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谈判进行的过程中,僵局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任何主题都有可能形成分歧与对立。造成谈判僵局的主要原因有主场分歧、沟通障碍、谈判人员的素质等。要突破谈判僵局,应采取公正客观、以诚相待、据理力争、以硬碰硬、借用外力等技巧。  相似文献   

2.
在商务活动中,没有一次谈判是一蹴而就的,大部分谈判都会出现僵局。如何打破僵局成了恒久的话题。化解僵局的关键在于认真分析造成僵局的原因,然后采取恰当合理的策略。谈判僵局归纳为策略性僵局、情绪性僵局和实质性僵局,化解不同僵局有不同的技巧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谈判出现僵局,就会影响谈判协议的达成。无疑,这是谈判人员都不愿看到的。因此,在双方都有诚意的谈判中,尽量避免出现僵局。但是,谈判本身又是双方利益的分配,是双方的讨价还价,僵局的出现也就不可避免。因此,仅从主观愿望上不愿出现谈判僵局是不够的,也是不现实的,必须正确认识、慎重对待、认真处理这一问题,掌握处理谈判僵局的策略与技巧,从而更好地争取主动,为谈判协议的签订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4.
巫俊  喻画恒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7):177-177
在谈判中,大部分谈判会出现僵局,如何打破僵局成为恒久的话题,透过实例,试用三十六计来打破僵局。  相似文献   

5.
商务谈判是谈判者代表不同的利益组织和个人,通过沟通、协商、妥协、合作、策略等各种方式,把可能的商机确定下来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往往会因利益或立场原因而形成僵局。僵局虽然并不等于谈判破裂,但必然会严重影响谈判的进程,如果处理不妥,谈判破裂就是必然的结果。因此,如何正确看待僵局。选择有效的谈判方案,从而突破僵局,使谈判双方能够重新回到谈判桌上来,是每一个商务谈判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从重利益,轻立场的观点阐述了僵局的处理方法,提出用系统的、辩证的观点对待利益和立场问题,努力寻找共同点、消除分歧,争取共同满意的谈判结果。  相似文献   

6.
谈判是对外经贸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其中最棘手的情况是出现僵局。由于种种原因,谈判双方互不相让、僵持不下,致使谈判无法进行下去。僵局并非死局,但它严重影响谈判进程,如不能很好地解决,就可能导致谈判破裂。为提高对外商务谈判的效率和成功率,本文以三则真实典型的案例为基础,剖析导致僵局的原因,探讨避免和化解僵局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7.
无果而终     
2月25日,新一轮跨太平洋伙伴协议(TPP)谈判在僵局中收场。已发布的部长声明显示,TPP谈判各方现在尚没有明确下一步方向,甚至连下轮谈判的时间和地点也没有敲定。  相似文献   

8.
从博弈论看商务谈判僵局的本质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务谈判中的僵局是谈判双方都不愿看到但又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只有了解了商务谈判僵局产生的本质才能够更好地处理好谈判中的僵局。从博弈论的角度,对商务谈判僵局的本质进行了分析,指出在挖掘共同利益的过程中既可以寻求到瓜分共同利益的有效途径,又可寻找到共同利益与个体利益实现的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9.
翁曼莉 《商业研究》2004,(19):173-175
2001年多哈会议启动了WTO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农业作为谈判的重点议题倍受关注,然而,目前农业谈判的僵局之势将使新一轮贸易自由化谈判进程严重受挫。在讨论缘何农业谈判陷入僵局的基础上,结合多哈会议的目标和各成员方的利益立场,展望新一轮农业谈判的前景,阐明中国政府在谈判中的立场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多哈宿命     
程实 《大经贸》2006,(9):20
7月23日和24日,世贸组织六个主要成员国为打破多哈回合谈判(下称多哈)僵局而进行的最后努力终以失败了结.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黯然宣布谈判全面中止,且不为恢复谈判设定任何时间表。  相似文献   

11.
美国贸易代表波特曼10月10日提出一份削减农业补贴、降低农产品进口关税的新建议,以推动世界贸易组织农业谈判走出僵局,并促使今年12月在香港举行的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就多哈回合整轮谈判达成初步协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通过价格谈判、付款方式谈判、佣金谈判、发货谈判案例,对外贸谈判中的语境动态顺应这一话语现象进行分析,进一步揭示语境动态顺应的应用能更有效地突破谈判僵局达成交易,从而达到双赢谈判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最新一轮多哈回合谈判宣告破裂。展望未来,多哈谈判的现有僵局或将变得更加“牢不可破”。美国、欧盟、印度可能发生的政治风气变化将会使得多哈谈判增加诸多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4.
WTO环境货物贸易谈判的最新进展及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南北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目前WTO成员对环境货物的界定方法和界定标准问题意见不一,谈判陷入僵局。我国的法律对策应为:在摸清家底的情况下提出鲜明的WTO谈判主张,只同意就我国在贸易利益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少数环境货物展开自由化:通过缔结自由贸易协定的方法绕开WTO谈判的僵局,直接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展开区域性的环境货物贸易自由化。  相似文献   

15.
《WTO经济导刊》2007,(9):8-9
欧盟呼吁美国率先打破多哈谈判僵局9月4日,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在接受BBC采访时表示,美国握有打开谈判僵局的钥匙,他们需要发出强有力的信号,澄清并确定(clairfy and stablize)其在扭曲贸易的农业补贴问题上的立场。也只有  相似文献   

16.
WTO农业谈判之路--艰难、较量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昌黎 《国际贸易》2005,(11):38-43
一、谈判的艰难和谈判目标的落空 1.谈判的艰难坎昆会议失败后,2004年3月 22-26日WTO召开农业委员会特别会议,重新开始了农业谈判。为打破谈判僵局,会议认为当时谈判具体数字是不现实的,首先应该达成一个张扬宏伟目标的框架协议。为此,这次会议确立了协议优先、  相似文献   

17.
在参加完多哈回合日内瓦部长会议后,张向晨匆匆回到国内。本刊就多哈回合的走势、前景以及影响采访张向晨的一个小时里,总是被电话打断,但这丝毫没影响这位著名的多边贸易谈判专家针对目前多哈谈判的僵局,以及中国参与多哈回合等问题的清晰分析。  相似文献   

18.
激活式合同     
武义勇 《商界》2006,(7):116-118
谈判的双方,往往因为对未来发展趋势的不同看法而陷入僵局,双方都坚信自己的预测和判断,而对对方的观点嗤之以鼻,很难做出任何让步。 僵局如何打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加入WTO,跨文化商务谈判越来越显示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文化的差异会导致沟通障碍,进而使商务谈判陷入僵局。化解谈判僵局的关键在于认真分析实质以及造成文化碰撞的原因,以采取恰当合理的策略相互融合,最后达到双方互惠互利,实现共赢。本文以实证研究为基础,结合语境文化理论和中德文化背景,进一步探讨在中德商务谈判中避免和化解谈判僵局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多哈回合谈判是WTO成立以来发起的第一轮多边贸易谈判.这次谈判从2001年、WTO第四次部长会议启动以来,历经跌宕起伏的磋商和僵局、艰苦的讨价还价,期间因参与谈判的关键成员意见分歧过大,被WTO宣布无限期中止,后又在多种不确定因素下重新恢复,2008年7月29日,在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巴西和中国等7个成员就发展中国家农产品特殊保障机制的谈判中,由于美国拒绝作出让步,谈判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