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我的光辉生涯》讲述了女主人公西比拉在逆境中不畏艰难,敢于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女性主义形象。而在《简·爱》这部小说塑造了女主人公简.爱的女性的经济独立意识、追求自由平等的自我意识和完美的爱情婚姻观。本文通过对两部小说所塑造的女主人公女性主义形象的异同体现出女性主义的重要性及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介绍美国南方女作家凯瑟琳·安妮·波特笔下几篇以女性人物为主人公的著名短篇小说。通过对这些女性人物的女性主义研究,笔者尝试证实波特作为一位早期的女性主义作家的身份,同时确定她在女性写作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除了她受到普遍认可的写作技巧,本文将重点对波特的女性题材和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加以阐述。她的女性主题包括女性人物在父权制现实世界中的幻想、对于强加于自身的"他者"形象进行反抗,以及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与自我实现的探索等。  相似文献   

3.
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是一部开启女性主义先河的作品。作者在小说中塑造了具有时代反叛精神和独立人格的新女性形象,并以此表明了作者强调男女平等的价值观和反对金钱至上的婚姻现。但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她所表现出来的女性主义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女性与翻译自古以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女性主义思潮作为后现代思潮之一又对传统的翻译理论提出了质疑,虽然它本身有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但女性主义翻译家在翻译活动中凸现女性语言的实际操作过程,无疑对我们更好地理解两性观念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5.
《所罗门之歌》是一部以黑人男性为主人公的作品,但莫里森同时也在这部作品中刻画了一组小些栩栩如生、性格迥异的黑人女性形象。本文拟从黑人女性主义理论出发,具体分析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黑人女性人物,探讨她们的解放之路,进而揭示作品中所蕴涵的黑人女性主义主题。  相似文献   

6.
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关注的是作品中对女性意识、女性生存状态、女性发展等方面的描写、提炼。《马商的女儿》是英国作家劳伦斯所创作的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论文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玛贝尔进行分析,展现劳伦斯作品中的女性主义关怀。  相似文献   

7.
生态女性主义的兴起,使人们开始关注生态危机与女权运动和女性本质间的复杂关联性。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了严歌苓作品《扶桑》中的人物关系,结合特殊的时代背景即19世纪美国华工生存状况来揭示对妇女(以及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的压迫与对自然的掠夺之间在意识形态上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8.
小说《简·爱》成功地塑造了文学史上第一个敢于争取自由平等的女性形象,使主人公简·爱成为那个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全新的女性.《简·爱》的问世引起了社会的轰动,也开辟了从叙事学的角度分析小说中的女性主义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电影《阿凡达》以其丰富的内涵为读者提供了从诸多方面进行研究的可能。在女性主义视角下,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影片中两性权力关系的构建及女性优越特质的体现。不论导演是否刻意为之,影片都通过女性在男权文化语境中独特的生命体验向观众展示了女性超凡的品行气质和人格魅力。本文将分析影片中的五位重要女性人物,通过比较她们同男性人物的差别和抗衡来凸显女性独特而高贵的品质。作者认为《阿凡达》带有浓厚的女性主义色彩,是对女性及女性特质的赞歌。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兴盛,对传统的翻译观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特定历史条件、历史时期的产物,其本质是女性主义者的一种言语行为和政治抗争.  相似文献   

11.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曾被理论界视为颠覆人类/自然、男性/女性等二元对立思想的批评利器.在生态危机的背景下,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由批评舞台的边缘来到中心,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原本旨意单一的女性文学批评.但在有关的批评理论阐释过程中,部分研究者出现了认识的偏差,造成了对于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接受的误区,丧失了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本该具有的双重的批评内涵.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当代女性主义文学理论,通过对<傲慢与偏见>、<简·爱>、<法国中尉的女人>中三个主要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简和莎拉的人物性格的分析,初步阐述了女性主义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形式以及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3.
张学燕 《全国商情》2009,(16):140-141
芭芭拉·金索沃是美国70年代以后的畅销书作家,她的作品深入普通女性的生活,揭示了她们在男权社会诸多不平等中艰难的自我成长的历程.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批评解读她的代表作小说<柴藤>中的泰勒·格雷亚等主要女性人物,揭示出她们在男权社会中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成长,表达了新一代美国女性反抗传统束缚的心声和要求独立自主的愿望.  相似文献   

14.
曼斯菲尔德的小说大致可以分为自然小说和心理小说,还有以女性为描写主题的女性小说。从小说的主题可以看出作家对于自然、女性的关注。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重新解析曼斯菲尔德的小说有助于我们对于作家的思想意识有更深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随着女性主义的发展,翻译成为女性与社会抗争的有效手段。女性主义者在翻译中利用叛逆性向社会彰显她们的价值。该文通过对女性主义译者的翻译观、翻译策略及其翻译实践中创造性叛逆的概述,加深人们对女性主义观及其创造性叛逆的认识,从而认识到女性主义翻译的创造性叛逆在翻译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谭恩美是美国华裔作家的代表人物,《接骨师之女》是其第四部力作.该小说讲述了一个家庭三代女性截然不同的故事和命运.本文试图从后殖民女性主义的角度来解读《接骨师之女》中四名女性不同的婚姻观,挖掘其深层原因,即华裔女性所承受的父权社会及美国白人社会的双重压迫.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忠实观”的束缚下,“隐形”和“透明”是译者所要遵循的规范,也是其努力追求的境界。在文化转向的大潮中,女性主义和翻译研究走到了一起,译者主体性在这一背景下呈现出别样的风貌。从翻译理论到翻译实践。女性主义译者开辟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英国小说《傲慢与偏见》、《简爱》以及《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女主人公都突破了以男性为中心人物的视野,体现了鲜明的女性主义特色。但是由于当时的英国社会仍然以男性为主宰,作家笔下的女主人公或者成为男权社会潜意识的迎合者,或者成为男性作家笔下无意识的依附者,这一切为女性主义在男权社会里步履艰难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19.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同时蕴含着生态思想和女性主义批评视野,因为对当下全球环境问题的关注,成为当今学界最为热点的文学批评流派之一。它标志着女性主义批评话语从政治权力话语向大视域的自然伦理话语转向,及从逻各斯中心主义政治批判向逻各斯中心主义泛文化批判的转向。正是因为对关乎全人类福祉的生态问题的积极参与,女性主义批评才彻底走出单一性别言说的狭隘境地,走向以捍卫生态正义为目标,以重建人类与自然关系、男性与女性平等关系为宗旨的生态伦理社会实践运动。  相似文献   

20.
劳伦斯短篇小说中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伦斯小说展现给读者的是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男人和女人之间的两性关系,同时他还特别关注自然和女性,在他的作品中充满了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深入解读劳伦斯短篇小说中的生态女性主义,将对劳伦斯及其创作有一个整体的、全新的认识与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