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德奎 《企业活力》2007,(10):50-51
<正>人才,尤其是关键性的人才,是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取胜的法宝,任何一个成熟的企业,无不高度重视对核心员工的培养和使用。然而,随着人才的流动性不断增强,出于种种原因,核心员工也会有跳槽的念头。对企业而言,核心员工是企业付出了较大的成本培养或招聘而来的,这种核心人才的流失显然是企业所不愿看到和接受的。从实践上看,为阻止核心员工的跳槽,不少企业采取了诸如限制户籍或档案移动、扣押员工工资、扣押  相似文献   

2.
人是企业最重要资源。员工跳槽,特别是骨干员工跳槽,对改制后企业的影响是很大的,有时甚至是致命的打击。然而,人才资源始络是稀缺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的竞争也会趣来越激烈。那么,改制企业应如何防止骨干员工跳槽呢? 一是把好招聘关。在招聘时,特别是招聘技术或业务的核心人员时,招聘者除了要考察他的岗位技术能力以外,还要考察他的稳定性──这从他以往的经历中可以看出。比如:他是否经常换工作;他换工作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个人发展,还是因为待遇;他是否打算长期在这个城市呆下去,等等。如果将这些问题都搞清楚了…  相似文献   

3.
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员工跳槽 ,特别是骨干员工跳槽 ,对改制后企业的影响是很大的 ,有时甚至是致命的打击。然而 ,人才资源始终是稀缺资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才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那么 ,改制企业应如何防止骨干员工跳槽呢 ?一是把好招聘关。在招聘时 ,特别是招聘技术或业务的核心人员时 ,招聘者除了要考察他的岗位技术能力以外 ,还要考察他的稳定性。可以从他以往的经历中 ,看出他个人的稳定性。比如 :他是否经常换工作 ;他换工作的原因是什么 ,是因为个人发展 ,还是因为待遇 ;他是否打算长期在这个城市呆下去等等。如果我们将这些…  相似文献   

4.
忠诚:一种职场生存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终生雇佣成为历史、自由择业被写进法律并成为潮流的今天.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依赖度大幅度降低。从企业角度看.企业关键岗位员工流失率增大,企业一方面要不停地招募人才,一方面眼睁睁的看着企业内部优秀人才跳槽或被“挖”流失,不得不依赖于经常性、持续性的招聘来维持必须的人员要求;从员工角度看.由于对自身的优势估计过高或者是对未来的预期乐观.一旦面临外部薪酬的诱惑或对企业某一方面稍有不满马上就选择“跳槽”的做法已经成为很多员工的择业常态;  相似文献   

5.
在终生雇佣成为历史、自由择业被写进法律并成为潮流的今天,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依赖度大幅度降低。从企业角度看,企业关键岗位员工流失率增大,企业一方面要不停地招募人才,一方面眼睁睁地看着企业内部优秀人才跳槽或被“挖”流失,不得不依赖于经常性、持续性的招聘来维持必须的人员要求:从员工角度看,由于对自身的优势估计过高或者是对未来预期乐观,  相似文献   

6.
《中外管理》2010,(5):129-129
在战略目标日益同质化的今天,雇主品牌已经成为企业新的竞争方向。它不仅能降低招聘成本和员工的流失率,并能提高企业的美誉度和生产效率。用愿景和价值观选人在GE,员工的离职率并不高,因为GE在招人时非常谨慎。GE有一个选拔人才的基本标准——“又红又专”,即人才必须要有诚信精神,同时又有良好的业务素质。此外,GE最注重应聘者是否具备交流、  相似文献   

7.
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员工跳槽,特别是骨干员工跳槽,对中小企业的影响是很大的,有时甚至是致命的打击.然而,人才资源始终是稀缺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那么,中小企业应该采取哪些手段防止员工跳槽呢?  相似文献   

8.
辨析企业人才的“留”与“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的人才跳槽、辞退(炒鱿鱼)、高薪招聘、高待遇(如股票期权、奖励)经常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有的企业可能因为艺术地使用了好办法、恰当地使用了合适的人才,而较好地促进了企业的良性发展,但更多的企业却常常因为没有处理好人才管理工作而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因素。作为一个期望长期、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企业来讲,应如何处理好人才管理工作呢?笔者认为关键是要辩证认识与处理好人才的“留”与“流”。慎重考虑人才的留用企业招聘人才,实质上也就是企业外部的人才流动进入企业的第一道关口;这一道关口是否把好,即能否留用合适的…  相似文献   

9.
企业员工的“跳槽”与“反跳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这种竞争不仅表现在产品市场上,也表现在如何吸引、使用和培训人才上,因为如何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关系到企业能否持续发展,增强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生存。近年来,企业员工跳槽率呈上升势态,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本文剖析了当前企业员工跳槽的原因和员工跳槽对企业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对策。企业员工跳槽的原因探析一名理性的员工对于跳槽问题会持谨慎态度,一般情况下,单一因素是不足以促使员工采取跳槽的行动的,导致员工跳槽的原因通常是多方面的。企业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武大郎开店”现象,令人深恶痛绝。“武大郎”们害怕下级的才干超过自己进而夺了自己的“饭碗”,往往极力压制人才。如今在一些企业里这种现象仍是屡见不鲜,这于人才的成长不利,更与企业的发展方向背道而驰。如何治理这一“怪胎”,知名企业红桃 K的做法颇有意思,可给我们一些启迪-- ●内部“跳槽”自由 /红桃 K总部经常张贴各部门的招聘广告,每月都有企业内部人才招聘活动。员工们若对自己的上司或岗位感到不满意,可以自由地前去应聘,根本不需要自己的上司同意。他们的上司无权阻止也没有办法去阻止。   内部招聘由总裁直接领导下的人力资源委员会进行,为所有应聘者保密。员工只需私下填好招聘登记表,写清应聘岗位、职务并陈述自己的才干,用信封密封起来亲自 (或委托专门的督办人员 )送交招聘小组,即可进入初试和复试,程序相当简单。复试时,员工可以放心大胆地畅谈“跳槽”的理由,包括自己在本部门是否受到压制等等。一旦被聘上,即可跳到新的部门或新的岗位。即使未被聘上,也无关紧要,一来因为保密,别人都不知道,不存在面子过不去的尴尬;二来你还可以再选择其它岗位继续秘密应聘,直到彻底摆脱在“武大郎”手下工作的烦恼。通过这种方式,公司可以及时发现人才...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有句俗话:“好马不吃回头草”, 许多企业在对待离职员工的态度上,也抱有同样的成见。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员工的流动在职场上已经变得很平常,员工即使离开也会有再复职的可能。企业应正确对待那些“想吃回头草的好马”,欢迎跳槽的  相似文献   

12.
案例:陈某是一家制药企业的老总,最近为员工跳槽之事闹得血压升高,时不时还住院治疗。一提起员工辞职或跳槽,他就烦躁不安;“有些是创业初期的老员工,是同患过难的,如今也跳槽。有些是新招聘来的研究生、大学生,干了几年后,翅膀硬了,就要飞了,你就烦不烦?”当然对一家公司来说,走一两个人应该是没什么了不起的,问题是这些辞职的员工都是些骨干员工,或身居要职,  相似文献   

13.
《科技与企业》2011,(1):41-42
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员工队伍对企业的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现在,员工跳槽现象较为普遍,这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是明显的:一是使企业增加了重新招聘、培训人员的费用;二是劳动生产率很难保持稳定状态;三是很难保持稳定增长的客户满意度,更有甚者,频繁的员工跳槽极易导致客户流失。  相似文献   

14.
“让雇主和总裁们夜不成眠的事情是什么?”在一家国际咨询公司对全球200家成长最快的公司进行的跟踪调查中有这样一个题目。调查结果显示,排在第一位的是“如何吸引高素质的人才?”,紧随其后的就是“如何留住主要雇员?”春节前后,是企业招聘和员工跳槽的集中季节。企业应该如何有效反击“猎头”和竞争对手的侵扰,在这个敏感的季节保住自己现有的关键性人才,同肘又在招聘新员工的时候为后期员工忠诚度的管理和团队的稳定,发挥好“过滤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梅英 《人力资源》2006,(2S):30-31
又到了年初,各单位大规模招聘新员工的时节又到了。不知你发现没有,只要企业发布招聘信息,形形色色的“关系户”就会从各种渠道纷至沓来。还偏偏有些企业特别欢迎这种“关系户”。《中国企业招聘现状调查》显示:企业中由员工或熟人推荐而来的高层管理者和中层管理者分别占46.17%和50.85%的比例,而一般员工的招聘就更脱离不开这个怪圈,通过“圈子”吸纳的人才高达60.85%。[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当代经理人: 你好!我们是一家刚上规模的小企业,一切都处在摸索前进阶段,因此人才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但往往努力招进的人才却持续不了两个月就另谋高就,与大公司相比我们有劣势,但我们的发展也同样需要优秀人才的加入,人才的过度波动很难真正推动公司的发展,到底如何才能留住人才、防止员工的跳槽?希望贵刊给予帮助,加以指点!吉林三夏有限责任公司 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员工跳槽特别是骨 干员工跳槽,对中小企业的影响是很大的, 有时甚至是致命地打击。然而,人才资源始终是稀缺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的竞争也会越来越…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告诉我们,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特点在于组织以低层的职位来招聘员工,然后向员工提供较多的内部晋升机会。而内部选拔则要以有效的外部人员招聘和筛选制度为基础。一般来说,组织在考虑其人才的配备时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通过内部培洲开发而提拔,即内部选拔;另一种是从外部招聘引进“新鲜血液”,即外部选聘。在这两种选拔方式中,内部选拔是较为常用的方法。那么,人力资源的内部选拔到底有哪些利弊呢?  相似文献   

18.
孙武 《人力资源》2008,(3):42-45
企业招聘员工,对"优秀"的要求是相对的,对"适合"的要求是绝对的.换而言之,匹配是招聘的黄金法则.招聘中应力求达到两个匹配:(1)员工的知识、技能、经验、兴趣、个性与工作任务要求相匹配,即P-P(Person-Position)匹配; (2)员工的价值观与组织文化相匹配,即P-O(Person-Organization)匹配.后者正是文章阐述的重点所在.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形成了各自的"水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文化与价值观的认同是人才与企业合作的基础.否则,不是企业淘汰人才,就是人才因对企业不满意而跳槽.  相似文献   

19.
留住IT人才     
瞄准"金九银十"跳槽的IT人 虽然时间才刚刚进入8月,在北京一家IT公司工作的王先生却早早开始准备修改简历,为九十月份即将到来的招聘高潮做准备了。 对众多求职者来说,“金九银十”是求职旺季。九月和十月,高校毕业生迎来找工作的小高潮,社会人员也多选在此时跳槽,从而汇集成每年人才招聘的一个高峰季节。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员工跳槽的比例部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20.
张成钢 《河北企业》2012,(11):71-71
<正>随着外部招聘的风险和成本越来越高,加之经济形势不是很好,企业为了安稳渡过"冬天",开始转战内部招聘网罗人才,阿里巴巴就是其中之一。这种现象在企业招聘管理层和执行层人才时,更为凸显。内部招聘是很多企业不错的招聘渠道选择之一,在企业建立有效的内部招聘机制,不仅能够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也有利于建设学习型企业氛围,更是企业对员工价值认同的主要表现之一。虽然内部招聘有诸多优点,然而操作不慎,就有可能使企业陷入狼狈和艰难的境地。规避内部招聘的弊端,让其真正发挥优势,才能提高招聘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