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纵观货币发展的历史长河,货币经历了从物物交换到电子货币的形态演变,每一次演变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重大进步和人们对货币形态特性的更高追求,同时也充分体现了货币的本质职能。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货币应运而生,并以优质特性,成为未来货币的发展趋势。推进我国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应从战略视角进行考量和谋划,准确分析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具备的基础,深入剖析数字货币的核心技术,密切跟踪数字货币最新进展,加快金融改革开放,循序渐进地推进法定数字货币走向社会。  相似文献   

2.
数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其去中心化和中心化兼具以及货币职能健全的特点意味着它可能对人民币国际化发挥推动作用。在国际货币权力论下,人民币国际化既是一种国际货币权力的表现,也是一种获取与行使该权力的手段。就理论可行性而言,央行数字货币不仅有助于主权货币国降低持续性与过渡性调整成本,而且还可助力构建参与者身份。就现实可能性而言,美元霸权仍是数字人民币发行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最大障碍,但是西方频繁发起金融制裁为数字人民币重构参与者身份提供了契机。数字人民币还可以为综合霸权货币的创设提供基础,从而缓解目前美元价值波动带来的外溢效应,推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多极化。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技术进步和金融科技快速发展,数字货币的兴起吸引了学术界、业界以及监管当局的广泛关注。在私人数字货币规模不断扩张、第三方支付蓬勃发展的同时,各国货币当局陆续开展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及发行工作。本文通过梳理已有文献,系统整理了法定数字货币的概念、属性、机制设计及影响,指出当前法定数字货币在实证研究、应用场景、理论及标准探索等方面仍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法定数字货币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一个国家货币主权的构成主要包含发行货币的权力、决定和改变币值的权力,调整一国货币或任何其他货币在其境内使用的权力。但各项权力都有例外和其它限制。美国滥发货币导致美元贬值,虽然在国际习惯法上属于货币发行权和定值权的范畴,美国不需要因此而承担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但修改IMF协定或订立新的国际条约,有效地改变长期以来国际习惯法支持的货币发行国货币定值的主权权力,则可建立起对美元和其它国际货币发行国货币行为的必要约束,此举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强化虚拟货币的规范和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2月,中央14个部委联合发文,赋予中国人民银行加强对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货币的规范和管理职责.在网络世界里,网络运营公司、网络消费者以及社会逐利者破坏游戏规则,虚拟货币回兑法定货币,既混淆了人们对虚拟货币与国家法定货币的正常金融意识,又对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组织支付、货币监管职能以及商业银行的支付服务产生巨大冲击.加强对虚拟货币的监管,遏制其自由泛滥,出台法规规章,规范网络电子支付,对虚拟货币积极疏导,维护社会经济金融秩序,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自从英格兰银行发行了第一种主权性质的货币"英镑"替代"黄金"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之后,美元、日元、西德马克、欧元相继为了争夺国际货币的话语权而引发了一场又一场的货币战争,人们看着一场场战争不断地上演,却似乎不约而同地忽略了诚实货币金银的作用,主权货币的走强或者衰退,其实与金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改变的是货币的价值,不变的是金银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梳理了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现状,认为法定数字货币会对现有的现金和银行存款造成某种替代和基础效应,从而影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法定数字货币的出现会影响整个社会的货币供给与需求,在供给机制上,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基础货币的减少和货币乘数的扩大,使货币供应量波动;而在货币政策的传导中,其对货币政策传导中的工具和指标以及整个传导过程会造成冲击。现有的货币供应量中介指标可能难以满足要求,从而使利率作为中介指标的重要性更为突出。本文还运用历史数据和理论推导对货币政策的内容进行实证分析,是对以往数字货币仅在理论分析研究的补充;通过构建线性回归模型,以CPI为因变量衡量互联网下法定数字货币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8.
陈焘 《全国商情》2012,(4):41-42,45
欧元可以说是目前人类货币史上最为重要的超主权货币。它的出现打破了货币是国家主权的象征、其价值依赖于该国信用的传统观念。在欧元这种超主权货币的帮助下,欧洲不仅在经济领域,更是在政治、社会、文化领域一体化进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欧元为欧元成员国之间的经贸活动降低了风险和成本,极大地促进了区域内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2009年希腊等欧盟国家纷纷出现了主权债务危机,欧元从诞生之初就与生俱来制度上的缺陷也就完全暴露在世人面前。那么实行单一货币对于成员国各国的国际贸易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进而如何导致了其中一些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央行在2019年宣布即将发行央行数字货币(CBDC),2020年8月14日商务部印发《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方案提到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中西部具备条件的试点地区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央行数字货币的法偿性使其区别于比特币等私人数字货币,其匿名性、便捷性等特点相比于传统的现金货币存在诸多优势.由...  相似文献   

10.
1893年,横滨正金银行进入中国,之后不断配合日本帝国主义进行着各种经济掠夺.横滨正金银行在中国东北及其他地区大量发行正金钞票、正金金票,严重侵犯了中国的货币发行主权,扰乱了中国的金融市场.这些纸币又作为货币资本换取中国的物资,严重摧残了中国的社会经济,成为日本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在国际金融体系中,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往往成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为了保障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必须改革国际金融体系,而改革的重点是国际储备货币的中立化。要实现国际储备货币的中立化,基本前提是国际金融机构的中立化,以及国际金融体系霸权的消除。最终使用没有主权色彩的“一种全球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才能促进国际金融与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探讨国际会计准则改进项目中提出的功能货币的概念,分析了该概念的隐含意义以及在外币财务报表折算中的作用,同时指出我国外币报表折算方法与国际上的差距,并对改进外币报表折算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当一国货币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时,意味着这个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参与了资源的配置。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有助于优化世界货币结构,从而使各种世界货币能更好地发挥国际储备资产的作用,消除国际清偿能力不足的问题。金融危机中孕育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世界需要中国共同参与破解"特里芬难题";做大做强人民币,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绕不过去的坎儿;人民币国际化,关键是做好自己的事。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人民币开始作为结算货币和支付货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中大量使用,这标志着人民币开始跨出国门。2009年4月8日,国务院决定在上海、广州、深圳、东莞、珠海五个城市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这一政策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外贸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的背景下出台的。历经五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我国外贸经济的影响究竟如何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就这一背景出发,选取2010年10月至2014年2月的数据实证分析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并针对现状和实证结果提出政策分析。  相似文献   

15.
“十五”期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其他银行机构改革有序推进,促进银行改革和创新的政策措施不断出台,商业银行的监管体制日益完善,银行业的对外开放逐步扩大。“十一五”期间,增长方式的转变及财税体制改革等将为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带来机遇,行业竞争加剧,银行改革将迎接全面开放检验,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将考验商业银行,加重银行业市场风险,综合经营将从试点走向推广,金融创新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16.
耿楠 《西部金融》2011,(1):33-34
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再平衡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问题,近来美国把中美贸易失衡归咎于中国汇率低估,使得人民币升值则成为世界经济的焦点问题。本文分析认为单纯依靠人民币汇率升值并不能改善美中贸易逆差,达到世界经济再平衡的目标,反而会给世界经济的复苏进程造成负面影响,并且不利于低收入国家的经济发展。全球经济再平衡需要各国调整产业、储蓄、消费等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7.
商文瑜 《西部金融》2014,(10):71-73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金融机构正在逐渐调整以求适应改革的进程。近年来,我国银行零售领域变革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小商业银行的社区银行探索,社区银行是我国金融市场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对满足中小企业和社区居民金融消费需求,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西安市社区银行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其中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当前的环境下仅仅强调中央货币当局的独立性本身意义并不太大,而强调中央货币当局独立性带动下的整个金融系统的市场化才是问题关键所在,也就是说将中央银行与行政当局的隔离只是第一步,更为重要的问题是整个银行金融系统与行政当局的隔离,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外资和民营银行的市场引入会加速金融部门远离行政当局,靠近市场机制的过程,否则,单纯的中央银行独立性只能是一个空架子.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银行体系,同时经营范围扩大,资金规模增加标志着银行发展进入了全新的时代。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在金融市场逐步对外开放的背景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解决存在的问题,全面提升银行的实力才能使银行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