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的一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农民工已经日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规模巨大的特殊社会群体。他们为城市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却一直无人问津,从建立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现实意义以及具体的设计方面,对城市农民工这个特殊社会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探讨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张展必 《民营科技》2009,(1):112-112
城市农民工为城市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却一直无人问津。因此,对城市农民工这个特殊社会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探讨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日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规模巨大的特殊社会群体。他们为城市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却不容乐观。以社会公正为理念、以搭建社会保障城乡整合的制度桥梁为目标,坚持切实可行的操作原则,建立完备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健 《民营科技》2011,(5):131-131
在新一届的两会中,社会保障问题再次成为热点",让农民工群体的声音更响亮"的呼吁将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问题提入人们眼前。农民工是社会发展衍生出的新型群体,他们工作在城市体层、流动性大。常年工作在外使他们变得既不属于城市也不属于农村。这种尴尬的境地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例如子女教育、基本生活保障、医疗保障、养老保险等等。农民工作为一个人数众多的群体、作为一个为城市做出巨大贡献的群体,他们的生活水平如何,切实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必须要了解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研究问题所在,并提出科学的解决措施,使社会成员平等地享受权利。  相似文献   

5.
公平是现代社会首要的和基本的价值取向,是现代社会进行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的基本依据。社会保障正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一种调节器、润滑剂。现阶段全国有1亿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他们为城市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由于各种原因,他们现在还游离在社会保障的安全网之外这不仅严重的阻碍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也不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更有违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原则。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城乡二元体制的松动,农民开始到城市中务工经商,从而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农民收入的增长、城市化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民工作为产业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他们在为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中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却遭受着极不平等的待遇。农民工应有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将影响到他们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影响到农村及城镇的经济发展,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因此,农民工问题己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本文主要就农民工在和谐社会环境下劳动就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做出了相应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这个特殊群体,为城市的建设发展做出了不可抹灭的贡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80年代后出生的农民工逐渐替代他们的父辈去建设着这个城市,同时也耕耘着他们的未来。然而,他们同父辈一样,在融入城市中存在着种种的困难和障碍,社会保障权益缺失是当前诸多涉及新生农民工问题的症结所在。如前段时间富士康的连跳,杭州苹果的正己烷等侵害新生代农民工利益的事件,给我们的社会带来的不仅是种警示,更是对加强和完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相关制度的呼唤。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是我国户籍制度下随着制度变迁和社会转型而出现的特殊群体,农民工为推动我国城市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城镇务工过程中他们的社会保障权益始终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这不仅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和谐因素,也必然影响经济的平衡快速发展。因此,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农民工自身权益势在必行。本文以此为目的探讨了农民工目前社会保障权益面临的困境,以及针对现有困境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加速推进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促使了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流动,这些青壮年逐步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增添了强大的驱动力。但农村流动人口与城市中的社会融入情况存在着严重脱节问题,他们的社会权利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因此,解决好流动人口的贫困问题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城市农民工。他们在城市务工,却是农村户口;他们的规模日益庞大,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却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探究城市农民工弱势地位的现状、原因和对策分析,对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今社会,流动人口已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群体,但在社会保障制度的享有上,他们却远远低于城市居民。完善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兼顾效率和公平。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现状,分析了完善流动人口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以及完善流动人口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今天,大量来自五湖四海的农民工在城市中挥洒汗水,为城市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城市少不了他们,但在紧凑、浮华的城市生活中,他们却往往由于经济的困窘而居无定所、因为文化的冲突与差异而心无归宿。我们该如何回报他们的付出、如何在城市中给他们一个"家"来体现城市对广大农民工的关怀?"农民工之家"应当如何构筑?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和乡村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断涌出的“农民工”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性特色。受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影响,而且他们所从事的强体力劳动实际上是对他们劳动力的掠夺性开发,中国的农民工转移呈现出青年农民工阶段性转移的特征,即青壮年时外出务工,中老年时返乡。第一代农民工外出务工的目的十分简单——赚钱以维持生计,满足生活需要,他们对生活多年的农村社区有较强的认同感,返乡之后通常仍然具有农业生产能力。但是对于新生代民工来说,他们对生活的经历远没有他们的父辈那样深刻,同时,对长时间工作生活所在的城市具有感情,为城市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也适应了城市的环境以及生活的方式和习惯,对城市产生了很强的归属感。他们有了更多的生活需求和情感诉求,这也是他们对于城市文明的认可。只是,他们向往城市,却不被城市所接纳;他们的家在农村,却对农村日益疏远。城市新移民能否融入城市,是影响社会安定与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民进城务工就业人数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城市社会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为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城镇化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农民进城务工与计划经济下形成的二元体制的剧烈冲突,使其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他们在就业、社会保障、子女教育、住房与社会服务等等问题上所受到的困扰都对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诱发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发展。[编按]  相似文献   

15.
今天,大量来自五湖四海的农民工在城市中挥洒汗水,为城市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城市少不了他们,但在紧凑、浮华的城市生活中,他们却往往由于经济的困窘而居无定所、因为文化的冲突与差异而心无归宿。 我们该如何回报他们的付出、如何在城市中给他们一个“家”来体现城市对广大农民工的关怀?“农民工之家”应当如何构筑? “汉森.筑觉”杯的参赛选手们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幅蓝图。  相似文献   

16.
当社会经济关系处于和谐稳定发展状态时,社会和谐才有实现的可能。在诸多的社会经济关系中,劳动关系是一种最基本的经济关系。它对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炎着直接、重大的影响。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在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不闪现着他们的身影,相当一部分已经成为城市公民的组成部分。但是,农民工目前普遍存在工作待遇低、生活条件差等问题,其中存在多种原因。对此,我们应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使之与城市居民实现真正平等。  相似文献   

17.
2003年9月份,鞍山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在城区10个街道办事处的20个社区,随机抽取了300户“低保”家庭,进行了入户访问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仍未健全和完善,享受社会最低生活保障这一部分弱势群体的生活仍然存在着较多的困难,他们的就业和思想还需要正确引导,他们正期待着党和政府及社会各方面的援助。  相似文献   

18.
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制度提出挑战:劳动人口减少、财政负担沉重;养老金巨大缺口,老年人储蓄减少;社会救助需求增加;对社会保障需求加大,制约经济的发展;供养比例增大,加重了赡养负担。我们要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以应对“银色浪潮”。  相似文献   

19.
<正>一、城乡发展失衡的原因我国城乡发展的不平衡由来已久。新中国成立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使得农业发展受到严重限制。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和农业、城市与乡村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社会化大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城乡二元经济社  相似文献   

20.
新生代农民工游离于传统农民与城里人之间,他们是城市和农村的"游民",非农非城。本文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