本流动条件下,本币的大幅度升值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和一般价格水平所产生的收缩性的影响是巨大的,采取大幅度的本币升值措施以缓解中美贸易顺差极不可取,它会沉重打击经济增长和就业目标的实现,并造成通货紧缩的巨大压力.在此情况下,渐进地放松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管制;或提高本国利率以遏制FDI形式的资本流入;或在本币稳步、渐进升值的同时,渐进地放松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管制确实可以降低本币升值对宏观经济所产生的收缩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杨逸 《当代财经》2021,(1):49-59
基于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对39个新兴国家1998-2017年跨境资本流动季度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第一,国际金融市场高风险时期,新兴国家资本流出激增以短期资本流出为主;而在国际金融市场低风险时期,新兴国家资本流出激增则主要体现为对外直接投资增加.第二,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新兴国家资本流出激增不再都是具有避险性质的资本外逃,有时它表现为具有投资性质的对外投资增加.第三,由于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短期投资受本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方向相反,新兴国家资本流出激增性质的转变导致本国经济增长对新兴国家资本流出激增产生了非线性的影响.因此,新兴国家不必对资本流出激增过度恐慌,应区分资本流出激增的不同性质,坚定实施对外开放战略和趋利避害政策,维持跨境资本流动和经济基本面的稳定,促进本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3.
朱宁 《商周刊》2014,(6):65-65
在贷款利率已经完全放开的今天,存款利率的进一步放开和市场化,不但反映了中国金融改革下一步的重要目标,也反映了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和国内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逐渐放开的存款利率可以逐步提升资产配置的效率,化解目前中国金融体系的扭曲,并帮助利率和其他融资成本逐渐接近国际均衡水平.在这种改善的大环境下,国际资本套利动机将会大大降低,跨境资本流动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也会因此得以化解.再者,随着资本项下资本流动逐步、有序、稳健的开放,国内利率水平也会进一步接近国际水平,从而进一步化解资本项下开放过程中的阻力,也可形成汇率市场化和资本项下开放互动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1.尽管贸易自由化会纠正国内市场价格的扭曲,但是如果要素市场存在扭曲,那么国内生产将无法反映贸易自由化所带来的新的分工,结果贸易的生产福利将被削弱。贸易自由化的生产效果通常是通过生产要素在本国的重新配置来实现的。这就要求要素流动必须反映贸易冲击所带来的影响,即相对价格的变化。然而,由于中国资本市场和劳动市场存在着扭曲,因此其生产至少在短期内无法随贸易自由化的影响而进行调整,结果贸易自由化导致生产和交换的分离,从而限制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当前中国所面临的资本流动新格局(即大量非FDI流入) ,分析了国际资本流动引起宏观不稳定的机制,以及通过对冲与资本管制方式应对资本流动冲击的局限。论文的核心是引入经济扭曲概念,建立了带扭曲因素的资本流动与宏观稳定模型,强调扭曲的存在会使波动加剧。因此,为应对资本流动新格局,政策当局需要尽快完善非FDI监控体系、矫正各种经济扭曲,并促使宏观调控模式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  相似文献   

6.
我国过去20多年的经济发展之所以有比较充分的资金供应,不仅是因为本国的高储蓄率和大规模引进外资,而且对资本流动进行了较严格的管制。坚持对资本流动的管制,是中国的制度优势。保持适度的投资率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较大的投资规模加上投资的较高效率,是推动我国过去20年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力量,也是今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保障。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走向富强道路不依靠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即制造业。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中国2005—2017年省级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经济增长目标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要素市场扭曲的影响。研究发现:(1)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要素市场具有显著的扭曲效应。通过干预信贷资源配置、扩大土地出让和压低劳动力工资等方式扭曲要素市场是地方政府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主要方式。(2)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要素市场扭曲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经济增长目标对要素市场的扭曲效应在中西部地区和保增长压力较大地区更为明显。(3)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要素市场扭曲的影响存在基于制度环境的门槛效应。随着金融制度、法律制度和产权制度的改善,经济增长目标对要素市场的扭曲效应将会减弱。本文为政府目标管理和要素市场扭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8.
资本配置效率、城市规模分布与福利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诗一  刘朝良  冯博 《经济研究》2019,54(2):133-147
在资本市场上,由于制度和政策等原因造成了资本没有配置到生产力较高的城市去,这种资本配置扭曲对城市体系发展和社会福利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从空间一般均衡的视角出发,使用结构模型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我们首先建立模型来分析资本配置对城市经济的影响,然后用工业企业数据估计出城市间资本配置情况,最后通过反事实分析量化资本配置效率低下对城市规模与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表明:资本配置扭曲是导致中国大中城市偏少、小城市数目过多的重要原因,消除资本配置扭曲会使得社会福利提高38%,并伴随着50%的人口重新配置。另外,资本扭曲会带来劳动力配置的扭曲,这种扭曲加剧了当前中国居民的福利损失。因此,在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基础上,全面加强资本配置的有效性,可以促进中国城市体系空间布局的优化,提高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中国2005—2017年省级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经济增长目标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要素市场扭曲的影响。研究发现:(1)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要素市场具有显著的扭曲效应。通过干预信贷资源配置、扩大土地出让和压低劳动力工资等方式扭曲要素市场是地方政府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主要方式。(2)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要素市场扭曲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经济增长目标对要素市场的扭曲效应在中西部地区和保增长压力较大地区更为明显。(3)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要素市场扭曲的影响存在基于制度环境的门槛效应。随着金融制度、法律制度和产权制度的改善,经济增长目标对要素市场的扭曲效应将会减弱。本文为政府目标管理和要素市场扭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0.
国际资本流动、增长因素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资本流动对资本、技术、人力资本和制度等经济增长因素的结构变迁有重要的影响,进而对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