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也是福建省从“保增长”向“调结构”转变的战略选择。福建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面临政府角色定位、国有企业改革、技术研发引进、相关体制变革和人才结构优化等重大挑战。“十二五”期间福建省要在考量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划和自身产业基础之后,认真研究国内外产业发展趋势,制定科学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2.
“十二五”是南宁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是提升南宁市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必将引领未来南宁市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方向。文章分析了区内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形势,就南宁市“十一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评价,勾画出南宁市“十二五”甚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思路,指出了发展重点与方向,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承载了稳增长和调结构的重要使命。但当前,战略新兴产业的某些行业也出现了无序竞争及产能过剩等一些问题。因此,支持和引导战略新兴产业健康发展,积极融入第三次工业革命,需要深刻认识战略新兴产业的特点和规律。战略新兴产业是创新驱动型产业,换句话说也是高技术产业,是技术不成熟的产业、技术在不断进步的产业。战略性新  相似文献   

4.
加快推进产业升级,是中共宁波市委提出“六个加快”发展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时期,加快推进产业升级,是今后宁波实施产业创新转变发展方式主抓手和突破口,并将贯穿于“十二五”发展全过程。明确重点,合理规划,以产业竞争力提升统筹传统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产业升级是一个动态的演进过程,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也是一种相对关系。新兴产业走过一定的时间路程,就会变成传统产业;而传统产业经过新生和炼狱,也会变成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5.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及四川省“十二五”时期经济建设的重点,是国家及地区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新的历史时期,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是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完善的科技支撑体系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首先界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科技支撑体系的内涵,其次分析了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支撑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构建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高新区》2011,(10):33-33
“十二五”期间,河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将生物医药产业培育成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石家庄市委、市政府也明确要求举全市之力做大做强生物医药产业,尽快形成现代产业支撑体系的最重要载体和第一主导产业,发挥石家庄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优势和产业特色,建设河北省(石家庄)高端医药产业园,培育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地。  相似文献   

7.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机制研究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国内的学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区域发展状况和战略选择,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机制的研究十分少见。本文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和内涵出发.通过分析产业的形成需求及基础条件.从而引申出产业的形成机制路径.同时以光伏产业的形成为例为区域发展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有效思路。  相似文献   

8.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立足当前渡难关、着眼长远上水平的重大战略选择”,要“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来选择与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本文通过分析天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和优势,介绍了天津市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工作设想,进而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大力发展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五’期间。江西省将大力发展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到“十二五”末,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占全省工业总量的一半以上,形成江西发展新的的增长极,构筑江西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脊梁。  相似文献   

10.
朱敏 《中国经贸》2013,(13):85-85
在《“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承载了稳增长和调结构的重要使命。但当前,战略新兴产业的某些行业也出现了无序竞争及产能过剩等一些问题。因此,支持和引导战略新兴产业健康发展,积极融入第三次工业革命,需要深刻认识战略新兴产业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1.
郗舟 《中国高新区》2012,(2):128-130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为什么要着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因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科技经济制高点,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它不仅对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且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一个国家要保持充满活力、持续向上的发展态势,关键是要跟上世界科技革命和新兴产业发展潮流,不断形成经济发展新的战略支点。上世纪40年代以后,以电子技术、航空航  相似文献   

12.
励永惠 《宁波经济》2011,(11):15-16
2011年是“十二五”旅游发展的开局之年,也是宁波旅游转型发展的提升之年。宁波市旅游局局长励永惠指出,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十二五”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围绕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两大战略目标,全面融入市委“六个加快”战略步骤,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发展促转变、以转变谋发展,大力加强产业融合、着力推进产业集聚、全力拓展旅游市场,努力提升产业品质,加快推进旅游经济强市和长三角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建设,切实为“十二五”旅游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相似文献   

13.
徐代明 《改革与战略》2012,28(11):49-52
产业融合是当今国际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进作为产业重要发展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文章认为,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有效模式,应尽快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共识,破除产业融合发展障碍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探索科学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模式来实现两者的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4.
《宁波经济》2010,(6):M0001-M0001
近日,我市初步确定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电子信息新产业、海洋高技术、节能环保、生命健康、创意设计等八大产业作为近期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将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十二五”时期工作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15.
《天津经济》2010,(12):81-81
本刊2011年征稿重点是,紧紧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天津"十二五"规划为主线,特别重视和优先采用下述方面的高质量稿件: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经济发展协调性和竞争力;2.如何加快发展服务业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高端产业高地,形成与天津城市地位相匹配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6.
马欣 《中国经贸》2011,(22):7-8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十二五”期间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确保国内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战略重点。但因尚在成长培育期,受到发达国家的强大冲击。本文试图以新能源产业为例,就建立新兴产业安全保障机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能源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未来经济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将培育新能源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作为经济发展决策的重要举措.我国在"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中就将新能源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支持发展,湖南省在《新能源产业振兴实施规划(2010-2020)》中提出,要将新能源产业作为全省培育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8.
以产业发展导向为目的的政府引导基金对产业结构升级、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有裨益.目前,辽宁省金融业并没有充分发挥资源配置功能,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渠道不畅问题突出.政府引导基金支持辽宁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撬动民间资本、 形成产业导向示范效应的有效手段.辽宁省政府应逐步引导基金流向优势新兴产业,并不断完善政府引导基金的绩效评价和风险防范体系,使政府引导基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发挥最大的效用.  相似文献   

19.
天津的"十二五"规划明确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国家和天津的重要战略,这关系到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口,是各国应对金融危机,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的战略措施。认真实施中央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方针,突出发展具有天津特点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八大新兴产业。减少重复、避免落后、发挥优势、形成重点,争取创造新的制高点,力争成为发展新兴产业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20.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现阶段我国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发展措施不完善,且相关法律制度和行业监管滞后性明显,很多重点产业很难维持"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水平。因此在"十三五"期间,我国必须注重思路与模式的创新,进而以新思路推动我国战略性产业的发展与壮大。文章简要概述了"十三五"期间我国战略性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战略牲新兴产业发展的措施,以期能保证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