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全国“经济百强县”的几个突出特点自2000年以来,关于县域经济“百强县”的评比,国内有两个最权威的排名。即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评出的中国最发达100名县市、区和《经济日报》与中国区域经济学会评出的我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即“经济百强县”,至今已进行到了第三届。解读2003年全国的“经济百强县”可以看出几个突出特点:一是百强县发展进一步加速。在全国2000多个县域中,百强县域经济总量占总数一半以上,财政与金融占1/4,投资总量占1/3左右。目前全国县级行政区划有2861个港澳台未计,百强县数量不足全国县市的5%,人口不…  相似文献   

2.
10月17日,在国际消除贫困日到来之际,一次饱受质疑的“百强县”评选,意外地将“贫困县”拉下了水。 近日,一个名为“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的机构发布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中国西部百强县(市)”等评比榜单,其中竞出现了17个国家级贫困县。  相似文献   

3.
2006年安徽十强县座次已排定(宁国、凤台、肥西、繁昌、当涂、天长、芜湖、无为、肥东和广德等十县(市)居全省前十位)。这次评出的全省综合十强县评价也采用了全国百强县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因此,这十个走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其反映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是可以与全国百强县作对比的。换句话说,这十强县将是安徽县域经济冲击全国百强县的希望所在。那么,  相似文献   

4.
赵山 《唐山经济》2006,(2):16-17
我市在第五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评比中位居第55位,为下步争先进位、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省政府又将我市列入22个扩权县(市)之一,为我市更快更好地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抢抓扩权机遇,乘势而上,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跨越,关键要从解决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入手,突出“五抓”,努力实现“五个增强”。  相似文献   

5.
《唐山经济》2007,(10):36-36,39
近年来,迁安市坚持以建设“钢铁迁安、中等城市”总揽全局,大力实施“工业化、城镇化、民营化”三大主体战略,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在2005年度全国最发达百强县(市)评比中名列37位,在第五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评比中列43位。连续4年位居河北省30强之首。  相似文献   

6.
7月6日,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揭晓,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前10名中,江苏省占7席。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主任刘福刚介绍,此次将全国县域经济强县的“强县富民”和“科学发展环境”列入评价体系。他说,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强县”和“富民”不统一的问题,如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等工作已经成为新时期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中非常严峻的“约束因素”。  相似文献   

7.
近日发布的“2005全国百强县(市)”名单,80%以上的百强县(市)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其中江苏省昆山市名列榜首。从数字来看,“百强县”无疑是全国县域经济的领跑者。然而这些强县目前普遍经历着土地、水、电、劳动力等要素资源短缺的“成长烦恼”。  相似文献   

8.
百强悖论     
《新西部(上)》2007,(12):60-60
日前有消息传来,2007年的全国“百强县”评选活动悄然取消,何故何因,国家统计局未给出权威解释。国家统计局已连续发布了9届的百强县排名,是我国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综合实力最具权威性的一项统计,自然成为上榜县对外宣传的一张优势名片。从统计资料可以看出,占到百强县80%以上的广东、浙江、山东、江苏等省份,其社会综合发展水平的确走在全国的前列,从而从一个侧面证明百强县的评选结果具有一定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9.
2004年全国第四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中。浙江省占了27席,居全国首位,比位居第二位的省多出6席,其所表现出来的“浙江现象”引人注目。而所谓的“浙江现象”就是指促使浙江县域经济迅猛发展的区域块状特色经济。  相似文献   

10.
《浙江经济》2020,(5):80-80
近日,2020年中国县域经济百强榜在人民日报社发布。浙江18个县(市)上榜,数量仅次于江苏(25个)。注:中国百强县(市)全称为中国县域经济与县域竞争力百强县(市),是对中国县级行政区域以县份、县级市与旗为主,包括部分市辖区的经济综合实力评价。  相似文献   

11.
杜启洪 《走向世界》2009,(34):45-48
“百强县”名单的出炉让经济强势发展的山东又一次成为关注的焦点。在不久前公布的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中,山东占据26席,与浙江并列第二。无论从数量还是位次上,此次山东的“百强县”都比过去有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2.
《西部大开发》2004,(12):13-15
11月10日,第四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评选结果公布,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关注。县域经济在中国社会经济版图中地位重要,全国县域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88%,可以说没有县域经济发展,就没有全面小康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从银川驱车进入灵武,一块醒目的大牌子扑入眼帘,“争做全区县域经济排头兵,争创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作为宁夏第一县的灵武市,正以“豪情创业、激情做事、热情待人”的精神冲刺全国百强县。灵武已经打出了“唐韵、绒都、枣乡、水城、富地”的城市新名片。  相似文献   

14.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 县域经济的内涵:“县”即行政区划名。包括县级市,属行政区划单位“域”即区域,泛指地理空间。“县域”合起来即县的地理空间,也就是以县为地理空间。“县域经济”即以县的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的经济。  相似文献   

15.
<正>宣汉曾是四川省贫困人口最多的县,2020年2月,完成脱贫攻坚“整县摘帽”,今年7月25日,宣汉县成功入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名列第90名。11月8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宣汉县专场,介绍宣汉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这是省政府新闻办首次以单个县域为发布主体举行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30年,浙江县域经济蓬勃发展,不但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而且历年入选全国百强县的数量名列前茅,成为全国县域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浙江从"资源小省"走向"经济大省",县域经济的作用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7.
《唐山经济》2006,(1):27-28,40
近年来,遵化市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深入实施“开放带动、科教兴遵、旅游突破、工业强市、龙企富民”发展战略,扎实推进“三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进程,在第二、三、四、五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评比中分别位居第77、76、61、55位,位次逐年提升,实现了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预计2005年可完成生产总值212亿元,同比增长23.3%;财政收入18.3亿元,同比增长52.5%;固定资产投资55亿元。同比增长37.5‰遵化连续四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给了我们以下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8.
柳林县地处吕梁山西麓、黄河东岸,与陕西隔黄河相望,素有“秦晋通衢”之称,是一个物化天宝、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全县面积1287平方公里,人口30.12万。柳林位列中国中部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第88位,成为全国县域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百县(市)之一。柳林县城高楼林立,山清水秀,抖气河绕城而过,南北两山生态公园郁郁葱葱,充满着生机活力,装扮出县城靓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9.
2007年度百强县评比被悄无声息地取消了。在各类排行与评比盛行的今天,深受关注的县域经济百强榜的消失,让人觉得很是“反常”。而常识告诉我们,一些“反常”事件,往往都包含着值得警醒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10月17日,在国际消除贫困日到来之际,一次饱受质疑的"百强县"评选,意外地将"贫困县"拉下了水。近日,一个名为"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的机构发布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中国西部百强县(市)"等评比榜单,其中竟出现了17个国家级贫困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