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宪 《上海改革》2003,(10):22-26
本文从分析政府诚信及其存在问题入手,研究将诚信体系融入政府体制途径,进而使新的政府体制成为社会诚信体系的保障。在各主体的诚信中,政府诚信是最重要的。政府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加强法制建设,运用法律这一刚性机制来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同时广泛运用社会各方力量,落实社会诚信体系的各项制度,并注重诚信教育,提升社会整体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2.
诚信不仅是道德的一个基本范畴,而且也是普遍存在于社会的经济、政治生活之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当前社会诚信缺失现象已成为我国一个突出问题.对我国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正视这一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理措施解决这一问题,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社会诚信机制和信用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魏道显 《魅力中国》2013,(29):348-348,364
当今社会,人们在追求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忽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健全过程中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导致道德沦丧、社会诚信缺失,给社会和人们带来了很多问题。而实践表明,现代社会是诚信需求日益增长的社会,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制经济。随着我国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将出现新局面,在这一过程中改革将更加深入,开放将更加扩大,经济将更加发展,民主将更加健全,科教将更加进步,文化将更加繁荣,社会将更加和谐。人民生活将更加殷实,这些都迫切要求在全社会加强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营造诚信的环境和建立完善诚信的制度。  相似文献   

4.
“打造诚信中国”的呼声已经渗入我们的生活。“诚信,为国之灵魂”已成为21世纪大多中国人的共同信念。构建会计诚信,是整个社会信用建设的重要部分,教育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构建会计诚信。学校诚信教育是前奏。  相似文献   

5.
当前社会诚信缺失现象已成为我国一个突出问题,对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社会诚信机制和信用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社会诚信体系涵盖了个人诚信、企业诚信和政府诚信三个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的层次。从我国社会诚信的现状看,虽然在个人层面、企业层面和政府层面上都做出了一定努力,但是诚信缺失仍广泛存在。由于诚信缺失对我国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诚信缺失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诚信缺失的根源于:社会分工不断深化和细化导致的信息不对称;社会各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以行业协会为代表的中介组织发展不健全;政府监管缺失和乏力;社会风气不正。因此,在构建社会诚信体系过程中应该加大信息披露和公开制度,降低信息不对称性;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罚力度,增加失信者的机会成本;健全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形成企业间的自我监督和约束;规范政府行为、发挥政府宏观引导作用;加强社会诚信宣传教育,共建文明诚信的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7.
上海的社会诚信体系经过几年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开创出一条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新道路,被国内其它省市称为“上海模式”。本文主要运用SWOT分析的方法,对上海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已经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未来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上海深化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制度创新方向,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已引起社会的密切关注,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来阐释这一事象背后存在的心理缘由,并从重塑良好的社会与校园环境、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设立大学生诚信奖惩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思考,以希冀一定程度扭转学生的诚信缺失与诚信危机问题。  相似文献   

9.
峻山 《特区展望》2003,(1):45-45
俗话说,东北三件宝:人参、貂皮、乌拉草。我说,人生也有三件宝:健康、诚信和友情。有了人生“三件宝”便可使你在众多人悲叹同事难处、社会复杂的现实中有了几份超脱,去享受快乐无极限的人生。人生一宝是健康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而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为重要。一个人也许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但完全可以拥有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心态是“百消丹”。拥有健康的心态就能宽于待人,豁达处事,淡泊明志,使你不再患得患失,让你少了优柔寡断,更能从容地面对挫折,视失败为成功之母,善于在弊中取利,在害中求益,在挫折和逆境…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今天,诚信已成为社会生存的基本条件、立足之本和发展源泉。所谓企业无信不旺、政府无信不成、社会无信不稳、国家无信不强,“诚信、天下之结也”。  相似文献   

11.
诚信社会建设是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基础性工程。诚信辽宁建设虽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在社会信用立法、征信系统建设、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培养、奖惩联动机制设计、宣传教育等方面仍然存在发展空间,今后要借鉴江苏经验,持续完善政务诚信和社会信用体系,全面推动信用承诺制度,深化“东北三省一区统一信用体系”的建设和诚信教育宣传,营造守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诚信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2.
小议诚信     
王镭 《辽宁经济》2004,(2):32-33
目前,诚信问题备受关注。“信用”、“信誉”、“诚信”等词在社会上尤其在经济领域和相关媒体上频频出现。金融界、企业界呼唤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甚至有人倡议设立全国诚信日。可见,我们的社会信用问题的确已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  相似文献   

13.
我国诚信体系的构建相对薄弱,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更高的社会诚信的支撑。 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和诚信水平,任重道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当前社会诚信缺失现象已成为我国一个突出问题,对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社会诚信机制和信用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高校普遍开展了诚信教育并取得一定成效,但诚信危机依然存在。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深化对诚信的社会法律性质和高校首要职能的认识,牢固树立诚信教育是高校立校之本的思想,实事求是地看待诚信教育中的问题,以诚信精神贯彻实施诚信教育,打造“诚信”品牌。  相似文献   

16.
一、当前我国民事领域内的诚信危机 1.在司法领域存在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现象司法腐败是社会诚信的致命伤,目前司法机关存在行贿受贿、徇私枉法、裁判不公、裁判不及时的现象,由于司法直接关系到诚信行为能否得到公正待遇、不诚信行为能否受到严厉打击。司法腐败行为严重破坏了司法诚信,使公民从根本上就不相信司法裁判,裁判后,当事人要么运用自己的能量走“后门”,破坏司法廉洁和权威;要么缠诉不休,一审后二审,二审再申诉,一级一级向上申诉,申诉的最后一程序走完后,败诉者又采取一切措施来阻碍司法决定的执行,从而极大的浪费了司法资源,又影响了司法的效率和权威。近年来大量报道有关盗卖破坏文物、盗伐溢伐森林、严重破坏环境、矿山等事实,均是在有了相关领域的法律之后发生的,这种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直接导致了法律的失信,动摇了人们对法律的信心。  相似文献   

17.
一、供应商的诚信问题及其产生的社会背景 政府采购的市场有限,它只是大市场中一个特殊的市场,但政府的示范作用和辐射能力是无限的。政府采购行为往往会带动一个地区,甚至更大范围市场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供应商诚信的缺失导致了政府采购掺杂了许多不正当的竞争。是什么原因造成采购市场中企业诚信的缺失呢?  相似文献   

18.
王伟利 《发展》2008,(8):86-87
政府诚信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只有政府诚信,才能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起到表率作用,才能取信于民,也才能改善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诚信环境。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会计诚信的含义,分析了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提出了杜绝会计信息造假、重建会计诚信的对策:减少社会外部不良环境对会计从业人员的不利影响;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加强会计诚信建设;在企业层面积极建立会计诚信的内部控制制度;在法律层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相应法律机制;切实加强政府对会计活动的监管;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一、社会诚信源于教育基础 诚信教育是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涉及生活的诸多方面。在诚信教育中,教育诚信处于前沿地位,若教育失去诚信,受教育者就不可能形成诚信品格,诚信大厦也将成为空中楼阁。教育诚信是诚信教育的主阵地和社会诚信的辐射源,有效地开展诚信教育,当关注教育诚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