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2 毫秒
1.
“奢侈品就是外国人的专利吗?我们就是要做自己的奢侈品,让自己人和外国人都收藏。”随着高端白酒价格的节节飙升,茅台、五粮液等品牌纷纷避谈“奢侈品牌”之时,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泸州老窖”)总经理张良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却坦然表示,泸州老窖就是要做白酒中的奢侈品。  相似文献   

2.
蔡永飞 《西部论丛》2008,(10):72-73
据报道,目前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年销售额已占全球市场份额的侣%,是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商务部预计,到2014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占全球总量的23%左右。在上海、北京等中国一线城市,奢侈品商店确实越来越多,世界上公认的顶级奢侈品品牌,已经有八成在中国设了“分号”。据世界奢侈品协会统计,2007年中国人的奢侈品消费已经达到80亿美元,  相似文献   

3.
2011年,三亚。在这里,秦奋和笑笑的“试婚”将错就错;在这里,奢侈品开始免税了;在这里,大S和汪小菲的婚礼成为明星与奢侈品的焦点;在这里,有着“国际旅游都市”的品牌与理念;在这里,奢侈品之都正在成形。  相似文献   

4.
信息动态     
《沪港经济》2014,(11):128-128
John Lobb鞋品护理的艺术日前,10hnLobb于上海新天地朗廷酒店举行的“英伦奢华·专属邀约”盛会中,现场演示“鞋品护理的艺术”及定制流程,让与会者能够领略英国顶级手工艺和高级定制奢侈品的无限魅力。这次的活动是为英国奢侈品在中国市场做推广,而绅士鞋履品牌John Lobb的专场,特别营重在“鞋品护理的艺术”。品牌在会中强调,顶级的奢华不在于买厂多少定制鞋,而是一双精心定制的鞋履可以跟随拥有者多少时光,并且在岁月洗礼后,散发出怎样迷人的质感。这一步一步穿着保养的细节习惯培养,恰如练成一个英伦优雅绅士的步骤,也更勾勒出顶级奢侈品的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5.
今年初以来,多地启动“单独二胎”政策后,童装行业反应迅速,同内外服装品牌纷纷布局中国市场,从Gucci、Armani等奢侈品大牌到森马、安踏等国产休闲运动品牌,都急忙发力童装,要么在店中开辟童装区,要么干脆专为童装打造新品牌。  相似文献   

6.
10月11日,第二届上海国际顶级私人物品展开展,由于上一届展会创造了3天成交2.5亿元的惊人成交额,今年许多品牌不请自来,参展品牌数由上届的40个增加到70多个,且均为国际豪门品牌。11月2日,中国奢侈品峰会就要开幕,全球奢侈品行业先驱将扎推上海,审视与权衡市场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病毒侵袭欧洲奢侈品业!我们有生之年从没有见到过这样的场景!"奢侈品行业负责人Luca Solca日前在社交网络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由于欧洲新冠肺炎疫情扩散,奢侈品市场正面临断崖式下跌危机,面临前所未有的至暗时刻。绝大部分奢侈品牌已经发布盈利预警并下调营收预期。  相似文献   

8.
中国首家平价钻石上市品牌“全城热恋钻石商场”成都首家主力店于4月20日正式开业,位于成都绝对核心的天府广场富力天汇商场三层。据悉,全城热恋钻石商场首创“奢侈品快消”概念,在这里的消费者能以低于市场平均价一半的价格把同级别的钻石带回家,圆你的钻石梦.  相似文献   

9.
“奢侈课”     
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北大又出新闻了,或者你也可以叫它娱乐新闻。北大弄了个“奢侈品”培训班,上课15天,学费89000元,平均下来就是一天6000元。本身的目的就是给学员教授有关奢侈品的内容,培训班本身就成了一种奢侈品,这叫“有教有类”,或者时髦点,就叫“情景教学”。  相似文献   

10.
黄迪 《中国西部》2013,(1):104-107
成都,一个被称为“来了就不想走”的休闲城市,一个被认为“快发展,慢生活”的消费城市,这个曾经以安逸享受文明的中国两部名城如今又多了一个标签——“中国奢侈品消费第三城”,仅次于北京、上海。然而,奢侈品市场繁荣的背后,是2012年成都2180元的平均月工资,是本士品牌培育的缺失。在这样的对立和矛盾中,我们采访了西南财经大学纪尽善教授和西南交通人学叶乃沂教授,两位教授研究领域不同,关注同一个问题的角度也小一样,但是都从专业方向解读了奢侈品消费第三城的喜与忧。  相似文献   

11.
在欧洲,消费奢侈品的“主力”是40多岁的所谓“中产”,而奢侈品的中国区老总们则表示,这个群体在中国要年轻得多,以30多岁年轻人为主。欧洲女人闲暇时喜欢晒太阳喝咖啡,亚洲女人闲暇时则最爱逛街购物。奢侈品曾在上个世纪的日本女人身上发现了这种狂热,现在,这个火种在中国年轻人  相似文献   

12.
刘旭 《中国西部》2012,(1):124-137
近日,有关贵州茅台酒欲申报奢侈品资格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中国奢侈品本土战略》一书的作者、对外经贸大学奢侈品研究中心研究员杨清山指出,奢侈品有七大特征:富贵的象征、彰显高级美感、个性化突出、定位专一性、大众距离感、历史声誉价值、顶级品质的代表。在他看来。白酒是中国的奢侈品典范。中国白酒到底是否适合走“奢侈品”之路,本期栏目将针对西部的几大白酒品牌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2010年,奢侈品界一个重要现象是高端品牌纷纷告别“北上广”,开始挺进内陆,疯狂“下乡”。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信息》2010,(5):F0002-F0002,1
欧洲的王公贵族曾以拥有中国的瓷器为荣耀,但现在国际市场上中国陶瓷意味着廉价货。在作为奢侈品的高端品牌陶瓷行列中,少见中国货踪影。  相似文献   

15.
《港口经济》2008,(8):62-62
今年7月,上海启动“上海品牌园区”推选活动,计划从国家级、市级开发区、物流园区、特色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中,推选产生“上海品牌园区”、“上海品牌建设优秀园区”,进一步提高上海开发区品牌建设的水平。“品牌园区”的标准包括6个方面:综合效益和运行质量、资源利用和节能降耗、环境改善和生态保护、功能配套和服务质量、品牌战略和科技创新、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顶级奢侈品延续"高姿态",轻奢主打"性价比""当时完全就像是占地游戏……你只需要尽快建立起品牌知名度就可以赚钱,但是现在,蜜月期已经结束了,西方品牌在进军中国市场时,要迎合世界上最挑剔的消费者。"2014年5月15日,4A广告公司副总裁David Roth向《中国经济周刊》如是感慨。DavidRoth服务过许多奢侈品牌,亲眼见证了中国奢侈品市场从零开始到成为全球最爱,再到如今让许多奢侈品大牌“爱恨交加”的历程。  相似文献   

17.
蒋兰兰 《新财经》2011,(7):26-27
奢侈品脱离高贵的欧洲血统,接受亚洲基因,注入"中国元素",这是奢侈品行业史上波及面最广泛、最具争议的大事件。长期以来,奢侈品牌对于中国有两种态度:有人又爱又恨,有人漠然视之。但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它们必须改变对中国市场的态度了。但对奢侈品牌来说,"脱欧(洲)入亚(洲)"是否为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8.
国内奢侈品品牌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营销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主要介绍了奢侈品品牌的概念与特点,进而分析奢侈品品牌的发展规律和国内奢侈品品牌未来的发展方向,对发展国内奢侈品品牌以及营销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奢侈品消费的大市场,但是中国奢侈品贸易依赖于进口.这是由于中国缺少本土奢侈品牌,并且中国消费者大多选择国外奢侈品牌,甚至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去境外购买奢侈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国对国外奢侈品品牌的依赖.而中国消费者在境内外的奢侈品消费呈同步增长状态,不是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因此要发展中国奢侈品贸易,需要中国奢侈品走出去并进行自我品牌培育,包括以下步骤:首先要了解奢侈品的消费心理,其次要了解奢侈品品牌的内涵和特征,再次最重要的是在中国的烟、酒、高档服装、珠宝、化妆品和皮具行业发挥优势,挖掘潜力,打造本土品牌.  相似文献   

20.
经济繁荣成就了30万富翁对于奢侈品的需要一一有人认为,中国需要的不仅仅是石油,还有奢侈品。“中国制造”是美国人已经习惯的标签,其实中国也需要买进一些东西。这就是伴随中国经济增长而逐渐增长的奢侈品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