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允价值会计对我国上市证券公司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会计成为争论的焦点.本文回顾了公允价值会计对于金融危机中美国投资银行的影响,指出应该更关注公允价值会计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了公允价值对于我国上市证券公司资产负债以及收益的影响.指出公允价值计量的收益提高了证券公司财务报表的波动性:基于此.对比了美国投资银行与我国证券公司业务以及公允价值会计影响的不同:最后,文章提出我国证券公司采用公允价值会计的建议以及信息披露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为了同国际形势接轨,我国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新的综合计量属性,既满足了中国目前经济活跃市场的需求,又同时兼具可靠性与相关性。但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必定会改变资产结构,优化财务报表。企业可以同时增强管理提高效益,也可能趁此机会粉刷财务报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的16家银行2009年的财务报告为样本,基于描述性统计,研讨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上市银行财务报表的影响,即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上市银行财务报表的影响比预期较小,但从绝对数和单个银行的角度看,公允价值计量对个别上市银行的财务报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财政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的一大亮点就是公允价值计量的大量应用.公允价值应用将加剧财务报表的波动,固有波动属于真实的经济波动,财务报表应予以客观反映;估计误差波动、混合计量波动则属于不利波动,准则制定者应该通过提供公允价值计量指引及加大公允价值计量运用范围加以规避.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公允价值计量对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和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影响,分析在当前的经济危机下国际货币体系对外币业务影响,最后分析得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将会成为今后会计计量的主流。  相似文献   

6.
自1993年5月FAS115文件允许管理者按准则要求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部分金融资产(或负债)以来,世界上对公允价值的争议一直不绝于耳。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更是把公允价值计量推到了风口浪尖。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双重计量模式下我国财务报表存在的显著问题,并在财务报表列报"初步意见"和众多国内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财务报表列报的内容及格式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7.
祁开然 《财会通讯》2011,(11):24-26
本文回顾了公允价值会计对于金融危机中商业银行的影响,指出公允价值并不是金融危机的原因;公允价值计量的收益提高了商业银行财务报表的波动性;发现公允价值会计与资本充足率、银行监管以及其与金融工具信息披露、资本市场有效性之间存在相关性,公允价值会计对我国商业银行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新的综合计量属性,既满足了中国目前经济活跃市场的需求,又同时兼具可靠性与相关性。但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必定会改变资产结构,优化财务报表。企业可以同时增强管理提高效益,也可能趁此机会粉刷财务报表。  相似文献   

9.
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可以更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的现状,能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然而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大部分上市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采取了回避的态度。本文在分析影响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选择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上市公司推行公允价值计量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公允价值在经历了引入、回避和应用等几个阶段后,在现行的会计准则中,我国已将公允价值当作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并且在生物资产、金融工具、企业合并以及债务重组等具体性的会计准则中使用了公允价值,这就使得企业的财务报表可以更加公允、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因此,探讨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已经成为近年来财务工作者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上市银行2010年的年报数据,分析我国上市银行公允价值计量对财务报表产生的影响,对比和分析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比重、公允价值变动对净利润和股东权益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2.
一、管理用财务报表对通用财务报表的改进 (一)管理用财务报表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 通用财务报表中采用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双重计量模式,这种对经济业务不区分而采用双重计量模式的做法,降低了财务报表的可理解性,增加了会计信息使用者获取有用信息的难度,降低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相似文献   

13.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的规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可以选择成本模式或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者来说,公允价值模式更具决策相关性;而对管理层来说,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特定情况下可改善财务报表的资本结构,实现特定的目的。究竟哪种计量模式更受管理层青睐?本文结合管理层的动机和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经济后果,分析了上市公司更偏好成本模式而非公允价值模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自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1991年10月正式着手制定有关公允价值确认与计量的财务会计准则以来,公允价值会计在美国及世界主要国家引起了激烈争论。支持和反对公允价值观点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歇。支持者认为历史成本财务报表不具有相关性,因为它不能为投资者提供与当前价值相关的信息。公允价值反对者则认为,公允价值会计是对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属性的现行会计模式的极端背离。公允价值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不具有可靠性,因为这些信息并非建立在正常交易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5.
公允价值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爱华 《会计之友》2008,(32):81-82
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经济环境和风险状况的变化以及企业自身信用的变化,都会引起财务报表的波动,本文就公允价值如何影响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以及其存在的利弊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现行会计准则准许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可选择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不同模式下,集团内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抵销项目和方法不同。本文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相关合并抵销项目进行分析研究,给出了其合并抵销处理的方法,以期对企业集团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公允价值计量作为国内外会计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对探索会计发展趋势,完善会计理论,促进会计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建设都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而且作为一种计量属性其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因此本文针对与公允价值计量有密切关系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即可靠性和相关性特征进行分析,结合上市公司从2007年2009年之间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情况得出了公允价值计量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相关结论,并对上市公司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提出建议。目前我国与国际经济交往越来越密切,国内会计有关规定与国际惯例已近趋同,学习与借鉴国际关于公允价值的最新研究成果,正确合理地运用公允价值,适时地认清公允价值和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不仅使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更加规范透明,而且有利于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和发现公司的内在价值,也可以促使上市公司提高自身的质量,从而提高资本市场的价值,同时也更加有利于国内国外经济的发展与融合。  相似文献   

18.
公允价值计量问题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使公允价值计量开始成为实务界关注的重要会计问题。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论证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产生、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并针对我国的现实情况提出了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步瑞 《现代企业》2014,(7):70-71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方法可以采用成本模式与公允价值模式,在房地产市场比较成熟、能够满足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条件的情况下,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方法可从成本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该计量模式的转换属于会计政策的变更,此会计调整事项引起的纳税问题及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是会计政策变更业务处理中的难点,本文通过例解分析纳税问题及其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调整.  相似文献   

20.
我国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有多项具体准则涉及到了公允价值计量的模式,它的重新引入,对我国企业的财务报表产生了结构与披露内容方面的双重影响.因此,本文将着重于探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允价值计量实施过程中所造成的实际影响,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公允价值应用举措,以能够进一步扫除公允价值在实际应用中所遭遇的各种困难与障碍,提升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推动其不断的完善与发展,从而让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尽快与国际会计准则实现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