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2015,(34)
2009年,欧元区爆发了欧债危机,这场危机对我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外商投资增加的同时,贸易逆差也随之出现,正是由于这种影响,我国政府适时采取货币政策就成为了应对危机的必要手段。本文就欧债危机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证明了欧元区经济形势衰退时,我国的货币供应量下降,政府随之实行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货币供应量,促进消费,从而达到应对欧债危机给我国带来不利影响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目前世界经济处于复苏初期,最近两个季度的数据显示经济有缓慢复苏的迹象。预计未来几个季度,随着欧债危机的逐步缓解和美国财政悬崖的解决,加上全球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提振,财政紧缩的影响趋弱,全球经济有望踏上缓慢而漫长的复苏之旅。  相似文献   

3.
2011年6月份,美国爆发债务危机。客观分析美债危机主要是由:“四高二低”造成的。这给我国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美国多次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剧了对我国输入性通货膨胀;美元贬值导致我国外汇损失巨大;美债危机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影响了中国股市、房市等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一种非传统货币政策。在次贷危机后,美国选择了这种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控。本文对该政策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运用计量模型对该政策的效果进行分析。经过分析发现,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对于增加流动性、防止通货紧缩有一定作用,但长期效果不明显。而在刺激经济复苏方面,效果微弱。因此,本文认为,美联储应谨慎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才能提高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名义利率降到百年来最低水平,面临着"流动性陷阱",多国央行在通过实施传统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的过程中发现传统货币政策的失调,因而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实施了一轮又一轮的量化宽松政策。在美国实施量化宽松政策、摆脱金融危机阴影的同时,给全球经济和各国货币政策带来了较大影响。这是因为美国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输出者,货币政策的实施有明显的溢出效应。本文通过回顾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进程,探讨了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效果以及对全球经济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2008年9月,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我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该文认为,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实行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有效的,并且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  相似文献   

7.
吕培培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1):162-163
为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的经济衰退,各国政府采用各种刺激政策来应对经济危机。分析了在全球化经济紧密联系的背景下,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的债务危机及相应采取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并针对上述影响提出了中国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的是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文章首先介绍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然后,主要从我国通货膨胀、股市及货币政策调控三个方面分析了量化宽松货币及其影响效果。并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近期美国经济产生的复苏迹象,美联储官员对是否应继续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产生意见分歧。回顾和总结分析美国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来的情况及影响,并就美国可能采取继续推行量化宽松政策或选择退出政策两种手段分别提出我国应对策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美国为了刺激经济使国内经济迅速复苏,实施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这一非常之举。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这种措施对各个国家经济产生了连带的影响,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相当的大。它不仅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丧失货币政策独立性,刺激资产泡沫形成;而且也会引发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导致输入性通胀的出现。本文通过分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张小双 《北方经贸》2013,(10):12+14
2007美国次贷危机使世界经济陷入萧条,为了尽快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启动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新兴国家相继追随,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在全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经济经历了一轮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尽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控制通胀的措施,但是成效仍不明显,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泡沫快速上扬,这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为此,应探讨全球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以应对量化宽松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2.
经济及金融全球化条件下,量化宽松政策不仅影响美国国内经济及金融,其效应还溢出至其他国家,且日本、欧盟等也竞相采取宽松货币政策,这种恶性竞争将严重损害全球经济。本文首先基于改进的M-F模型探究了货币政策风险国际传染机理,然后从短期热钱资本、长期国际资本、国际贸易渠道三个角度分析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溢出路径,并创新性地提出政府适应性学习行为也是重要的货币政策风险溢出路径之一,同时收集有关数据着重分析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通过上述路径对我国的溢出效应大小。  相似文献   

13.
疫情暴发以来,美联储实施了一系列强力的刺激措施,更是启动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量化宽松政策,对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影响。文章基于量化宽松的理论描述了本次疫情中的美联储货币政策,并比较了同期的中国央行在货币政策实施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差异,总结了本次疫情中的美联储货币政策的特点及中国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货币政策的国际传导机制和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理论为基础,对美国当前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和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也为通过何种途径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借鉴,对中国积极应对危机,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永茂  刘惠好 《财贸研究》2011,22(5):109-116
2001-2006年日本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日元汇率的影响实践对于目前采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国家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以Frankel模型为理论基础,运用VEC模型分两阶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与零利率宽松货币政策相比,日元汇率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很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汇率的即期波动和长期变动影响均不明显,对汇率的短期波动影响程度也较弱。实证结果还显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短期内存在汇率传导机制,汇率变动具有财富效应。  相似文献   

16.
欧债危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债危机是继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最热的经济话题,也是对全球经济的又一大考验。欧盟各国积极探讨应对方法,并相继出台相关政策,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拖缓了欧债危机蔓延的脚步,但未能彻底解除危机。欧债危机的继续蔓延对全球经济及我国有什么影响,通过分析欧债危机的现状、未来走向及影响,分析应对危机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陈敏 《商》2012,(20):69-69
随着08年金融风暴后各国经济发展的低迷,美国采取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稳定和刺激经济。此种极端货币政策将对全球经济金融产生深远影响。对此,本文在着重分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可能造成的影响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冯肖肖 《中国市场》2010,(48):97-99
次贷危机在美国爆发后,迅速席卷全球,演变为全球化的金融危机。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实施了超宽松的货币政策,避免了金融体系的彻底崩溃。本文通过分析金融危机下美联储货币政策操作的特点,系统地评价此次危机管理的效果,并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郭佳琦 《致富时代》2011,(10):13-13
后金融危机时代,欧债危机引起了全球新一轮的金融动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更是不容小视。该文主要分析研究了该危机的发展变化及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陈茂 《商》2013,(6):109-110
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影响的逐渐深化,美国在采取了第一轮,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失效后,于2012年9月采取了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稳定和刺激经济。本文结合中国目前面临的国际现状,探讨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货币需求的影响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