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政府将更加注重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促使中国经济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级,传递出中国政府打造"双引擎"、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信心、耐力和勇气。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回答2015年经济预期增速调整时指出,中国经济增速看起来是调低了,但相对巨大的经济总量而言,实现7%的增长目标并不容易。中国政府将更加注重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促使中国经济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级,保障经济在较长时期中高速增长,传递出中国政府打造"双引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1978—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9.9%,其中"八五"时期(1991—1995年)年均增长率高达12%,大大超过世界平均发展速度。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资料,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7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部分已位居  相似文献   

3.
过去4年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7.2%,经济总量从2012年的54万亿元稳步增长到2016年的74万亿元。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中国经济约占全球经济总量的15%,而每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超过30%,居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4.
王蔻华 《辽宁经济》2006,(10):36-37
据预测,“十一五”时期中国经济仍将保持7%以上的高增长速度.2010年GDP总量将比2000年翻一番,达到2万亿美元以上.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份额也将从2000年的3.4%增长到2010年的5%以上.而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中国将成为东亚地区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将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5.
热点     
正1.2014年中国经济总量有望突破10万亿美元201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高于年初确定的7.5%的预期增长目标,达到568845亿元人民币,换算为9.3万亿美元。更重要的是,2013年中国经济的调结构、转方式、促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6.
宏观·国际     
《首都经济》2014,(5):9-9
世界银行下调中国及东亚增长预期 世界银行4月7日发布的《东亚及太平洋经济更新报告》预计,东亚发展中经济体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低于预期,中国的经济增速将放缓至7.6%。 根据报告,世行认为:“中国已经展开一系列有关金融、市场准入、劳工移动性及财政政策的改革,以提高增长效率并提振内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措施将令经济具备更稳定,更具包容性及可持续性的立足点。政府已宣布的一些措施也可能在短期内刺激经济增长,例如税改和降低民间投资的障碍。”世行将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由去年10月的7.7%降至7.6%,同时维持对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7.5%的预期不变。  相似文献   

7.
回眸与展望     
<正>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又到了年末岁尾。2012年中央明确要求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提出宏观经济以稳为主,在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加快经济结构性调整,防止通货膨胀,大力改善民生,同时,确定稳增长的目标是7.5%。然而,2012年的世界经济复苏缓慢,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们增长方式和结构调整还没有实现根本性的转变,实现这个增长目标确实是不容易,经济增速有所下降趋势应属必然。即使在这种状态下,我国经济仍将实现年初预期的7.5%的增长。正如国家宏观院专家所评述的,2012  相似文献   

8.
7%左右,是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讲到的GDP目标增速。回溯可知,新世纪至2012年前,我国GDP增速一直保持在8%以上,2012年起下调到7.5%左右,到今年再降至7%,成为本世纪以来预期增速最低的一年。这意味着宏观经济的悲观和压力吗?背后有何深意?其一,经济增长的合理速度还在微调过程中。过去的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7.4%,而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预期目标是7.5%左右。GDP实际增速的变化,是本世纪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信息》2003,(2):31-31
要实现2020年经济总量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中国经济必须在今后长达18年的时间内保持7.18%的持续高增长,这可能吗?对此,多位政府官员及经济学家的回答明确而肯定:完全有可能,甚至将超过既定目标.  相似文献   

10.
回望2003年中国经济,可谓一波三折,有惊无险,圆满"收官".虽然国家统计局最终的数据没有公布,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超过7%的目标,GDP达11万亿元和增长8.5%,应无悬念.  相似文献   

11.
费潇 《浙江经济》2015,(6):46-47
唯有摈弃低效益的"高速度",才能真正走出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稳定、可持续的新常态发展农历年前浙江各地纷纷召开两会,从各地两会公布的数据看,新常态下地方经济运行逻辑正悄然发生转变,主动降低增长目标成为地方政府的发展共识。从2014年实际状况看,新常态对中国经济影响十分明显。2014年,全国31个省市区有30个未能实现GDP预期目标。浙江经济增长总体比较平  相似文献   

12.
速递     
《上海国资》2011,(3):14-14
<正>聚焦两会——"十二五"主要目标任务推动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按2010年价格计算,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55万亿元;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上海经济》2006,(4):77-7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认为,中国政策将呈现以下五大发展趋势: (1)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是年均7.5%,这明显低于过去五年达到的9.5%的增长速度;同时,要求单位GDP的能源消耗降低20%。这是对经济增长速度适度回落的合理预期,也表明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注重可持续发展这样一种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14.
【宏观】     
《上海国资》2011,(3):74-74
2011年预期目标GDP增长8%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今后5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中国土地财政收入约2.9万亿2011年3月5日。  相似文献   

15.
2001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7.6%,预计到年底可实现全年增长7%以上的目标.在今年全球经济估计将下滑至2%以下低水平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的这一增长水平被称为"一枝独秀".  相似文献   

16.
正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一项总体要求,对于准确把握发展大势、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如何理解这个"新常态"?在第十四届中国经济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人们一般将"新常态"单纯理解为中国经济将从8%甚至10%以上的高速增长调整到7%左右的中高  相似文献   

17.
统计局发布2010年的经济数据。10.3%的经济增长,3.3%的CPI增长,释放的信息是2010年的经济形势呈现平稳态势。经济增长既没有二次探底,在潜在增长水平附近的增长也没有过热;虽然去年第四季度通胀超过预期的上涨,但是全年平均通货膨胀大大低于11.3%的收入增长,仍然在可承受的水平之内。这样的经济的平稳态势是现阶段中国经济的健康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18.
《中国招标》2016,(5):10
《每日经济新闻》报道:1月7日,随着河北省政协会议的开幕,各省份将陆续进入"两会时间"。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各省份两会将审议本省份未来五年发展蓝图,并公布2016年GDP目标。此前,个别省份已在当地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了2016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其中,黑龙江、吉林采用了区间目标的方式。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三季度多个省份的GDP增速都不及预期,江西、河南、甘肃等地再次下调了2016年的增长目标。  相似文献   

19.
预测     
正7.5%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4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为7.5%左右,与2013年一致。会议提出:要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不能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生产总值,抓住机遇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7.5%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预计2014年中国GDP增长7.5%左右,继续处于经济运行的合理空间。课题组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已就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做出了新的部署。  相似文献   

20.
2021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经济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进出口总值增长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