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今年,高层多次强调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但仍有地方顶风违规。这是逐利的结果。长远看,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根本上还是要调动种粮的积极性。稳定和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玉米大豆生产补贴等政策,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覆盖,强化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2.
全国平均看,在一个县内即使农民参保率达100%,若粮食作物一年绝收,保险公司将需要以10~15年的保费收入予以赔付。小规模生产可能对农户参与农业保险的积极性会有一定抑制作用。根据国际经验,政府对保险公司行政费用投入越多,农业保险风险会相应降低。此外,建立农业保险制度框架应通过广泛的。试点,以选择合适的农业保险组织形式,并逐步从农业保险扩展致农村保险。同时,制定农业保险试点管理办法,逐步建立农业风险管理机构,以统筹协调、管理农业保险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业保险需求的模型构建及理论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我国农业保险需求不足的实际问题出发,利用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以保险需求的传统模型为基础,通过对农业保险与非农收入、多样化种植和政府救济等农业风险管理方式的比较研究,对制约农业保险需求的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探讨,并对农业保险需求不足问题进行了理论反思,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业保险市场失灵及其克服途径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产收益是沟通农产品市场和农业保险市场的桥梁:它既是农产品市场交易的结果,又是决定农业保险市场需求的因素。由农业生产外部性和农产品市场价格失真带来的农业生产收益分配失衡将导致农业保险市场供求的失衡。保险商以超过农民获得的收益占农业生产的全部收益的比例承保农业风险,将拾高保险价格,招致道德风险,导致农业保险市场失灵。而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最终克服有赖于农业保险补贴、农业补贴、农业救济、农业保险再保险等一系列制度的建立健全。  相似文献   

5.
发展农业保险是稳定农村经济的重要手段,对建立和完善农业保护体系,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农业风险的加剧和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越来越多的农民盼望农业保险这个“保护伞”能为其生产生活带来保障。但根据保监会公布的数据,2003年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4.6亿元,仅占全国财产险保费收入的0.5%。我国自1982年开办农业保险以来,一直只有人保和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两家商业性保险公司经营农险业务。农业保险的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和广大农民的需求。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缓慢的原因在保险业迅速发展、保险…  相似文献   

6.
文章选取了甘肃省靖远县糜滩乡下滩村辣椒种植业的发展这一实例,主要围绕2017年该村辣椒种植业成本与效益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当地被调查农户存在辣椒种植结构不合理,市场信息不畅通,农业保险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并给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促进种植户的收入增长。  相似文献   

7.
《中国老区建设》2013,(6):33-34
许昌县的河南天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高品质、纯天然、有机、绿色蔬菜和粮食作物的种植、生产、加工、销售,及生态农业开发、农业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专业化企业。该公司"用工厂化的理念管理农业",其蔬菜和粮食作物从播种到采摘再到物流等每个  相似文献   

8.
构建广东农业保险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汴  汤剑锋 《特区经济》2007,219(4):39-41
广东的农业生产面临较高的农业风险,要实现广东农业的稳定发展,必须有完善的农业保险机制做保障。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广东农民的收入增加,广东农业对农业保险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构建广东农业保险体系先要加快农业保险的立法,采用优惠政策来发展多层次的农业保险体系,并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基金,不断创新农业保险的产品。  相似文献   

9.
主要农产品的国际比较竞争优势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WTO后,根据中美签定的农业市场准入规则,粮棉油等不具比较优势的大宗农产品将受到国际市场的较大冲击,肉果菜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这是农业结构调整面临的国际市场环境。1、粮食、棉花和油料粮食属土地密集型产品,国内粮食生产形势将面临国际市场的压力。但对不同的产品所受影响不同。粮食作物中小麦受影响最大,其次为玉米,大米受影响最小,棉花和豆油受影响也较大。由此,粮农收入将受到明显的抑制。(1)小麦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一直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2-30%和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0…  相似文献   

10.
董瑞芝 《乡镇经济》2009,25(6):116-119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地位,而农业又是一个弱质产业。通过农业保险可以稳定农业收入,促进农业产业化,均衡国民收入再分配,确保农业资金、技术,人才的投入,促使农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农业保险在稳定农业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在肯定我国农业保险取得的成绩的同时,分析了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据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董事长梁敏先生介绍:“中国农业保险自1982年开始恢复,到高峰期的1992年,农业险保费收入达8,2亿元,但赔付率高达116%, 完全是亏本经营。从1996年起,农业保险规模逐年萎缩,2001年农业保险规模跌到20多年来的最低谷,农险保费收入仅3亿元,占保险业总保费的0.14%,农业保险深度仅为0.02%,是近20年来下滑幅度最大的一年。全国2.3亿农户,户均保费不足2元。”是什么原因造成现在这种局面呢?记者以电子邮件形式采访了梁敏先生。充满曲折的中国农业保险“这主要在于中国农业保险存在六大缺失”,梁敏先生这样在电子邮件里答复,“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先从其发  相似文献   

12.
农业保险的对象段秀阁"农业保险"是以各种农作物,森林,经济林,家畜家禽,水生动物等为保险的一种保险,属于财产保险范畴。农业保险按保险对象可分为:(1)"生长期农作物保险"。是以处于生长期的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棉花、烟叶等经济作物及其它植物为保险的一...  相似文献   

13.
<正> 转移价格是企业市场交易内部化的必然产物。正确运用转移价格,不仅可以合理调节内部经济关系,规避公开市场缺陷,减少生产经营风险,而且能够降低交易费用与成本,优化配置资源,实现经济效益最佳化。本文拟从如何确定和如何正确运用转移价格两个方面对转移价格作一探讨。一、制定转移价格的原则转移价格又称为转让价格、调拨价格或划拨价格,是指同一组织系统内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子公司或分公司彼此之间进行内部交易时采用的价格。非跨国公司的转移价格是以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制定的。在不存在外部市场的条件下,中间产品的转移价格由企业按照NMR_E=MC_T(NMR_E为最终产品的边际收入减最终产品的边际成本,MC_T为中间产品的边际成本)的条件确定。在有完全竞争外部市  相似文献   

14.
发展农业保险的主导思想及政策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现阶段农业保险的发展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和市场力量。利用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进行补贴是国际惯例,也是WTO规则所允许的“绿箱政策”。农业保险应该选择财政补贴下市场化经营的发展模式。国家对农业保险的补贴应该在10年内逐步达到农业生产总值的1%左右。农业保险应该成为农业自然灾害救助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对农民进行转移支付的重要渠道。在推广农业保险的过程中,可适当推行强制投保。  相似文献   

15.
张祖荣 《改革》2012,(5):132-137
农业风险的特殊性导致农业保险的高价格。农业保险的高价格与农户的低收入,使农户对农业保险缺乏有效需求。农业保险的外部经济特征和准公共物品属性减少了农户投保的激励,进一步削弱农户的有效需求,从而形成政府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农业保险在保障农业再生产顺利进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特殊功能和作用,凸显政府比农户更需要农业保险。政府应承担农业保险发展的主导责任,从立法、经济和行政等方面予以支持。  相似文献   

16.
单纯依靠财政直接补贴并不能促进农业发展,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依靠农发行的农业政策性金融行为来改善农业生产禀赋素质。发展现代农业,加剧了农业风险,农民不但要承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还要承受来自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价格风险。农业政策性保险是政府对农户的产量风险和价格风险给予补偿的必由之路。农业政策性金融即包括农发行的金融支农行为,也包括农业政策性保险。实施农业政策性金融行为是政府支持与保护农业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自然灾害频繁和严重的张家口地区为代表,通过农户实地调查,应用定性描述和二元选择模型(Logistic模型)定量估计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户保险消费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认为,影响农户保险消费意愿的主要因素有收入、耕地面积、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农业保险的了解程度等。  相似文献   

18.
农业保险是服务于国家粮食安全需要的重要措施。本文对山东省农业保险的现状进行分析,利用软件SPSS16.0以相关分析法通过分析1998-2011年山东省农业财政支出和农业保险收入的数据的相关性,得出农业财政支出与农业保险呈正相关的关系。并依此为山东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广东农业保险近年来保费收入和理赔支出呈急剧下降的经营现状出发,指出农业保险经营处于"需求有限、供给不足"的市场失灵状态。通过对农业保险准公共物品和正外部性特征、信息不对称等方面进行经济学分析,探讨政府介入农业保险经营、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再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蔡超  孙倩 《特区经济》2014,(2):141-143
本文依据农业保险促进农业产出的理论基础,选用1985-2012年河北省农业保险费收入和农业GDP的年度数据,做了实证检验。得出的结论是:河北省农业保险费收入和农业GDP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回归结果也表明二者相关性不大,甚至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也即农业保险促进农业产出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然后分析了原因,并从农业保险的角度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