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牧仁 《中国邮政》2003,(7):30-30
国家邮政局启动绿卡软件版本统一工程,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由于起点高、难度大,该工程面临的任务艰巨而复杂,因此,从上到下都必须充分认识、理解绿卡软件版本统一工程的意义所在,达成共识,协同作战。一、以人为本,做好技术与业务的结合在绿卡软件版本统一工程中,将需求分析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是工程实施的关键环节,因此,解决好业务与技术结合的问题就成为工程的首要任务。首先,要加强沟通与交流,提高自身能力。这些基础条件是必须的,但不能仅仅局限于开个会、讨论个意见。技术人员、业务人员都要提高文字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2.
从为绿卡小中心建设提供决策参考出发,通过对邮政金融计算机网整体结构的阐述, 就绿卡小中心在绿卡工程中的位置、作用、特点、功能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同时利用了量化指标 进行研究,提出了方便邮政储蓄,降低通信费用的具体措施和方法,进而实现绿卡工程的规范 化、标准化。  相似文献   

3.
做到四个“加强”使“绿卡工程”发挥更大的作用济南市邮政局毛德华·技术交流·在省、市局各级领导的重视、关心、支持和有关方面的大力协助下,经过工程技术人员的艰苦努力,济南市邮政局的“绿卡工程”较好地完成了一期工程建设任务。目前,二期工程建设已经开始。“绿...  相似文献   

4.
邓联 《中国邮政》1998,(3):22-23
“绿卡工程”市、县联网方案的思考苏州邮电局邓联随着“绿卡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联网运行的城市和网点也不断增多。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联网的城市还太少,而且联网网点大都集中在城市,县级网点较少。因此,加快县级网点进入绿卡本地网的步伐将成为绿卡建设城市...  相似文献   

5.
夏鹰 《中国邮政》2001,(5):22-23
一、绿卡工程建设历程回顾 1.绿卡工程的启动 1993年,在国务院有关部委的组织领导下,“金卡工程”的建设迅速启动,确定在全国12个试点城市建设金卡交换中心,实现各银行卡网络的互联互通和银行卡的跨行交易。面对这一新的形势,1993年下半年,原邮电部决定,充分发挥邮电优势,利用分组交换网,建设邮政储蓄计算机网络系统工程,实现通存通取,以方便、优质的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绿色为邮电行业的标志色,因此该工程简称为“绿卡工程”。 当时为绿卡工程下的定义是:绿卡工程是国家为适应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邮政》2005,(3):19-19
为进一步丰富邮政储蓄绿卡业务功能,拓宽中国邮政金融服务范围,国家局在31个省(区、市)顺利完成邮政储蓄统一版本系统切换上线后,及时组织了对储蓄统一版本应用软件的升级改造,增加了邮政储蓄绿卡在国外ATM取款、POS消费功能,并于今年2月5日首先在河北、山西、内蒙古等17个银联纵联省(区)开通了邮政储蓄绿卡新加坡、泰国、韩国及香港、澳门5个国家及地区的ATM取款、POS消费业务。  相似文献   

7.
关于“绿卡工程”建设的三点认识北京市南区邮电局徐学明“绿卡工程”是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实现电子货币大范围流通而实施的全国邮政储蓄计算机联网技术改造工程,是邮政实现“四网两机一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94年下半年开始,“绿卡工程”的建设已在相...  相似文献   

8.
关于加快﹃绿卡工程﹄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天津市﹃绿卡工程﹄办公室一、如何理解和把握金融电子化系统的开放性和先进性自1994年启动建设以来,“绿卡工程”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在相关技术单位的支持下,整个工程吸取了银行金融电子化的建设经验,参照国外大型...  相似文献   

9.
“绿卡工程”主机处理能力测试初探一、问题的提出在“绿卡工程”建设中,已经出现这样的情况:某城市中心刚刚投入运行不久就提出了扩容的要求。一般来讲,随着用户数的增加应对硬盘进行扩容,随着每日交易量的增加应对CPU进行扩容。但目前很多城市的用户数和日交易笔...  相似文献   

10.
宋松 《中国邮政》1998,(5):19-19
浅谈ATM机在﹃绿卡工程﹄中的联网方式贵州省邮电管理局宋松自动柜员机(ATM)是金融计算机网的智能化终端。随着邮政储蓄计算机网建设的不断深入,ATM机在邮政储蓄计算机网中运用得越来越普遍,正逐步向规模化方向发展。下面就ATM机在“绿卡工程”中的联网方...  相似文献   

11.
“绿卡工程”的建设,使得邮政储蓄业务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公众,同时使邮政储蓄业务具有了较强的竞争能力。邮政、电信分营之前,“绿卡工程”是由“邮电局”建设的,通信线路是“公免”线路,通信费用没有计入邮政储蓄的成本,所以也用不着考虑通信线路的类型和费用。但...  相似文献   

12.
梅国鑫 《中国邮政》1998,(10):24-25
“绿卡工程”(即全国邮政储蓄计算机联网技术改造工程)自1994年开始建设,到今天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随着邮政金融计算机系统的不断建立和扩充,保证邮政金融计算机系统安全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下面笔者结合几年来从事“绿卡工程”建设的实践,就如何提高“绿卡...  相似文献   

13.
从1993年原邮电部决定在全国进行“绿卡工程”的建设算起,短短的数年里,“绿卡工程”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网络遍布全国,连通网点5738个,可在近50个中心城市实现异地联网。但是,随着建设的深入,目前,“绿卡工程”已开始面临扩容的问题。下面就此谈点个...  相似文献   

14.
经过几年的建设,“绿卡工程”已形成了一定的网络规模,如何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优势,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将就如何利用“绿卡”网络发展实时代理业务谈点认识。一、代理业务现状以南京为例,目前邮政储蓄代收电话费、代扣集邮预订款等代理业务都采用预约方式处理...  相似文献   

15.
邮电部重点技术改造工程——“绿卡工程”已进行了三年多,第一期五十一城市邮政储蓄主计算机中心都已建成.并通过北京部清算中心构成全国邮政储蓄计算机网通存通兑系统,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30个省市、46个城市中心、遍布全国300个市县、5.1300个网点.1,300台ATM机联网运行.“绿卡工程”已经不是简单地使用机器代替手工劳动.而是邮政储蓄通存通兑的大网络,遍及全国960N平方公里的范围,  相似文献   

16.
程彬 《中国邮政》2003,(3):38-38
犤情况介绍犦商人胡某因业务关系长期往来于A、B两地之间。2002年年初,他想把4万元货款从老家(A地)汇去B地,于是就去A地邮局询问有关汇款业务的情况。储蓄员非常热情,推荐他办理一张邮政绿卡,并告知可以把存折留在家中,只需随身携带绿卡。如果以后需要汇钱,只要让家里人将钱存入家中的存折,就可以凭绿卡在异地隔天取款,而且手续费比汇款低。胡某听后,觉得既方便又划算,当即开了户,办理了一张邮政绿卡,并将4万元货款存入邮政绿卡中。不久,胡某便前往B地经商。2002年4月25日,胡某因第二天需要交货款,就去B地…  相似文献   

17.
沈全林 《中国邮政》1997,(10):20-21
关于做好绿卡工程前期工作的认识沈全林目前,全国已经有50个城市(地区)进行了邮政储蓄计算机联网技术改造工程(以下简称“绿卡工程”)的建设,由于受区域、业务、规模和管理等方面的制约,建设的速度和周期相差很大。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出现,下面对“绿卡工程”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乌鲁木齐市“绿卡工程”的建设,我们对应用软件开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面,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此作一些探讨。一、开发过程各阶段应注意的问题“绿卡工程”应用软件属于大中型软件,在开发过程中,我们遵循大中型软件开发规范的要求,将其分成8个阶段:可...  相似文献   

19.
陈海舟 《中国邮政》1998,(10):26-28
一、前言在“绿卡工程”中使用销售点终端(POS)是邮政储蓄电子化进一步发展的体现,是“绿卡工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邮政金融来讲,建设POS系统,开发转帐消费业务已是迫在眉睫的事。1997年末,江苏省“绿卡办”将开发新业务的工作重点转向了POS消费功...  相似文献   

20.
林东  李毅 《中国邮政》2000,(6):26-27
“绿卡工程”自实施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适应业务的发展,国家邮政局决定对原有的网络结构进行重大调整,即全网设一个全国中心、31个省中心,全国中心直接连接省中心,省中心直接连接市县接入点,全省帐户信息集中存放在省中心。考虑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