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6 毫秒
1.
池塘水质改良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渔民历来有"养好一塘鱼,先要管好一池水"的谚语。随着水产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池塘养殖单位产量也在增大,高温季节既是鱼类快速生长季节,又是鱼池水质难以控制和鱼类疾病高发季节,尤其是精养鱼池如何实现稳产、高效,调控、改良水质已成为该阶段关键问题。一、水质恶化的原因目前的水产养殖已由过去粗放型养殖逐渐改为高密度、名特品种配套的精养型或半精养型。高密度养殖模式势必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保证养殖鱼类安全越冬和来年养殖生产的顺利进行,应加强鱼池的冬季管理。冬季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调好水质和水深水质的好坏及水温是否适宜对鱼类越冬影响重大。保持良好的水质、适宜的水温是提高鱼类越冬成活率的重要保证。在寒冬季节适当提高水位,  相似文献   

3.
春末夏初气温逐渐升高,鱼类活动活跃,食欲趋旺,而此时由于天气变化较大,水温常随天气变化而变化,易导致水质突变。因此这段时间是养殖氩类病害和缺氧泛塘多发季节。做好这一阶段鱼类养殖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养殖成本、龟类成活率、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高低。笔者现根据我县许多养殖户成功经验和结合自己多年从事水产养殖经验,谈谈这一阶段鱼类养殖管理技术及应注意的关键问题,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一、及时换水池塘水质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水质好坏直接影响到养殖鱼类的健康和成活率。池塘水质经整个冬季的越冬生产管理,各有关理化因子会发生变化,尤其是肥水塘或大水面养殖的水体,氨氮含量远远超出正常渔业生产用水标准的几倍,甚至更多,这样养殖鱼类就会产生浮头或出现狂游现象,如不及时处  相似文献   

5.
<正> 大口鲶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养殖效益较好。对网箱养殖环境和人工配合饲料有较好的适应性,具有集约经营、规模养殖的基本条件。一、养殖水域的选择选择水质清新,符合渔业水质标准的水库、河汊等,养殖环境较为安静、水  相似文献   

6.
<正>底质好,水质自然好;水质好,底质不一定好。健康养殖是从综合调控底质与水体水质开始的,底质和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殖鱼类能否健康生长。不良环境是养殖  相似文献   

7.
生态调水质     
<正> 应用生态技术方法调控养殖水体是有效和积极的水质调控方法。其原理主要是采用自然和生物的方法合理调整、改善、控制和保护养殖水体的优良环境。是发展健康生态绿色渔业的重要技术手段。生态调控水质在生产上主要采用泼洒光合细菌和微生物生态制剂,合理搭配养殖一定数量的有利水质净化生物和相关鱼类,以及其他自然调控的方法来调节水质。笔者近两年在山东省成武县文亭湖开发区进行应用生态调控养殖水体的尝  相似文献   

8.
一、网箱养鱼技术要点1、选择适宜的养殖水域,所选择的水域要满足所要养殖鱼类的生态和生长要求。2、按技术要求设计、制作和设置网箱。选择适宜的养殖鱼类,确定放养规格、放养时间、放养量及放养方式和方法。3、对所养殖的种类设计、生产或选购专用人工配合颗粒饲料。4、做好日常的饲养管理工作,如饲料的投喂、水质监测、病害防治、网箱设置的检查与维修等。二、网箱的设置要求1、设置地点:要求水质清新、无污染、水面开阔、保证水体交换量、水流速度在0.2m/秒之内。网箱水域要有一定深度,一般5m以上,箱底与水底至少相距1.5m以上。网箱要远…  相似文献   

9.
<正>夏季是鱼类生长的旺季,也是水质变化最剧烈的时期。尤其在高密度养殖情况下,鱼塘中残饵、污物、有害物质增多,使水质恶化,导致鱼类体质下降、生长缓慢、发病甚至死亡。水质好坏与否,是养殖能否丰产丰收的关键。现结合生产实践,将高产鱼塘的水质调控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由于池塘养鱼大多是高密度精养,大量的投喂饲料和重复养殖,每年到5月份以后水质便开始不断变肥以至富营养化或恶化,从而影响到养殖鱼类的生存与健康生长,在鱼类的养殖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养殖鱼类的"暗浮头"及无明显症状而发生鱼类死亡等现象,所以如何防治以上不良因子的影响是鱼类健康养殖的关键,也是提高养殖鱼类生长速度和降低饵料系数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正>春季(公历2-4月),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水温回升,做好水产养殖管理工作,使渔业生产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也是全年渔业丰收的关键。现介绍几个春季水产养殖技术要点,供同行参考。一、及时换水池塘水质是水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水质好坏直接影响到养殖鱼类的健康和  相似文献   

12.
<正>一、注意水质要求:网箱养殖鳜鱼的水质必须清新,溶氧丰富,透明度在30cm以上,养殖水体有微流水,背风,向阳,适宜鱼类生活、生长。二、注意品种要求及来源:鳜鱼品种较多,其中养殖价值较高的只有2种,即翘嘴鳜和大眼鳜,其中翘嘴鳜生长最快,最具养殖价值,是理想的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13.
<正>在山塘水库、池塘沟渠等水域的鱼类养殖过程中,往往会漂浮着水葫芦、蓝藻类和生活垃圾等有害漂浮物,若大量覆盖养殖水面,势必会造成水质恶化,鱼类缺氧死亡,以及在暴雨中,因大量漂浮物堵塞排水口处拦鱼栅网目,造成排水不畅,  相似文献   

14.
<正>2011年,邳州市渔业协会承担了江苏省三项工程项目"优质鱼类河道网箱示范养殖及推广",项目实施地点位于邳州市黄墩湖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该基地资源丰富,水质清新,非常适宜大水面网箱养殖,通过项目实施,推广鳜鱼网箱生态高效养殖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高效生态大水面网箱示范养殖及推广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夏季及早秋,正值高温季节,是鱼类生长旺盛、池水耗氧量大的时段。该阶段养殖管理关系到全年养殖产量与效益。在养殖过程中,必须认真把握每一个管理环节,这里就高温季节池塘养殖管理应注意的事项概述如下,供参考。一、注意施肥方法1.以养殖鲢鳙鱼等肥水性鱼类为主的池塘,夏秋季可根椐池塘水色、水质适当施肥,应量少次多。每月每亩可施入  相似文献   

16.
<正> 水是池塘养殖鱼类的生活环境。池塘养殖要想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除了要有理想的池塘条件、优质的饲料和健康的鱼种及合理的放养密度外,还要具备良好的水质。池塘养殖中常见的水质类型有四种,即肥水水质、瘦水水质、老水水质和转水水质,现将这四种类型水质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 鱼、猪、草综合养殖就是猪粪肥一部分经发酵后直接用于鱼池培肥水质,另一部分猪粪作为青饲料地的肥源种植青饲料为草食性鱼类提供优质青草。节约大量精饲料和化学肥料投入,整个物质、能量循环处于良性生态系统中,因此,是一种成熟的渔业生态模式。本文对亩净产五百公斤综合养殖技术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鳜鱼是一种以鱼虾类为食的肉食性优质鱼类,大面积精养需要大批量的饵料鱼配备,在我地精养这一点较难做到。经过多次的养殖探索,我地渔户采用生态养殖方式,使鳜鱼养殖逐步大面积发展。这种生态养殖的特点是:鱼种放养量不大,模拟自然生态环境,池塘水域中水草繁茂,野杂鱼丰富,水质  相似文献   

19.
<正>一、池塘养殖1、池塘条件中华倒刺鲃喜欢清新、有流动水的生态环境,因此应选择阳光足、水源好、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环境安静、无渗漏的池塘,底质以沙质为好,淤泥尽可能少。池塘面积以1~6亩为宜,水深1.5~2m。面积太小,水质变化大,不易控制;面积过大,投饵不易全面照顾,对防治鱼病、管理也不利。较高密度养殖时,还需配备增氧设备。在池塘僻静处设置若干个食台,利于鱼类定点摄食和饲养观察。  相似文献   

20.
<正>鲤鱼是我国北方的一种主养鱼类,养殖面积大。然而近年来随着高密度养殖模式的开展,大量投饵,大量用药,致使养殖池塘水质不断恶化,多种疾病并发,其中指环虫寄生引起的病害危害越来越严重,该病在鲤鱼整个养殖过程都可发生,并能引起养殖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